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英晶著
  • 出 版 社: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38027662
  • 页数:2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金融学、运筹学、经济学和库存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额和融资成本问题。本书以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其中零售商为受资金约束的中小企业。本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及其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构架 8

一、研究思路 9

二、研究框架 11

第二章 理论基础 13

第一节 供应链的融资研究 13

一、供应链内部融资研究 13

二、供应链外部融资研究 17

三、供应链综合融资研究 21

第二节 期权契约研究综述 26

一、期权契约有效性研究 27

二、期权定价与供应链研究 28

三、期权契约的协调研究 29

第三节 回购契约相关研究 30

一、回购契约的有效性研究 31

二、不同竞争市场对回购的影响 32

第四节 信息对称和更新相关研究 34

一、信息对称相关研究 34

二、信息更新相关研究 37

第五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问题的界定 39

一、文献述评 39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41

第三章 供应商回购承诺下的存贷质押融资决策 44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描述 4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44

二、问题描述 47

三、参数定义 48

第二节 质押物无优先售出权的融资决策 49

一、零售商违约风险 50

二、目标函数描述 53

三、决策分析 57

四、供应商回购承诺对银行最优质押率的影响 68

第三节 质押物有优先售出权的融资决策 70

一、零售商违约风险 70

二、目标函数描述 70

三、决策分析 73

四、供应商回购承诺对银行最优质押率的影响 82

第四节 质押物有无优先售出权对各方决策的影响 83

一、对零售商决策的影响 83

二、对银行决策的影响 84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86

一、研究结论 86

二、管理启示 87

第四章 基于期权契约的供应链融资决策 89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描述 89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90

二、问题描述 93

三、参数定义 94

第二节 看涨期权契约下各方利润决策模型 96

一、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和融资决策 96

二、基于CVaR银行的利率决策 99

三、供应商的期权执行价格决策 102

第三节 看跌期权契约下各方利润决策模型 104

一、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和融资决策 104

二、银行的最优决策和供应链协调 106

第四节 双向期权契约下各方利润决策模型 108

一、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和融资决策 108

二、银行的最优决策和供应链协调 110

第五节 三种期权契约的比较分析 111

一、市场需求波动对各方决策的影响 112

二、银行风险规避程度对各方决策的影响 118

三、银行利率决策对各方决策的影响 124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129

一、研究结论 129

二、管理启示 131

第五章 基于需求信息更新的看涨期权融资决策 133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描述 133

一、问题提出 134

二、问题描述 136

三、参数定义 136

第二节 零售商及银行决策模型 138

一、零售商利润模型 138

二、银行利润模型 139

第三节 零售商和银行决策 139

一、零售商最优决策 140

二、银行的最优决策 145

第四节 均匀分布条件下零售商和银行决策 148

一、均匀分布条件下零售商最优决策 148

二、均匀分布条件下银行最优决策 154

第五节 数值分析 166

一、相关参数对决策的影响 167

二、相关参数对利润的影响 169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170

一、研究结论 170

二、管理启示 171

第六章 资本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下融资决策 173

第一节 问题描述及基础模型 173

一、问题描述 173

二、参数定义 175

三、基础模型 176

第二节 资本信息对称下的融资决策 179

一、供应商和零售商均可以获得融资的情形 180

二、只有供应商可以获得融资的情形 187

三、只有零售商可以获得融资的情形 190

四、三种融资情形比较分析 193

第三节 资本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决策 195

一、供应商和零售商均可以获得融资的情形 195

二、只有供应商可以获得融资的情形 199

三、只有零售商可以获得融资的情形 202

四、供应链联合融资的情形 203

五、综合比较 204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206

一、研究结论 206

二、管理启示 207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09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贡献 209

一、主要结论 209

二、创新点 213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215

参考文献 218

附录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