绪论 1
一、研究缘起 3
二、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8
三、写作架构与研究方法 17
第一章 市民社会兴起与口岸文风变迁 23
第一节 近代上海崛起与报刊业的繁荣 25
一、十里洋场之繁荣与市民社会兴起 25
二、出版中心之形成与《申报》创刊 33
第二节 口岸流风与市民消费空间的肇兴 42
一、经济繁荣与口岸流风之变迁 42
二、消费空间与通俗文学的语境 47
第三节 早期报人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之变迁 57
一、科举废止:士人边缘化的制度开始 57
二、浪迹沪滨:早期报人群体的麇集 66
第二章 早期《申报》旧体诗研究 77
第一节 上海洋场竹枝词之兴盛 79
一、“以诗词为补白”:旧体诗结缘报刊 80
二、洋场竹枝词与上海市民社会景观 86
第二节 海上唱酬与文学交际网络的建立 100
一、以《申报》主笔为核心的文人唱酬 101
二、以洋场才子为核心的文人聚合 110
第三节 1890—1911:《申报》旧体诗的沉寂期 126
一、出版事业与经营策略之转变 126
二、人事变迁与旧体诗的停刊 133
三、上海小报对旧体诗市场的争夺 136
第三章 前期《自由谈》旧体诗研究 143
第一节 《自由谈》的创立及其与鸳鸯蝴蝶派的深厚渊源 145
一、世俗品格:王钝根的定型 146
二、鸳蝴文风:主编人选的承继 157
三、海上唱酬:交际网络的建构 166
第二节 《自由谈》作者照像:视觉政治与身份认同 172
一、地域性:从江浙才子到海上报人 173
二、名士气:文化认同与唱酬诗学 179
三、现代性:从文字神交到技术复制 187
第三节 前期《自由谈》中的文学现象和传播事件 195
一、了青追悼会与士人命运之哀叹 195
二、天虚我生与《玉田恨史》之传播 204
第四章 《自由谈》改革与旧体诗传播阵地的消退 215
第一节 1921年新旧并存的文学场 217
一、《东方杂志》改版与宋诗派的退潮 217
二、《小说月报》转型对鸳蝴派的冲击 224
三、新旧文学论战与国语运动的催化 229
第二节 新旧诗学论争与《自由谈》改版 238
一、文白论战与旧诗传播空间的缩小 239
二、《自由谈》改版与《春秋》创刊 246
三、改版后旧体诗的流向与走势 252
第三节 结语 259
参考文献 267
附录一1912年《申报》刊载旧体诗(第116—119册) 278
附录二《自由谈》投稿者小影(1913.3—1914.1 ) 308
附录三《申报》刊载钱仲联旧体诗辑佚 342
后记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