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
第二节 国内外民族旅游村寨治理研究 3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化的经济性 8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9
第一章 民族旅游村寨治理中的政府治理及其满意度研究——以广西龙胜龙脊村寨为个案研究 20
第一节 满意度研究 21
第二节 满意度基础理论研究 26
第三节 基于满意度理论的政府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6
第四节 政府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数学模型构建 48
第五节 广西龙胜龙脊景区的实证研究 56
第二章 习俗元制度与民族旅游村寨治理——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个案研究 77
第一节 文化经济中的制度研究 78
第二节 习俗元制度及其实施机理 96
第三节 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实证研究 101
第三章 民族旅游村寨治理中的地文关怀与小城镇建设——以贵州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为个案研究 119
第一节 地文关怀与小城镇建设研究 120
第二节 贵州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实证研究 124
第四章 民族关系与民族旅游村寨治理——以贵州安顺屯堡云山屯村为个案研究 151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村寨治理的理论基础 152
第二节 贵州安顺屯堡云山屯村的实证研究 154
第五章 文化经济协同:旅游场域中的文化变迁与文化共生 177
第一节 传统的西江苗族银饰 178
第二节 西江苗族银饰的文化记忆 179
第三节 旅游场域中的现代变迁 182
第四节 从文化变迁看旅游场域中的文化共生 185
第六章 行为制度:行动者的惯习、资本与实践研究 190
第一节 场域理论 191
第二节 民族工艺品市场场域中行动者的惯习与实践 193
第三节 民族工艺品市场场域中行动者的资本与实践 196
第四节 民族地区工艺品市场场域的生产与再生产 199
第五节 结论 204
第七章 符号建构与治理机制:后现代消费文化范式下的民族旅游符号 205
第一节 后现代消费文化范式 206
第二节 后现代民族旅游符号的演化状态 208
第三节 后现代消费文化范式下民族旅游符号的建构 210
第四节 结论 214
第八章 土地、发展与治理:产业发展中的土地制度及土地利用 215
第一节 文献同顾 216
第二节 土地制度、土地利用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221
第三节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与相关要素协同的路径选择 223
附录 228
参考资料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