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传承集粹》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金生,王莹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227216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医针灸申遗,介绍了中医针灸申遗之路和意义,以及传承保护工作;第二部分主要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和思想和临症经验集粹,分别由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继承人负责收集整理和编写,其中程莘农部分由杨金生、王莹莹、程凯、王宏才等编写;王雪苔部分由黄龙祥、岗卫娟、潘迪等,贺普仁部分由王磷鹏、王桂玲、郭静等编写;郭诚杰部分由闫平慧、张卫华、陆健、刘娟、田磊等编写;张缙部分由王顺、乔斌、刘高峰、白妍等编写,全方位的归纳总结提炼了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临床经验、教书育人和医德医风等,真实可信的再现各位传承人的医源、医理、医术、医德和医脉,对于“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学术流派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流派传承问题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医学术发展和传承具重要意义。本书附篇简要介绍了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全国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以便大家了解更多的针灸流派。

第一章 中医针灸“申遗” 1

第一节 中医针灸的文化属性 1

一、中医药承载并丰富了中华文化 1

二、中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2

三、针灸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 3

第二节 中医针灸“申遗”大事记 4

一、针灸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5

二、“中医”申报世界“代表作名录” 5

三、“中医针灸”入选“代表作名录” 6

四、中医针灸“非遗”保护工作 9

第三节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的思考 13

一、中医针灸“申遗”的意义 13

二、中医针灸“申遗”后的保护措施 14

三、针灸鼻祖皇甫谧的祭拜与认同 14

四、中医针灸“申遗”后的思考 21

第二章 程莘农 25

第一节 成才之路 25

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25

二、拜师学医,少年悬壶 26

三、矢志中医,转攻针灸 27

四、编写教材,拓荒教育 28

五、奉调北京,热血奋斗 29

六、“文革”十年,不改初衷 30

七、临床科研,客观务实 31

八、培训教育,针灸传扬 32

九、大医精诚,修身养性 33

第二节 学术思想 34

一、依经据典,发古解难,发微经络腧穴理论 34

二、创立理、法、方、穴、术的针灸辨证施治体系 42

三、改良三才针法,强调得气至上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49

四、擅长治疗各种痛症,分清部位归经,六纲活用 50

五、编著《中国针灸学》,开拓针灸国际教育 53

第三节 临证特色 55

一、临床辨证取穴特点 55

二、临床经络辨证特点 59

三、三才针法 63

第四节 经典验案 66

一、中风病 66

二、痛痹 69

三、郁证 72

四、胃脘痛 74

五、耳聋 76

六、气瘿 78

七、膝关节痛 80

八、消渴 81

第五节 年谱 83

第六节 论著、作序、建言献策 87

一、论著 87

二、作序 89

三、建言献策 94

第七节 传承谱系 95

一、家族传承 95

二、院校教育传承 96

三、拜师传承 98

四、工作传承 99

五、培训教育传承 99

六、北京市非遗项目传承 100

七、其他传承 100

第三章 王雪苔 103

第一节 成才之路 103

第二节 学术思想 106

一、经脉理论研究,重视对气的研究 106

二、传统灸法研究,强调特质梳理源流 110

三、针法技术研究,倡导新法构建体系 113

四、针灸临床研究,遵循自身规律特点 117

五、中医古籍整理,从目录与校勘入手 124

六、坚定中医信念,探寻中医管理方法 129

第三节 学术成就 132

一、一本《针灸学手册》,把针灸从古带到今 132

二、一卷《针灸史提纲》,开创针灸学史研究 133

三、一部《针灸古典聚珍》,评点针灸古籍精粹 135

四、标准研究,将针灸从国内推向国外 138

五、登高望远,指明针灸发展方向 139

第四节 重要贡献 145

一、针灸机构建设 145

二、针灸学术团体建设 149

三、中国针灸杂志创建 151

第五节 年谱 152

第六节 论著、参与社会团体活动、献计献策和作序 154

一、主要著作 154

二、代表论文 155

三、参与社会团体活动、献计献策和作序 156

第七节 传承谱系 157

第四章 贺普仁 159

第一节 成才之路 159

一、拜师学医 159

二、拜师学武 160

三、行医之路 161

四、任职于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162

五、为针灸走向世界做贡献 162

六、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163

第二节 学术思想 163

一、贺氏针灸三通法的含义 163

二、贺氏针灸三通法学术渊源 165

第三节 临证特色 185

一、选穴思路 185

二、选法思路 187

三、用穴精粹 188

第四节 经典验案 215

一、中风病 215

二、面瞤 217

三、小儿多动症 219

四、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 221

五、砂石淋 223

六、筋瘤(下肢静脉曲张) 224

七、白癜风(白驳风) 226

八、蛇串疮(带状疱疹) 228

九、湿疮(湿疹) 230

十、外阴白斑 232

第五节 年谱 234

第六节 论著 235

第七节 传承谱系 236

第五章 郭诚杰 237

第一节 成才之路 237

一、经历简介 237

二、求医从医过程 237

三、学术威望与学术思想的形成 239

四、对郭诚杰成才及学术有影响的人与事 240

五、治学方法 241

六、心得与晚年情怀 243

第二节 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 245

一、学术思想 245

二、学术成就 260

第三节 临证特色 262

一、乳腺增生病 262

二、杂病 267

三、独特的针刺手法 273

第四节 经典验案 274

一、气滞兼血瘀型副乳乳腺增生病 274

二、气血两虚兼肝郁型乳癖 276

三、肝肾阴虚兼肝郁型乳癖 278

四、肝火兼血瘀型乳癖 279

五、乳癖伴经期口腔出血 280

六、肝郁脾虚型乳衄 281

七、寒湿闭阻胞宫之月经先期 282

八、闭经 283

九、过敏症 285

十、眉毛、阴毛脱落 287

第五节 年谱 289

第六节 论著、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和献计献策 290

一、主要著作 290

二、代表论文 291

三、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和献计献策 292

第七节 传承谱系 293

一、第一代传承人 293

二、第二代传承人 294

三、第三代传承人 296

第六章 张缙 299

第一节 成才之路 299

一、幼承庭训,长遇名师 299

二、机缘巧合,西医转行成为中医 299

三、艰难岁月,成就针灸精湛技艺 300

四、实事求是,总结循经感传规律 301

五、著书立说,针灸经典泽被后世 303

六、让科技转化成生产力 304

七、育人心得 306

第二节 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 306

一、针灸的“大临床” 306

二、经络理论研究 311

三、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研究 311

四、针刺手法形成发展研究 313

五、针刺补泻的研究 317

六、针灸古典文献整理的研究 320

七、音乐电针的研究 322

第三节 临证特色 323

一、针刺手法的基本功训练 323

二、进针法 325

三、针刺得气 325

四、单式手法的研究 328

五、专病论治 328

第四节 经典验案 342

一、赤脉传睛 342

二、胬肉攀睛 343

三、绿风内障 344

四、青盲 346

五、月经先期 351

六、闭经 353

七、痛经 354

八、胃痛 356

九、便秘 358

十、泄泻 360

第五节 年谱 362

第六节 论著 365

一、主要著作 365

二、代表论文 366

第七节 传承谱系 367

一、嫡传系列 367

二、研究生系列 367

三、拜师系列 368

四、国际传承班 369

附录一 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主要内容 373

附录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针灸”主要内容 378

附录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