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1
第一章 食品安全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含义与特点 1
一、食品的含义 1
二、食品安全的含义 2
第二节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7
一、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7
二、食品安全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8
三、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8
四、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 9
五、获得安全和营养的食物是人的基本权利 10
第三节 食品安全风险及特点 11
一、风险和风险社会 11
二、食品安全风险的含义 12
三、食品安全风险的特点 12
四、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理论方法 15
第四节 食品安全污染 17
一、生物性食品安全污染 17
二、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40
三、物理性食品安全污染 56
第二章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监督管理体制 59
第一节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59
一、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59
二、食品安全相关司法解释 60
三、配套部门规章体系 60
四、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体系 62
五、重要配套规范性文件体系 62
六、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 62
第二节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63
一、国务院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 63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安全职责 69
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管理职责 74
四、部门之间的通报与协调配合职责 75
第三节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决策论断 77
一、200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77
二、200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食品安全问题 78
三、200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印发 79
四、200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我国农业标准化和研究食品安全问题 80
五、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确保食品安全 81
六、2007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 81
七、2008年9月,温家宝同志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时,强调食品安全工作 82
八、2008年10月,温家宝同志强调依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82
九、2011年5月,胡锦涛同志强调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83
十、2012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83
十一、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印发 84
十二、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 86
十三、2012年9月,习近平同志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食品安全工作 87
十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表述 87
十五、2013年2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87
十六、2013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印发 87
十七、2013年4月,《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印发 88
十八、2013年9月,新一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89
十九、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90
二十、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作了特别强调 90
二十一、201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90
二十二、201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 91
二十三、2015年6月,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92
二十四、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92
二十五、2016年1月,习近平同志对食品安全作出重要指示 93
第三章 食品安全法概论 94
第一节 食品安全法的目的与调整范围 94
一、立法目的 94
二、食品安全法的调整范围 97
第二节 食品安全基本原则 109
一、预防为主原则 109
二、风险管理原则 110
三、全程控制原则 111
四、社会共治的原则 113
五、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原则 116
第三节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 121
一、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121
二、食品安全科学研究 130
第四节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突出贡献国家奖励 131
一、咨询举报投诉制度 131
二、食品行业自律 148
三、突出贡献国家奖励 149
第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和交流制度 151
第一节 风险分析原则 151
一、食品风险分析原则的历史发展 151
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各国食品安全管理中获得广泛应用 152
三、风险分析的涵义 153
第二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154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含义 154
二、需要组织风险评估的情形 159
三、相关部门风险评估建议 159
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论 159
五、食用农产品的风险评估 162
第三节 风险监测制度 162
一、风险监测的含义 162
二、风险监测计划 164
三、风险监测计划的实施 165
四、风险监测结果应用 166
第四节 风险交流 170
一、风险交流的含义 170
二、风险交流的重要意义 171
三、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 172
第五章 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173
第一节 我国标准体系 173
一、标准的含义 173
二、我国标准概况 173
三、我国现行标准体系 175
四、我国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 177
五、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178
六、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 179
七、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区别与联系 180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182
一、食品安全标准的含义与范围 182
二、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前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182
三、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183
第三节 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188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188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201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202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207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207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208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208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208
第四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208
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规划和计划 208
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209
三、食品安全国家起草 209
四、食品安全国家审查 209
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 210
六、食品安全标准执行问题的报告、收集和汇总 214
七、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跟踪评价 214
八、食品安全标准执行问题指导解答 214
第六章 食品安全许可制度 216
第一节 食品生产许可制度(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16号令) 216
一、新规章的主要变化 216
二、适用范围 218
三、基本原则 218
四、职责划分 219
五、食品生产许可申请 220
六、受理 221
七、审查 221
八、决定 222
九、许可证管理 223
十、食品生产许可变更 224
十一、食品生产许可延续 225
十二、食品生产许可证补办和换发 225
十三、食品生产许可证注销 226
十四、监督检查 226
第二节 食品添加生产许可和监管制度 227
一、食品添加剂的含义与分类 227
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228
三、食品添加剂的许可制度 232
第三节 食品经营许可制度(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17号令) 233
一、适用范围 234
二、基本原则 234
三、明确上下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许可相关职责划分 235
四、食品经营许可申请程序 236
五、受理程序 241
六、审查和决定程序 242
七、许可证管理 243
八、食品经营许可的变更、延续、补办与注销 243
九、监督检查 245
第四节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等的许可与监督管理 248
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等的特点 248
二、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的理解 249
三、地方食品安全立法的特点 250
第五节 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制度 256
一、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经营 256
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制度 256
三、监督管理 259
第六节 新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评估审查制度 259
一、新的食品原料管理制度历史发展 259
二、已经批准的新食品原料 268
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或者需要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的原料 275
四、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制度 284
五、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制定情况 285
六、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管理制度 288
七、新批准的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290
第七章 食品生产经营者一般性义务 292
第一节 食品生产经营一般义务和要求 292
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要求 292
二、食品生产经营设备设施要求 293
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方面的要求 294
四、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要求 295
五、餐饮具和容器的清洗要求 296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要求 296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要求 296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要求 297
九、用水要求 297
十、洗涤剂、消毒剂要求 298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298
第二节 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禁止 298
一、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 298
二、农业部门规定的禁用农药名单 304
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保健食品中禁止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 307
四、“两高”司法解释关于非法添加物定罪量刑的规定 309
五、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政法律责任 310
第三节 常见食品非法添加物质 312
一、为增加某一种检测物质的含量,或者以假充真使用非食品用添加物冒充食品原料 312
二、防腐、保鲜、漂白类非食品用添加物 323
三、为增加劲道、弹性等口感而使用的非食品用添加物 333
四、为增色而使用的非食品用添加物 336
五、为抛光、增白、增色、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等原因而使用非食品用添加物 342
六、为加工方便而使用非食品用添加物作为加工助剂 344
七、在食品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非法使用农药、兽药 345
第四节 其他食品生产经营禁止行为 351
一、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351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357
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59
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362
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367
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68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369
八、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373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74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75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376
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377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377
第五节 食品安全全程追溯 377
一、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含义 377
二、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意义 378
三、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历史演进 379
第六节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379
一、食品安全风险的特点 380
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的含义 381
三、设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385
第八章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制度 388
第一节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88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88
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389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391
第二节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394
一、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394
二、过程控制制度 395
三、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396
四、食品批发企业销售记录制度 397
五、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397
第三节 食品安全召回制度(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12号令) 399
一、一般规定 399
二、停止经营 400
三、食品召回 400
四、召回的分级 401
五、召回的程序 401
六、经营者召回 403
七、停止经营和召回食品处置 403
八、监督管理 405
第九章 食品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制度 407
第一节 食品标签 407
一、预包装食品的含义和范围 407
二、食品标签的含义 407
三、标注基本要求 407
四、标注内容 411
五、营养标签 418
第二节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制度 426
第三节 食品广告制度 428
一、广告相关概念 428
二、广告应当真实 429
三、广告内容准确、清楚、明白 429
四、禁止发布广告的情形 430
五、广告行为规范 430
六、食品和保健食品广告 432
第四节 食品认证机构法律义务 435
一、食品安全法鼓励食品安全相关认证 435
二、我国认证认可制度 435
三、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436
四、良好生产规范(GMP) 439
五、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440
六、良好农业规范 441
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442
八、绿色食品管理 444
九、有机产品管理 448
(下卷) 453
第十章 保健食品监管制度 453
第一节 保健食品监管制度的演进 453
一、保健药品监管制度 453
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设立的注册制度 457
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460
四、原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监管制度的规定 464
五、新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注册制度的规定 464
第二节 保健食品原料管理制度 465
一、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前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规定 465
二、新食品安全法关于保健食品原料的规定 478
三、普通食品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的法律责任 478
第三节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22号令) 480
一、概念、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480
二、职责分工 481
三、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或者备案人要求 481
四、注册程序 482
五、保健食品变更注册与延续注册 485
六、注册证书管理 487
七、保健食品备案 488
八、保健食品的标签与说明书 489
九、监督管理 490
十、法律责任 491
第十一章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493
第一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概况 493
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含义和分类 493
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特点 493
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监管的历史发展 495
四、新食品安全法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规定 497
第二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主要内容 498
一、《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498
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 500
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502
第三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24号令) 507
一、《办法》的适用范围 507
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的原则、机构和审评专家库 507
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受理、注册、变更、延续 508
四、临床试验 511
五、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512
六、监督检查 512
七、法律责任 513
第十二章 乳品质量安全制度 515
第一节 乳品质量安全一般规定 515
一、乳品生产经营者是乳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515
二、监管职责 515
三、奶畜养殖、生鲜乳经营和乳制品生产规则 515
四、养殖档案与经营记录制度 516
五、生鲜乳收购许可制度 516
六、乳制品生产许可制度 516
七、乳制品企业认证制度 517
八、生鲜乳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517
九、乳制品出厂检验制度 517
十、乳制品召回制度 518
第二节 婴幼儿配方乳粉重要政策和标准制度 518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518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 521
三、食品安全标准 523
第三节 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26号令) 524
一、概念术语 525
二、职责分工 525
三、主体责任 525
四、申请与注册程序 525
五、申请注册变更程序 528
六、申请注册延续 529
七、标签和说明书 529
八、监督管理 530
九、法律责任 532
第十三章 食品安全检验制度 533
第一节 检验机构的资质和条件 533
一、计量认证 533
二、实验室认可 534
三、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536
第二节 食品检验机构检验规范 545
第三节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547
一、基本原则 547
二、抽样工作要求 547
三、检验制度要求 548
四、抽样检验结果处理 550
五、抽样检验信息公布 553
第四节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制度 553
一、可以使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 553
二、异议复检 554
三、快速检测结果效力 554
第五节 复检制度 555
一、修订理由 555
二、食品安全法修订要点 558
三、食品安全复检制度内涵 559
第十四章 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562
第一节 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含义 562
一、食源性疾病 562
二、食品污染 566
三、食品安全事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67
四、食品安全事故与重大动物疫情 567
第二节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 568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与分级 568
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 568
三、突发事件应对管理体系 568
四、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568
五、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登记和预防控制制度 569
六、突发事件应对宣传、培训和演练制度 569
七、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制度 569
八、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 570
九、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制度 570
十、应急响应制度 570
第三节 食源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571
一、食源性传染病的含义与范围 571
二、食源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578
第四节 重大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制度 581
一、食源性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581
二、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制度 589
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制度 591
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制度 593
一、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593
二、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594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594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制度 594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 595
第六节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95
一、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595
二、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95
三、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96
第七节 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流程 600
一、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通报 600
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 600
三、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调查 603
四、法律责任 603
第十五章 监督管理 605
第一节 食品安全重要监督管理制度 605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605
二、临时限量值和临时检验方法 610
三、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制度的规定 611
四、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 612
五、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执法能力要求的规定 615
六、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 615
第二节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23号令) 616
一、总的原则和要求 618
二、监督检查事项 619
三、监督检查要求 619
四、法律责任 622
第三节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21号令) 623
一、投诉举报的概念、原则和职责划分 623
二、投诉举报受理 625
三、投诉举报办理程序 633
四、投诉举报信息汇总与分析 639
第四节 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10号令) 640
一、适用范围 640
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共同义务 641
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义务 641
四、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义务 642
五、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管辖 643
六、调查处理职权 644
七、网络食品安全抽样检验。 644
八、责任约谈 645
九、法律责任 645
第五节 食品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647
一、总的原则制度 647
二、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648
三、统计调查管理 649
四、统计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公布 649
五、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650
第六节 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规定 651
一、案件移送 653
二、涉案物品检验和鉴定、处置 656
三、协作配合 659
第十六章 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661
第一节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制度 661
一、我国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状况 661
二、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制度 666
三、产地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668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670
一、机构改革与新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影响 670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食用农产品监管制度 672
第三节 畜禽产品安全管理制度 677
一、政府鼓励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制度 677
二、畜禽安全养殖的制度 677
三、畜禽养殖记录制度 678
四、畜禽养殖可追溯制度制度 679
第四节 农药的安全管理制度 680
一、农药的含义与分类 680
二、农药毒性及其分级 685
三、农药的管理体制 686
四、农药登记制度 686
五、农药生产许可和管理制度 687
六、农药安全经营制度 688
七、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制度 689
八、农药安全使用制度 689
九、农药残留检测 689
第五节 兽药管理制度 690
一、兽药的含义和范围 690
二、兽药的管理体制 690
三、分类管理 690
四、兽药生产监管 690
五、兽药经营监管制度 693
六、兽药进口监管制度 695
七、兽药使用管理制度 696
八、允许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目录制度 696
九、兽药残留监控制度 697
十、兽药标准管理制度 697
十一、兽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698
十二、监督管理制度 698
十三、假药和劣药的判断 699
第六节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制度 700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含义 700
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体制 700
三、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许可制度 701
四、首次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制度 702
五、试验数据保护制度 703
六、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制度 703
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 704
八、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管理要求 705
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要求 705
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生产经营和使用中的风险控制制度 706
第七节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20号令) 707
一、概念术语和适用范围 707
二、基本原则 709
三、集中交易市场的义务 710
四、批发市场义务 711
五、销售者义务 712
六、食用农产品贮存服务提供者义务 715
七、食用农产品运输要求 716
八、监督管理 716
九、法律责任 718
第八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720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720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立法和监管现状 721
三、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 728
第十七章 进出口食品监管制度 730
第一节 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730
第二节 进口食品监督管理要求 731
一、进口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 731
二、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要求 732
三、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的进口程序 734
四、进口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审查许可程序 735
五、出口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状况评估 736
六、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 736
七、进口食品报检制度 738
八、进口食品检验制度 738
九、指定口岸入境 740
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 740
十一、风险监测制度 741
十二、信用监管制度 741
第三节 出口食品监管 741
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要求 741
二、出口食品要求 742
三、出口食品检验制度 742
四、风险监测制度 743
五、报检制度 743
六、食品抽检方案 743
七、出口通关 743
八、包装和运输 743
九、口岸抽查 744
第四节 进出口食品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 744
一、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 744
二、信息搜集整理分析 744
三、风险预警通告和控制 745
四、进口食品召回 745
五、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745
六、检查控制措施 746
七、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和控制措施的报告和通报 746
第十八章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747
第一节 食品安全民事法律责任制度 747
一、违约责任 747
二、侵权责任 747
三、民事连带责任 747
四、首负责任制 751
五、惩罚性赔偿 752
六、最低额赔偿 761
七、举证责任 761
八、民事责任赔偿优先 761
九、标签瑕疵的理解 762
十、明知的理解 762
第二节 食品安全行政处罚程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第3号令) 769
一、总的原则和制度 769
二、管辖 769
三、立案程序 771
四、调查取证 772
五、调查取证其他相关要求 774
六、行政处罚 774
七、简易程序 776
八、送达程序 776
九、执行与结案 777
第三节 食品安全典型违法行为 778
一、无证生产经营行为的法律责任 778
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779
三、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等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779
四、标签标识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784
五、行政累犯行政处罚 785
六、安全行政拘留 785
七、资格罚 786
八、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处罚 786
九、没收违法所得 787
十、从轻减轻制度 788
第四节 食品安全刑事法律责任制度 788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788
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792
三、国外刑法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 839
四、食品安全刑事犯罪追究 841
第五节 食品安全内部行政法律责任追究 842
一、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追究 843
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责任追究 844
附录 国外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 847
一、国际组织与食品安全 847
二、美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 851
三、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 862
四、日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 875
五、加拿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 879
六、澳大利亚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 882
后记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