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景深:1931—1937年7月 27
第一节 1931—1937年7月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数字统计与形象情况 29
第二节 文本分析:最初的形象 34
第三节 日本人形象:阴郁的群体背影 53
第四节 30年代中国电影的整体转向:左翼电影与国防电影 58
第五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启蒙:30年代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构建的意义和影响 78
第二章 定焦:1937年7月—1949年 83
第一节 1937年7月—1949年: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数字统计与形象情况 84
第二节 电影文本分析:整体性“恶”的形象 87
第三节 最初的套话 110
第三章 变形影像:1950—1972年 117
第一节 统计:1950—1972年涉日电影情况 117
第二节 文本分析:我们的胜利 123
第三节 想象性的自我与他者 133
第四章 区别调焦:1973—2000年 141
第一节 统计:1973—2000年中国涉日电影情况 141
第二节 文本分析:战争的下一代 164
第三节 社会集体想象物 171
第五章 影调分离:2001—2010年 173
第一节 统计:2001—2010年中国涉日电影情况 174
第二节 文本分析:新的形象 179
第六章 变焦距镜头:银幕日本人形象的流变特征 193
第一节 从政治化、公式化到审美化、深度化 193
第二节 从概念化、定型化到人性化、多面化 196
第七章 形象构建: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生成归因 200
第一节 真实的叙述 201
第二节 虚构的形象 204
第三节 形象构建者 211
第四节 中国民众眼中的日本 219
第八章 形象镜语: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构建的影像时空 228
第一节 形象的故事化实现层面 228
第二节 形象的电影化表现层面 235
第九章 形象接受: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接受与影响 240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民间接受 241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民间影响 246
第三节 潜隐的“恐日症”与蔓延的“厌日情绪” 249
结语 261
参考文献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