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2
学而时习之 2
有朋自远方来 4
人不知而不愠 6
孝弟者为仁之本 8
巧言令色 10
三省吾身 12
过则勿惮改 14
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为政第二 20
北辰之德 20
思无邪 22
视之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24
君子不器 26
“周”与“比” 29
学思之理 31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33
举直错诸枉 35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37
非其鬼不祭 39
八佾第三 42
八佾舞于庭 42
礼之本 45
绘事后素 47
每事问 49
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51
里仁第四 54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54
富贵贫贱 56
朝闻道 夕死可矣 58
一以贯之 60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63
见贤思齐 66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 68
以约失之者鲜 70
讷于言 敏于行 72
德不孤 必有邻 74
公冶长第五 78
孔子择婿 78
吾爱吾师 81
朽木不可雕 83
听其言观其行与听其言信其行 86
多欲不刚 88
不耻下问 90
三思而行 92
大智若愚 94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96
雍也第六 100
不迁怒 不贰过 100
君子周急不继富 103
不改其乐 105
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 107
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109
文质彬彬 111
知之 好之 乐之 113
乐山乐水 116
子见南子 118
中庸为至德 120
立人达人 123
述而第七 128
述而不作 128
诲人不倦 131
子之四忧 133
举一反三 135
曲肱而枕之 137
子不语怪力乱神 140
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142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144
泰伯第八 148
三让天下 148
动容貌 正颜色 出辞气 150
托孤 寄命 大节不夺 153
任重道远 156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158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160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162
子罕第九 166
子罕言利 166
子之四绝 168
匡人其如予何 171
逝者如斯夫 174
进止与成败 177
后生可畏 179
匹夫不可夺志 181
岁寒知松柏 183
转识成智 185
乡党第十 190
孔子的生活情态 190
时哉 时哉 195
先进第十一 198
深情的怀念 198
闵子之孝 200
反对厚葬颜回 202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205
未知生 焉知死 207
因才施教 210
吾与点也 213
颜渊第十二 218
克己复礼 218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21
四海之内皆兄弟 224
崇德辨惑 226
政者 正也 229
朋友之道 233
子路第十三 238
先之 劳之 无倦 238
赦小过 举贤才 241
必也正名 244
樊迟请学稼 247
善居室 249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51
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 253
君子易事而难悦 257
孔子的军事才能 259
宪问第十四 264
有道之邦与无道之邦 264
“士”的精神 267
孔子的人才观 271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273
不怨天 不尤人 275
知其不可而为之 278
卫灵公第十五 282
杀身以成仁 282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284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286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288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291
当仁不让于师 293
季氏第十六 296
患不均 患不安 296
既来之,则安之 298
天下有道 庶人不议 300
三愆 三戒 三畏与九思 302
过庭之语 306
阳货第十七 310
性相近 习相远 310
兴观群怨 312
乡愿 德之贼 314
三年之丧 316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319
微子第十八 322
圣人与隐者 322
子张第十九 328
士之四要 328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330
子贡心中的孔子 332
尧曰第二十 338
致君尧舜上 338
五美四恶 341
孔子的思想要点 343
心香一瓣祭圣贤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