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亲历记 柳怀祖的回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柳怀祖口述;杨小林,陈京辉整理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53933177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从1984年10月7日奠基开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全国几百个工厂、研究所、高等院校的上万科研人员 、工人、干部和解放军官兵万众一心,奋发进取,在李政道教授及一些国外科学家和实验室的帮助下,在充分学习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基础上,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正负电子对撞仅用了4年多时间。这样的质量和速度在国际上也少有,这一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得到了世界科学界的公认和高度赞扬。柳怀祖先生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全程参与了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见证了这段辉煌的历程。柳先生的回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项大科学工程的“前世今生”,勾勒出众多工程管理者和设计建造者无私奉献的群像。

林宗棠序 1

口述者的话 3

第1章 前缘 2

生来就是“院”中人 2

在大学 4

集训 10

在原子能所一部 14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原子能楼 15

我的导师——丁渝 22

学手艺 25

“四清” 27

“文革”中 30

第2章 中国高能加速器建造的曲折历程 36

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工具——加速器 36

我国高能加速器建造的“七下八上” 37

中国退出“杜布纳” 41

“高能物理研究不能断线”——成立高能所 42

“小官吏” 52

为“7403工程”选点 54

高能所来了李、吴、邓 56

让我感动的王光伟 58

打算盘编制“753工程”计划 60

第3章 中国高能加速器建设的序幕 66

高能加速器方案论证会 66

“我们下命令,立即开工,限期完成” 69

“丁训班” 73

“753”易帜“八七” 75

海外科学家的不同意见 79

“李政道学者” 81

我们的方毅副总理 83

为“八七工程”选址 86

“八七工程”联合设计处 89

曾有一份没能签署的中美高能合作协议 92

正式签署“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协议”的台前幕后 94

第“零”次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会议 95

第一次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 98

第二次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 105

“八七工程”下马 107

亦师亦友——林宗棠 113

第4章 高能加速器的春天来了 120

初识谷羽“老太太” 120

工程重归科学院 122

2×2.2GeV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的出台 124

又一次反复 128

三个“不再犹豫”定乾坤 13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结构 133

老太太出山 139

“8312工程” 141

对撞机领导小组成员的确定 143

一机两用,应用为主 147

楼上对撞,楼下对策 151

“这个热闹我凑,我一定去!” 152

邓小平奠基 155

第5章 高效率的组织协调与科学的管理 160

和谐高效的工程领导小组 160

好人张寿 164

“对撞办” 165

工程情况简报 168

吸取宝钢教训,学习国外管理经验 170

高能所体制改革 174

工程项目经理 178

高能所的工程指挥部 179

联络员制度 182

兼顾科大与兰州两加速器建设 183

第6章 改革开放下的自力更生 188

在学习和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自己研发制造 188

对撞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193

“8312工程”征地 197

技术冻结 200

“对撞机的钱就不要赚了” 201

给非标设备加工单位发放奖金 206

有惊无险 209

努力拼搏 捷报频传 210

押运谱仪外壳 213

忠厚长者——宋平 215

第7章 把拼搏的精神用在确保质量上 224

进度要服从质量 224

矽钢片的质量 225

螺丝钉的故事 226

在“山、散、洞”工厂 228

把安装班子拉到北京重装 231

子弟兵支援 233

洪水进隧道 百发发救兵 235

关键时候事故频发 236

第8章 排除万难对撞成功 240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240

阵中易帅 243

黎明前的风波 251

实现对撞 253

“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54

首次产生同步辐射光 261

对撞机、谱仪连调成功 262

建成大型计算中心 262

国家技术鉴定 264

国家验收 266

国际“验收” 267

“小金马”的故事 268

为工程建设者立碑 270

为工程建设者请奖 271

怀仁堂的庆功会 272

华夏儿女的骄傲——有朋自远方来 275

从头越,硕果累累 280

国际合作 “中国制造” 282

李政道——拳拳炎黄赤子情 288

海峡两岸学会共入国际学会 288

一次没能实现的两岸高层会面 290

吴大猷首访大陆 295

1994年的一篇文章 299

第9章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02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302

万维网的由来 304

中国网络通信的摇篮 305

带动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 309

填补中国核医学领域空白 310

同步辐射应用的开始 313

辐照技术的应用 316

“烟缆腾飞” 321

食品辐照保藏 323

木塑材料 325

热缩套管 326

结束语 再创辉煌 勇攀高峰 328

附录 333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画册》序&聂荣臻 334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大事记 336

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的主要单位 340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奖名单 342

柳怀祖年表 344

柳怀祖主要著述目录 345

主要参考文献 347

人名索引 348

后记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