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法律法规和政策 1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及流产和流产后保健相关政策与实践 1
一、方法学简介 2
二、计划生育相关法律 4
三、计划生育和流产服务相关政策 7
四、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提供、利用和服务质量的现状 11
五、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利用及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14
六、问题和建议 15
第二章 国际流产后保健的发展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1
一、流产后保健的定义及理论框架 21
二、方法学简介 22
三、流产后保健的起源与内涵 24
四、流产后保健在国际社会的实践 25
五、国际流产后保健服务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30
第二篇 人工流产现状、危害及其影响因素 40
第三章 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40
一、引言 40
二、人工流产现状 40
三、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 44
四、总结 49
第四章 人工流产的危害 54
一、人工流产对妇女精神和心理的影响 54
二、人工流产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55
三、人工流产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负担 57
第三篇 INPAC现况调查 60
第五章 WP3定性调查及其主要结果 60
一、调查目标 60
二、调查方法 60
三、调查结果 61
四、讨论 68
五、建议 69
第六章 WP3定量调查及其主要结果 71
一、调查目的 71
二、调查方法 71
三、调查结果 72
四、小结和建议 82
第四篇 INPAC干预实施 84
第七章 INPAC干预研究设计 84
一、干预研究背景及目的 84
二、干预研究试验设计 84
三、干预研究现场与对象 84
四、干预措施和实验组 85
五、干预流程和质量控制 86
六、干预评价指标 87
七、样本量估算 88
八、随机抽样与分组 88
九、盲法 89
十、资料收集 89
十一、资料统计分析 89
十二、伦理 89
十三、项目组织构架 90
十四、项目资助 91
第八章 INPAC干预实施 92
一、干预前的准备 92
二、团队职责和分工 94
三、筛选合格医院和分组 94
四、干预内容 94
五、调查和随访问卷 96
六、研究对象招募和随访 96
七、干预实施流程和具体内容 98
第九章 INPAC干预督导 104
一、督导目的 104
二、督导工作组织结构和工作方法 104
三、督导内容 105
四、督导报告具体要求与实施举例 108
第十章 INPAC干预实施过程评价——定性调查设计及主要结果 124
一、评价目的 124
二、评价方法 124
三、调查结果 128
四、结论和建议 136
第十一章 INPAC干预效果评价——服务对象调查主要结果 138
一、研究目标 138
二、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 138
三、分析结果 139
四、结论 146
第十二章 INPAC干预实施经验和启示 148
一、干预实施管理经验 148
二、干预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经验 151
第五篇 政策转化和成果传播 157
第十三章 INPAC政策转化及其经验 157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57
二、研究方法 158
三、研究结果 161
四、INPAC研究成果政策转化综合建议 167
五、“政策转化和成果传播”的经验与教训 167
六、INPAC政策转化案例 168
项目参加人员的体会 169
附件 174
附件一:项目参加单位和人员列表 174
一、项目合作单位 174
二、项目管理委员会名单 174
三、项目政策委员会名单 174
四、项目科学委员会名单 175
五、项目伦理监督委员会名单 175
六、各工作包参与单位与人员名单 176
附件二 工作包3访谈提纲 202
一、对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的个人访谈提纲 202
二、对流产妇女的个人访谈提纲 203
附件三 工作包5调查表 205
一、服务机构调查表 205
二、服务提供者调查表 212
三、服务对象调查表 218
附件四 工作包5现场督导工作表 232
一、服务对象招募进度表 232
二、服务对象随访进展表 232
三、服务机构质控清单 232
四、出院前服务对象访谈提纲 236
附件五 工作包6访谈提纲 237
一、服务提供者访谈提纲 237
二、服务对象访谈提纲 239
三、观察列表:一对一咨询 242
四、观察列表:集体宣教 245
附件六:INPAC成果 248
一、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 248
二、学术文献 250
三、学生培养 251
四、团队组织的会议 251
五、其他传播活动 253
六、项目培训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