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篇 9
第一章 灾难与灾难事件 9
第一节 灾难与突发事件 9
第二节 灾难事件的主要类型 13
第三节 灾难事件的形成原因 21
第四节 灾难事件的基本特性 27
第二章 灾难管理 33
第一节 灾难管理的制度与体系 34
第二节 灾难管理的组织与原则 40
第三节 灾难管理的范畴与过程 46
第三章 灾难传播 54
第一节 灾难传播的定义和特性 54
第二节 灾难事件的传播方式 62
第三节 灾难事件的传播模式 68
第四节 灾难事件的新闻发布 73
第四章 灾难传播与新闻媒体 80
第一节 灾难传播与媒体责任 80
第二节 灾难传播与新闻理念 85
第三节 灾难传播与新闻法理 91
第四节 灾难传播与新闻制度 96
第五章 灾难传播的新闻机制 102
第一节 灾难预警机制 102
第二节 灾难应急机制 108
第三节 信息披露机制 114
第四节 恢复评估机制 121
下编 129
第六章 灾难报道的主要类别 129
第一节 自然灾害报道 131
第二节 事故灾难报道 136
第三节 公共卫生事件报道 142
第四节 社会安全事件报道 148
第七章 灾难报道的主要形式 155
第一节 灾难事件的文字报道 155
第二节 灾难事件的图片报道 162
第三节 灾难事件的广播报道 168
第四节 灾难事件的电视报道 172
第五节 灾难事件的网络报道 178
第八章 灾难报道的业务流程 186
第一节 灾难事件的新闻采访 186
第二节 灾难事件的新闻写作 194
第三节 灾难事件的新闻编辑 202
第四节 灾难事件的新闻评论 208
第九章 灾难报道的基本原则 215
第一节 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 215
第二节 灾难报道的辩证艺术 221
第三节 灾难报道的舆论导向 226
第四节 灾难报道的法制观念 233
第十章 国内外灾难报道典型案例分析 238
一、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238
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卡特里娜”飓风 242
三、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爆炸案 246
四、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劫持事件 249
五、印度洋南亚地震海啸大灾难 252
六、广西南丹“7·17”特大矿难 255
七、中国“SARS”事件 259
八、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 262
九、吉林“11·13”石化双苯厂爆炸污染事件 264
十、“5·12”汶川特大地震 267
附录 27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7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95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