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3
一 硖石的儿子 5
二 爱国的志士 13
三 康桥文化的洗礼 20
四 自然性灵的发现 32
五 “再见吧,我爱的康桥” 42
六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50
七 不承认一切的现实 58
八 文学是实现生命的 71
九 想露棱角的新月社 82
十 文坛上的恩恩怨怨 94
十一 相随在泰戈尔身边 105
十二 留下了甜蜜的记忆 117
十三 意大利给了他灵感 127
十四 有你“我什么都有了” 138
十五 让晨副“变了我的喇叭” 149
十六 《诗镌》、《剧刊》和文学运动 159
十七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174
十八 他觉悟了诗是艺术 189
十九 笔锋上的情感逼人而来 202
二十 融合东西方情绪和格调 214
二十一 愿新的希望产生 227
二十二 愿旧的烦闷死去 238
二十三 “摇活了我久蛰的性灵” 250
二十四 “保有了这独特的华丽” 265
二十五 “万种风情无地着” 277
二十六 “留与人间一卷诗” 286
附录一 徐志摩年表简编 295
附录二 徐志摩作品要目 298
附录三 本书参考书目 300
附记 302
1897年——1岁 305
1900年——4岁 307
1901年——5岁 308
1902年——6岁 309
1907年——11岁 310
1909年——13岁 311
1910年——14岁 312
1911年——15岁 313
1913年——17岁 314
1914年——18岁 315
1915年——19岁 316
1916年——20岁 317
1917年——21岁 318
1918年——22岁 319
1919年——23岁 321
1920年——24岁 323
1921年——25岁 325
1922年——26岁 327
1923年——27岁 335
1924年——28岁 349
1925年——29岁 362
1926年——30岁 378
1927年——31岁 393
1928年——32岁 400
1929年——33岁 410
1930年——34岁 416
1931年——35岁 421
附录一 徐志摩主编,徐志摩、沈从文共同审稿的“新文艺丛书”总目 434
附录二 徐志摩主编,徐志摩、沈从文共同审稿的“新文学丛书”总目 437
附录三 徐志摩佚文存目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