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星衍的生平、交游及著述 1
(一)孙星衍生平述略 1
1.少以诗名,袁枚契赏 7
2.难得佳偶,英年早逝 10
3.游幕生涯,学识剧增 14
4.京都九载,耿直不阿 15
5.首任山东,治河审狱 18
6.主讲杭州,再出东鲁 23
7.引疾归田,著述不辍 32
(二)孙星衍主要学术交游 37
1.师长 37
2.友朋 59
3.幕僚 117
(三)孙星衍的主要著述 157
1.撰著 158
2.辑佚 177
3.校勘 186
二、孙星衍的代表作《尚书今古文注疏》 194
(一)孙星衍为什么要作《尚书今古文注疏》 196
1.江声、王鸣盛、段玉裁《尚书》诠释之成就与不足 197
2.孙星衍长期的《尚书》学积累 202
(二)《尚书今古文注疏》的诠释体例、原则与方法 208
1.《尚书今古文注疏》的诠释体例 208
2.《尚书今古文注疏》的诠释原则 209
3.《尚书今古文注疏》的诠释方法 218
(三)《尚书今古文注疏》条析 236
1.曰若稽古 237
2.璇璣玉衡 243
3.象以典刑 249
4.俊乂在官 259
5.在治忽 266
6.《高宗肜日》 271
7.思曰睿 睿作圣 276
8.《金縢》 290
(四)由“条析”看孙氏注疏之特点与不足 299
1.孙氏注疏的主要特点 299
2.孙氏注疏之不足 301
(五)从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看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的历史影响 303
1.《尚书校释译论》与《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方法的一脉相承 304
2.《尚书校释译论》对《尚书今古文注疏》成果的吸收与彰显 305
三、孙星衍的小学成就 309
(一)对《说文》九千字形成过程的认识 310
(二)对六书的看法 311
(三)对古音的理解 315
(四)对《说文》的尊崇 318
(五)孙氏小学成果之影响 323
四、孙星衍的藏书与刻书 327
(一)平津馆里富藏书 327
1.孙星衍的藏书历程 327
2.孙星衍的藏书思想 329
3.孙星衍的藏书特色 330
4.孙星衍藏书之散亡 331
(二)丛书之善本——《岱南阁丛书》和《平津馆丛书》 333
1.《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的主要版本 333
2.《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的主要内容 335
3.《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体现的刻书思想 337
4.《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的刊刻地点 342
5.孙星衍的其他刻书 354
五、孙星衍的目录与版本之学 363
(一)简约实用的《孙氏祠堂书目》 363
1.《孙氏祠堂书目》的著录体例 363
2.《孙氏祠堂书目》的著录内容 368
(二)严谨规范的《平津馆鉴藏记书籍》 370
1.《平津馆鉴藏记书籍》概况 370
2.《平津馆鉴藏记书籍》之特点 371
3.《平津馆鉴藏记书籍》之成就 387
4.洪颐煊与《平津馆鉴藏记书籍》 389
(三)自由随性的《廉石居藏书记》 404
1.《廉石居藏书记》的著录内容 405
2.《廉石居藏书记》的著录特点 413
3.《廉石居藏书记》体现的乾嘉学术风尚 418
(四)与书籍著录相通的《平津馆鉴藏书画记》 422
1.《平津馆鉴藏书画记》的著录内容 422
2.《平津馆鉴藏书画记》的著录特点 432
3.《平津馆鉴藏书画记》的主要贡献 436
六、孙星衍的校勘与辑佚之学 437
(一)孙星衍的校勘学思想、方法及成就 437
1.孙星衍的校勘学思想 438
2.孙星衍的校勘学方法 440
3.孙星衍的校勘学成就及不足 448
(二)孙星衍的辑佚学思想、方法及成就 452
1.孙星衍的辑佚学思想 453
2.孙星衍的辑佚学方法及成就 456
3.孙星衍辑佚不足之原因 464
4.附:孙星衍是如何补辑李鼎祚《周易集解》的 465
七、孙星衍的金石学成就 482
(一)孙星衍的金石收藏 483
1.孙藏金石之途径 483
2.孙藏金石之价值 485
(二)孙星衍金石学著作之特点 491
1.存佚并收,力求全备 491
2.著录简明,考证精审 493
3.延伸时限,拓展内容 502
(三)孙星衍与《平津馆金石萃编》 510
1.《平津馆金石萃编》之作者 510
2.《平津馆金石萃编》孙跋之价值 517
(四)对孙星衍金石学成就的几点认识 520
1.时代学尚促成了孙星衍在金石学领域的造诣 520
2.因地制宜是孙星衍搜访、研究金石的有效做法 520
3.多种金石学著作奠定了孙星衍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521
八、孙星衍的方志学特色及成就 522
(一)文献丰富,考据精审 522
(二)重视地理沿革,注重实地考察 528
(三)体例有据,适当变通 531
(四)经世致用,议论斐然 534
九、孙星衍的诸子学成就 538
(一)认为先秦子书多非自著 542
(二)考辨先秦子书之真伪 544
1.考辨《晏子春秋》 545
2.考辨《文子》 546
3.考辨《六韬》 549
4.考辨《燕丹子》 551
(三)探究先秦子书的学术渊源 552
(四)校辑、刊刻先秦子书 556
十、孙星衍的诗歌创作 561
(一)《芳茂山人诗录》的版本及编订 561
(二)《芳茂山人诗录》的风格变化 565
1.前期诗歌之狂放哀艳 565
2.后期诗作之质实凝重 568
3.对孙氏前后期诗歌的评价 569
(三)《芳茂山人诗录》中的学问诗 572
1.以何学问入诗 573
2.如何以学问入诗 582
(四)《芳茂山人诗录》的史料价值 588
十一、孙星衍的骈文成就 596
(一)孙星衍骈文的主要风格 597
1.情感真挚,宕逸生姿 598
2.情词斐美,音韵铿锵 600
3.结构紧致,气体高华 602
4.以学济文,博雅凝重 604
(二)对孙星衍骈文的总体评价 608
1.孙星衍骈文的内容、风格与其治学方向是一致的 609
2.孙星衍的骈文主张与其创作实践是一致的 610
3.孙星衍骈文的长短与其治学的长短是一致的 611
结语:孙星衍——乾嘉学派的典型 613
(一)由诗歌而考据:孙星衍学术取向的典型性 613
(二)从游幕到幕主:孙星衍学术经历的典型性 615
(三)立足经学,发掘材料,言必有征:孙星衍治学方法的典型性 616
(四)广涉博通,成果卓著:孙星衍治学范围与成就的典型性 617
(五)锲而不舍,经世致用:孙星衍治学精神的典型性 620
附目三种 628
(一)孙星衍著述目录 628
(二)孙星衍刻书目录 638
(三)孙星衍批校、题跋本目录 644
主要参考文献 651
后记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