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1
引言 1
1 绪论 11
1.1 研究背景 12
1.1.1 收益 12
1.1.2 代价 15
1.2 研究历史 18
1.2.1 “石头记” 18
1.2.2 工业革命的影响 19
1.2.3 矿产资源消费规律研究的强化 21
1.2.4 煤炭能源研究的兴衰 29
1.3 研究意义 33
1.3.1 有利于确保国家资源环境保障基础的稳定性 33
1.3.2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33
1.3.3 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 34
1.3.4 有利于加快形成矿业型城市及矿区生态文明建设 34
1.3.5 有利于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34
1.4 研究目的 34
1.4.1 试图缓解矿产资源有限性与人类社会消费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34
1.4.2 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双刃剑”兴利除弊 35
1.4.3 为中国加盟与遵循全球化的国际准则及坐标走向定位 35
1.4.4 论证矿产资源供应保障是中国现代化基本方针和首要选择 36
1.4.5 探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煤业循环经济运行范式 36
1.5 研究理论 37
1.5.1 循环经济理论 37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7
1.6 研究方法 45
1.6.1 综合化 45
1.6.2 工业生态学创新 46
1.6.3 多目标组合式评价方法 47
1.7 研究内容 47
1.7.1 构建技术制度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 48
1.7.2 创立研究理论框架 48
1.7.3 资源禀赋、地域分异及结构分析 48
1.7.4 矿区RESE系统演化机理探索 49
1.7.5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件评价 49
1.7.6 发展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讨论 49
1.7.7 适度消费节约型矿区社会设想 50
1.8 重点与难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0
1.8.1 重点领域 50
1.8.2 难点解答 51
1.8.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1
2 矿产资源国情 53
2.1 中国资源环境基础 54
2.1.1 主要特点 54
2.1.2 主要表现形式 56
2.1.3 本质特征 58
2.1.4 评价模式 61
2.1.5 变化趋势 63
2.2 矿种资源禀赋与地域分异 65
2.2.1 资源禀赋条件 65
2.2.2 资源地域分异特征 68
2.2.3 结构调整乏力 72
2.2.4 能源效率低下 76
2.2.5 矿业资源配置模式误导及布局失衡结果 78
2.3 本章小结 80
2.3.1 中国资源环境特性、禀赋、分布与空间、部门及产品结构 80
2.3.2 中国矿产能源资源配置失误 81
3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理论及其模型 84
3.1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理论 84
3.1.1 资源环境保障基础与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释义 84
3.1.2 国外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方式 89
3.1.3 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基本目标与基本模式 90
3.2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效率与公平 93
3.2.1 新古典福利经济学观点 93
3.2.2 传统理论的最优配置 96
3.2.3 代际财富转移模型 100
3.2.4 最优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型 105
3.3 资源配置可逆与不可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111
3.3.1 不可逆性及其转化 111
3.3.2 不可逆性的模型化 112
3.4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件与区域开发模式 118
3.4.1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必要条件 118
3.4.2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充分条件 119
3.4.3 中国矿产资源区域开发模式 121
3.5 本章小结 124
3.5.1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规律 124
3.5.2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件 125
3.5.3 中国未来矿产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 126
3.5.4 保障模式、基本模式、开发模式和发展模式 127
4 世界煤业发展与中国煤业国情 129
4.1 煤炭资源的功能作用 130
4.1.1 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130
4.1.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均居能源主导地位 133
4.2 煤业国情 137
4.2.1 中国煤矿资源总量、种类、特质 137
4.2.2 中国煤矿资源分布特征 139
4.3 中国煤矿分布及其产量构成变化 140
4.3.1 煤矿分布与产量增长 140
4.3.2 产量构成阶段性变化 141
4.4 本章小结 143
4.4.1 煤炭生产与消费仍独占全球能源鳌头 143
4.4.2 中国的煤矿资源分布特征 143
4.4.3 产量构成阶段性变化 144
5 煤矿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 145
5.1 我国煤矿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146
5.1.1 破坏土地、森林、草地资源 146
5.1.2 “三废”污染 148
5.2 我国煤矿环境破坏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51
5.2.1 我国煤矿环境破坏区域分布特征 151
5.2.2 我国煤矿生态环境破坏趋势 154
5.3 煤矿资源开发负面影响原因 155
5.3.1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恶果 155
5.3.2 负面影响因素分析 156
5.4 本章小结 158
5.4.1 我国煤矿生态环境破坏已由区域性转向全球性灾变 158
5.4.2 我国煤矿环境破坏具有区域分布特征 158
5.4.3 制约煤矿可持续发展是多环节、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159
6 矿区RESE系统演化机理 161
6.1 矿区RESE系统框架与结构模型 162
6.1.1 矿区RESE系统涵义 162
6.1.2 矿区RESE系统框架与结构模型 163
6.1.3 矿区RESE系统基本特征 164
6.2 矿区RESE系统演化机理 167
6.2.1 矿区RESE系统演化动力机制 167
6.2.2 矿区RESE系统的演化特征 169
6.2.3 矿区RESE系统演化方向 171
6.2.4 矿区RESE系统演化调控机制 173
6.3 本章小结 175
6.3.1 矿区RESE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复合体 175
6.3.2 典型矿区RESE系统演化方向 176
7 建立煤业循环经济运行范式 177
7.1 发展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 178
7.1.1 循环经济涵义 178
7.1.2 发展循环经济途径 180
7.1.3 建立煤业循环经济运行范式意义 182
7.1.4 科技创新在煤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183
7.2 煤业循环经济运行技术创新体系 184
7.2.1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及支撑体系 184
7.2.2 洁净煤循环经济技术 185
7.2.3 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技术及生态价值链 187
7.3 煤业循环经济运行保障机制 189
7.3.1 政府表率 189
7.3.2 企业责任 191
7.3.3 公众义务 191
7.3.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192
7.3.5 建立健全财政环保投资机制 195
7.4 本章小结 198
7.4.1 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运行范式的适度消费节约型矿区社会 198
7.4.2 设计循环经济运行范式的煤气化技术创新模型和生态产业链图 198
8 结论 199
8.1 主要结论 200
8.1.1 中国矿种资源地域分异形成资源区域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 200
8.1.2 中国矿产资源空间结构分散、部门结构失衡、产品结构疲软 200
8.1.3 制约中国煤矿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多环节、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200
8.1.4 双向发展战略 201
8.2 主要创新点 201
8.2.1 提出保障模式、基本模式、开发模式和发展模式 201
8.2.2 提出符合循环经济运行范式的适度消费节约型矿区社会 202
8.2.3 设计循环经济运行范式的煤气化技术创新模型和生态产业链图 202
8.3 研究展望 202
8.3.1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202
8.3.2 中国未来矿产资源供应保障的基础和格局 202
8.3.3 中国未来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203
参考文献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