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4
对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5
对促进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6
塑造好家风的迫切性 9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0
第二章 象山部分家族的家训、家规 13
第一节 家训 14
泗洲头唐翰朱氏家训 14
关头史氏八行垂训 20
关头史氏忠定王家训 25
南庄杨氏祖训 26
毓兰轩训语 29
彭城堂刘氏聚族训繇 42
彭城堂刘氏族训 44
南门县前街冯氏祖训 44
西乡赖氏祖训 45
陈隘陈氏祖训 47
石浦黎氏家教十则 48
杨岙村《翁氏宗谱》祖训十则 49
田洋湖胡氏八德训族 50
象山孙氏祖训 51
墙头岭下陈氏祖训 53
山根忠孝堂龙峰顾氏家训 54
石浦何氏家范 55
东湾吴氏十六世饭松公家训 57
靖南陆氏唐谅公训 58
关头史氏文山公家训十则 59
丹山鳌峰潘氏潘必琮遗训一则 59
鸡鸣林氏祖训 60
张岙张氏祖训 61
昌国(高湾)忙氏俗训 64
岸峰唐氏祖训 65
石浦陈氏祖训 66
石氏族训八德 68
象山桑氏祖训 69
墙头孔氏世训 69
墙头舫前王氏祖训 70
大徐下院范氏宗谱祖训十则 71
傅氏族人庭训撷要 72
史氏溧阳家范 72
昌国卫邵氏(前街邵)垂训 74
石浦卢氏旧谱祖训 74
石浦卢氏旧谱家训十则 75
石浦卢氏新训 77
黄埠叶氏遗训 79
马盘金氏家训 80
河东余氏家训 80
第二节 家规 81
昌国施氏戒律 82
石浦许氏崇德堂条规 82
涂茨萧氏族规 83
晓湾潘氏族规 84
蔡氏族规 84
昌国秦氏宗规 86
丹山鳌峰潘氏家规 91
牌头吴氏家规 91
吴氏家规十条(旧谱) 91
方前陈氏家规 92
桑氏家规 94
河东余氏家规 94
山根顾氏族规 95
闻岙夏氏族规 95
黄避岙龙屿张氏民国新增订宗约 96
黄避岙龙屿张氏新增家规 97
珠溪黄氏族规 97
第三章 象山历代家训、家规的类型 99
第一节 训言型 99
第二节 条规型 106
第三节 诗歌型 110
第四节 家书型 115
第四章 象山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 119
第一节 修身 119
修德于己 121
淡泊明志 122
刚健有为 123
慎独省身 123
第二节 勉学 125
养正于蒙 125
勤于课读 126
因材施教 127
知行合一 128
耕读传家 128
第三节 齐家 129
孝悌之道 129
夫德妻贤 130
勤俭持家 131
经营家业 132
第四节 处世 133
诚信待人 134
谦逊为人 135
宽以待人 135
谨慎择友 136
清廉为官 136
勤以职守 137
精忠报国 138
第五章 家训、家规的践行 139
第一节 践行“守土保民” 140
第二节 践行“孝悌睦族” 142
第三节 践行“积善积德” 145
第四节 践行“诚信待人” 150
第五节 践行“耕读传家” 153
第六节 践行“清廉勤政” 156
第六章 家训文化的当代意义 160
第一节 家训文化的时代演变 160
第二节 家训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164
做人从小要立规矩 165
家庭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石 166
好家规才能形成好家风 166
家风与民风、国风息息相关 168
重新认识家风、家教,找回被遗弃的家风、家教 169
第三节 强化家庭教育 169
孝悌为本,恪守伦理 171
道德为先,修身养性 171
勤劳俭朴,反对奢侈 171
重义轻利,取之有道 172
规矩习惯,重视养成 172
家为孝子,国为良民 173
第四节 推进当代新家风建设 173
研究传统家训 174
总结家风好事例 174
续写新家训 175
寻找乡贤故事 176
开展“我与家风”的活动 177
附录 178
家风绵延 累世垂型——试论象山唐翰朱氏家族的家训 178
发掘传统好家训 涵养时代好家风 188
不能遗忘的家训文化 192
后记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