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秦腔起源至传统秦腔生态谱系构成 3
第一章 秦腔的源流发展 3
第一节 秦腔起源诸说 3
第二节 作为成熟戏曲形态的秦腔的产生 8
第三节 明代末年秦腔的成熟与传播 12
第四节 秦腔与花雅之争 15
第二章 秦腔的音乐体制 19
第一节 秦腔的音乐结构 19
第二节 秦腔音乐与梆子腔系统 24
第四节 秦腔音乐与京剧 26
第三章 秦腔剧目创作 31
第一节 秦腔传统剧目概述 32
第二节 易俗社的经典剧目 40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剧目 49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剧目的整理与发展 52
第四章 秦腔演员介绍 54
第一节 魏长生与秦腔进京 55
第二节 魏长生的艺术特色与代表作品 59
第三节 魏长生之后的著名演员 65
第四节 新旧时代交替时期演员的旗帜——刘毓中、苏育民 69
第五节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秦腔演艺 73
第五章 秦腔班社 78
第一节 易俗社的产生及其影响 79
第二节 易俗社的人才培养制度及成果 85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及其影响 89
第四节 陕西地区其他重要班社 91
第五节 甘肃等地秦腔班社 95
下部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生态谱系的演进 105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的改造与成绩 105
第一节 走进新时代的秦腔 107
第二节 戏曲改革工作的展开 118
第三节 剧目创作的可喜成果 131
第七章 秦腔艺术的复苏与变革 142
第一节 传统戏曲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143
第二节 传统戏的现代转型 150
第三节 传统戏的推陈出新 155
第四节 新编历史剧的创作 159
第五节 戏曲现代戏的新发展 164
第八章 走进新世纪的秦腔艺术 171
第一节 奖励机制的建立与作用 172
第二节 戏曲史论建设和学术研究 176
第三节 走向世界的传统戏曲 201
参考文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