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上篇 马克思思想视域中的现代世界 5
第一章 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经历与哲学革命 5
第一节 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思想经历 5
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6
二、从波恩到柏林 7
三、《博士论文》与自我意识哲学 10
第二节 思想转变的开端与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19
一、《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历练 19
二、《德法年鉴》与独立思想的发端 26
三、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32
第三节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经由费尔巴哈超越黑格尔 37
一、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与局限 37
二、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51
三、新世界观的基本纲领 59
第二章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现代性批判 66
第一节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附属物的批判 67
第二节 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深入剖析 74
一、诸种经济社会形态的理论区分 75
二、资产阶级社会的内在逻辑结构 86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哲学革命的究竟关联 89
第三节 马克思对现代政治的批判性分析及其当代启示 93
一、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与现代政治国家的哲学分析 94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以及现代政治自身的批判 98
三、马克思的批判性分析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启示 101
下篇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10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当代中国“理论创新” 107
一、“理论”的一般观念与“理论创新”的现代性内涵 108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 113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价值观 119
一、一般价值观问题的由来与旨趣 120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经典内涵的历史唯物主义 124
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132
第三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观念溯源 136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与理论基石 138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观念 144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实践中阐发的“科学社会主义” 151
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 15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 163
第一节 “文明论”“普遍历史”视域与中国道路研究 163
一、“文明论”与“普遍历史”视域的对立与统 164
二、文明论与普遍历史有机结合的思想范例 169
三、立足“文明论”构建新的“普遍历史”叙事 17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普遍主义”问题 180
一、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普遍主义”问题 181
二、通过批判黑格尔重论“普遍性”与“世界历史” 185
三、创造一种超越“普遍性”文化的发展方式的可能性 189
第三节 共产主义的根本旨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193
一、人类社会新纪元的基本纲领 194
二、共产主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旨趣 19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与历史使命 202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