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总论 3
第1章 基于平台能力课群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3
1.1 基础条件 3
1.1.1 发展目标与定位 3
1.1.2 组织架构 4
1.1.3 师资队伍 4
1.1.4 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
1.1.5 教学基础设施结构 5
1.1.6 教材建设 5
1.1.7 学科能力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7
1.2 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8
1.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8
1.2.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9
1.3 培养方案 14
1.3.1 培养目标 14
1.3.2 方案设计及可行性 14
1.4 保障体系 23
1.4.1 师资队伍 23
1.4.2 教学条件 27
1.4.3 管理与运行 28
1.4.4 政策保障 29
1.5 培养效果 29
1.5.1 学生基础理论功底扎实,基本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30
1.5.2 学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30
1.5.3 用人单位对实验区毕业学生的评价高 31
1.5.4 培养效果 31
1.6 创新性 31
1.6.1 基于能力群的创新创业管理人才能力结构的金字塔模式 31
1.6.2 专业核心能力课群的提出和实施 32
1.6.3 人才培养和学科能力互动创新 32
1.6.4 复合型创新创业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强化的课程体系 32
1.6.5 复合型创新创业管理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模式 32
1.6.6 复合型创新创业管理人才培养毕业设计(论文)模式 33
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 37
第2章 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 37
2.1 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背景 37
2.2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37
2.3 创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8
2.3.1 抽取服务项目 39
2.3.2 服务项目纳入专业教学体系 40
2.4 本章小结 42
第3章 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3
3.1 培养方案的科学规划 43
3.1.1 专业定位合理化 43
3.1.2 专业建设目标明确 44
3.1.3 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 44
3.2 知识和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 44
3.2.1 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44
3.2.2 动态完善的课程体系 45
3.3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45
3.3.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45
3.3.2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45
3.4 实践教学改革 45
3.4.1 实验教学 46
3.4.2 实践、实训教学 46
3.4.3 实习教学 46
3.5 教材建设 47
3.5.1 教材选用 47
3.5.2 教材编写 47
3.6 师资队伍建设 47
3.6.1 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 47
3.6.2 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合理化 47
3.6.3 师资全面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47
3.7 本章小结 48
第4章 工业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49
4.1 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49
4.2 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49
4.3 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50
4.3.1 构建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50
4.3.2 优选课程,合理划分课程群 50
4.3.3 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表 51
4.3.4 主要实践环节及实验条件 52
4.4 人才培养特色 52
4.4.1 制定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构建平台 52
4.4.2 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53
4.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53
4.4.4 推行班级导师制,尝试教研室专业管理 54
4.4.5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54
第5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55
5.1 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过程 55
5.2 信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 55
5.3 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 56
5.4 教学改革 56
5.4.1 加强信息分析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57
5.4.2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57
5.4.3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57
5.4.4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57
5.4.5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58
5.5 信管人才竞争优势的培育 58
5.6 信管专业的几种典型职位分析 58
5.6.1 系统分析员 59
5.6.2 ERP实施顾问 59
5.6.3 软件开发工程师 59
5.6.4 软件测试工程师 59
5.6.5 网络管理或机房维护岗位 60
5.6.6 管理类或营销类岗位 60
5.6.7 系统维护 60
5.7 本章小结 60
第6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 61
6.1 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 61
6.2 国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现状及误区 62
6.3 以系统视角强化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 63
6.3.1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63
6.3.2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 63
6.3.3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定位 63
6.3.4 促进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系统性措施 64
第7章 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模式 67
7.1 引言 67
7.2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67
7.2.1 培养目标 67
7.2.2 素质与能力要求 67
7.3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68
7.3.1 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68
7.3.2 主要课程设置 68
7.3.3 实践性教学环节 70
7.4 核心能力课群 71
7.5 本章小结 71
第8章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想 73
8.1 课程体系的构成 73
8.2 培养计划的特色 73
8.3 培养目标 74
8.4 拓扑图 74
第三部分 课程体系与能力课程群建设 79
第9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79
9.1 国贸专业培养目标、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79
9.1.1 国贸专业培养目标 79
9.1.2 国贸专业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原则 79
9.2 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80
9.2.1 我国涉外经贸往来对国贸专业的要求 80
9.2.2 美国大学国贸专业基本情况 81
9.2.3 工业企业涉外经贸活动的特点 82
9.3 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分析 82
9.4 国贸专业建设和优化课程体系需要做的几项工作 83
9.4.1 深入企业调研,分析河北省企业需求 83
9.4.2 重视往届毕业生反馈信息 83
9.4.3 追踪国外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84
第10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 85
10.1 导言 85
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分析 85
10.3 纵深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 87
10.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88
10.5 本章小结 89
第11章 电子商务专业信息技术能力课程群的培养要求 90
11.1 信息意识、信息收集能力 90
11.2 数据的组织、检索、处理能力 91
11.3 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91
11.4 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 92
第12章 网络营销与贸易能力课程群建设 94
12.1 规划背景及意义 94
12.2 能力课程群建设现状 95
12.3 能力课程群建设规划目标、课程体系和能力体系 95
12.3.1 建设规划目标 95
12.3.2 建设规划的课程体系 96
12.3.3 建设规划的能力体系 97
12.4 能力课程群建设规划 97
12.4.1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97
12.4.2 教材建设规划 98
12.4.3 教学模式建设规划 99
12.4.4 实践基地建设规划 99
12.5 本章小结 100
第13章 运输组织与优化课程群建设 101
13.1 课程群建设的内涵 101
13.2 运输组织与优化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101
13.2.1 整体优化 101
13.2.2 形成特色 102
13.3 建设运输组织与优化课程群的具体措施 103
13.3.1 课程群理论课程建设 103
13.3.2 课程群教材建设 105
13.3.3 课程群实践教学建设 106
13.3.4 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 107
13.4 本章小结 108
第14章 物流装备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课程群建设 109
14.1 物流装备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109
14.2 物流装备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规划 110
14.2.1 物流装备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课程群课程体系规划 110
14.2.2 物流装备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规划 111
14.3 物流装备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课程群建设措施 112
14.3.1 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112
14.3.2 积极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 113
14.3.3 加强教材建设 113
14.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114
14.3.5 建设精品课程 114
14.3.6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114
第15章 基础工业工程能力课群建设 116
15.1 基础工业工程课群建设的意义 116
15.2 基础工业工程能力课群设置原则 116
15.3 基础工业工程课群的具体设置 117
15.3.1 课程设置(课程、学时、教材) 117
15.3.2 实践体系的构建 119
15.3.3 师资队伍建设 120
15.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21
第16章 生产管理能力课群建设 123
16.1 生产管理能力课程群建设的提出 123
16.2 我院生产管理能力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23
16.3 BSC在生产管理课程群建设中的应用设想 124
16.3.1 BSC的理论内涵 124
16.3.2 生产管理能力课程群建设中BSC具体内容的确定 125
16.3.3 利用BSC提高生产管理课程群建设绩效的构想 126
16.4 加强生产管理课程群建设对策与建议 127
16.4.1 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127
16.4.2 整合教学资源 128
16.4.3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128
16.5 本章小结 129
第17章 营销专业销售能力课程群建设 130
17.1 引言 130
17.2 “营销能力型”培养模式的提出 130
17.2.1 “营销能力型”的概念 130
17.2.2 “营销能力型”培养模式的意义 131
17.3 “营销能力型”培养模式的构建 131
17.3.1 “营销能力型”的培养目标 131
17.3.2 “营销能力型”业务培养要求 132
17.3.3 “营销能力型”的教学理念 132
17.3.4 “营销能力型”的教学内容 132
17.3.5 “营销能力型”的教学方式 132
17.3.6 “营销能力型”的考核方式 133
17.4 基于“营销能力型”培养模式的“销售能力课程群”的建设 133
17.4.1 “销售能力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133
17.4.2 销售能力课程群的构成 133
17.4.3 “销售能力课程群”教学总体要求 135
第18章 营销策划能力课程群建设 137
18.1 营销策划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37
18.2 营销策划能力构成分析 138
18.3 营销策划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139
18.3.1 课程体系建设 139
18.3.2 教学方法研究 140
18.3.3 考试方法研究 143
18.3.4 教材和教参问题 143
18.3.5 实践教学问题——课程设计的重新规划 144
18.4 本章小结 144
第四部分 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 147
第19章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 147
19.1 教学条件 147
19.2 课程特色 148
19.3 教学效果 149
19.4 课程整改和建设方案 149
第20章 管理学课程建设 150
20.1 前言 150
20.2 《管理学》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150
20.3 管理学课程内容的重点,先进性、实用性和特色 151
20.4 管理学课程实践体系设计 151
20.4.1 实践形式 152
20.4.2 实践环节的可行性分析 154
20.4.3 实践环节的保证体系 155
第21章 《计算机网络》精品课师资队伍建设 157
21.1 理论教学师资建设 157
21.2 实验教学环节师资建设 157
21.3 课程设计师资建设 158
21.4 实践课程师资建设 159
21.5 本章小结 159
第22章 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 160
22.1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应以培养的能力为目的 160
22.1.1 培养像经济学家思考经济问题一样的经济学思维能力 160
22.1.2 分析现实经济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162
22.2 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164
22.2.1 增加学术前沿理论和相关知识介绍,拓展理论知识 164
22.2.2 强化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164
22.2.3 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 166
第23章 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 168
23.1 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68
23.1.1 “计量经济学”教材内容过于繁琐 168
23.1.2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难有创新 169
23.2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 170
23.2.1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70
23.2.2 增加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171
23.2.3 创新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可持续性 172
23.3 本章小结 173
第24章 审计学教学模式 174
24.1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审计学课程体系构建 174
24.1.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74
24.1.2 审计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确保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75
24.2 整合会计学、审计学实验课程初构想 175
24.2.1 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学科实验平台 175
24.2.2 会计电算化、会计课程设计与审计实验的串联 176
24.3 把握好案例导向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176
24.3.1 案例的来源与案例设计 177
24.3.2 案例库建设 178
24.3.3 案例课堂使用 178
24.4 利用校园网构建教、学互动平台 178
24.5 研究性教学的嵌入 179
第25章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 180
25.1 引言 180
25.2 原教学模式特点及不足 180
25.3 教学模式设计及实践 182
25.3.1 理论依据 182
25.3.2 新教学模式设计 183
25.3.3 新教学模式实践 185
25.4 今后进一步优化想法 188
第26章 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模式 189
26.1 引言 189
26.2 “三位一体”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模式概述 189
26.3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及保障体系 191
26.3.1 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191
26.3.2 保障体系 193
26.4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194
26.5 本章小结 195
第27章 程序设计课程综合一体化教学模式 196
27.1 程序设计课程目的与意义 196
27.1.1 程序设计课程在信息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性 196
27.1.2 目前的现状 196
27.1.3 意义 197
27.2 课程体系一体化 197
27.2.1 两大体系的结合 197
27.2.2 教学课程的安排 197
27.3 教学方法一体化 198
27.3.1 课程组结合教学 198
27.3.2 课堂教学方法 198
27.3.3 教学考核 199
27.3.4 实践教学方法 199
27.4 科研与教学一体化 200
27.4.1 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200
27.4.2 学生学习与科研相结合 200
27.5 本章小结 200
第五部分 教学方法 203
第28章 物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203
28.1 引言 203
28.2 普通高校物流工程专业的特点 204
28.2.1 物流工程专业设立时间短 204
28.2.2 物流工程专业的交叉性和系统性 204
28.2.3 物流工程专业的实务性和实践性 204
28.3 当前普通高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4
28.3.1 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实训教学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 205
28.3.2 教学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与市场需求脱节 205
28.3.3 教学内容偏重教师自身专业方向 205
28.3.4 教学使用的教材体系混乱 206
28.3.5 考核方式单一 206
28.4 普通高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探讨 206
28.4.1 “课题教学法”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06
28.4.2 “自学式教学法”与“换位教学法”相结合 207
28.4.3 “资源网络法”教学 207
28.4.4 “双语教学”与“滚动式教学”相结合 208
28.4.5 “任务驱动”教学法 208
28.4.6 游戏教学法 209
第29章 双语课程国际市场营销的任务教学 210
29.1 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10
29.2 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1
29.2.1 教学安排有待改进 211
29.2.2 教材选择难度较大 211
29.2.3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212
29.3 任务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212
29.3.1 目标任务设定 213
29.3.2 目标任务分解 213
29.3.3 目标任务实施 214
29.3.4 学习成果展示 214
29.3.5 学习效果评价 214
第30章 运筹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216
30.1 引言 216
30.2 运筹学课程的特点 216
30.3 案例分析 217
30.4 运筹学案例教学的优点 219
30.5 运筹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注意事项 219
30.5.1 运筹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9
30.5.2 运筹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220
30.6 本章小结 220
第31章 基于学生知识背景的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 221
31.1 问题提出 221
31.2 教学方法的实施 221
31.2.1 关于“概念”案例教学 222
31.2.2 关于“理论”案例教学 223
31.2.3 关于“问题”的案例教学 224
31.3 体会与效果 225
31.4 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26
31.5 本章小结 227
第32章 基于自主开发的案例教学模式 228
32.1 案例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228
32.1.1 案例教学现状 228
32.1.2 存在问题分析 228
32.2 基于自主开发的案例教学模式 229
32.21 基本含义 229
32.2.2 流程描述 230
第33章 电子金融与支付的实践教学 234
33.1 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234
33.2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235
33.2.1 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 235
33.2.2 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 235
第34章 会计专业实践体系设计与实践成绩评价 237
34.1 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 237
34.2 我校会计专业实践体系设计 237
34.2.1 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 237
34.2.2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38
34.3 我校会计专业实践成绩的评价 240
34.3.1 校内实践的成绩评价 240
34.3.2 校外实践成绩评价 241
34.4 本章小结 241
第35章 大学生自主学习式的课堂互动:以经济学专业课为例 242
35.1 大学生自主学习式课堂互动的作用 242
35.2 创设自主学习式课堂互动对教师的要求 243
第36章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245
36.1 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245
36.2 跨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 246
36.3 文化渗透的方法 246
36.3.1 直接阐释法 246
36.3.2 对话语境法 247
36.3.3 视听媒介法 248
第37章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方法 250
37.1 精选、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 250
37.2 以科研成果促进课程教学 250
37.3 组织案例教学 251
37.4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51
37.5 考核形式的改进 252
37.6 本章小结 252
第六部分 代后记 255
第38章 基于理工类背景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255
38.1 管理类人才的技能需求分析 255
38.1.1 管理者技能需求分析 255
38.1.2 不同管理层次的技能需求分析 256
38.1.3 管理类人才成长路径分析 256
38.2 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使用分析 257
38.3 培养目标定位 257
38.3.1 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规律性 257
38.3.2 学生与学校特性 258
38.3.3 社会需求特性 258
38.3.4 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258
38.4 培养模式 258
38.4.1 理工科高中生+按管理专业培养+就业后培养 258
38.4.2 理工科高中生+按管理类培养+分专业培养+就业后培养 258
38.4.3 理工科高中生+按工程类培养+按管理类专业培养+分专业培养+就业后培养 259
38.5 教育教学改革 259
38.5.1 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59
38.5.2 不断优化“通识+技能+个性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 259
38.5.3 构建四年一贯制的一体两翼实验、实训、实践教育体系 260
38.5.4 实施以课程群为平台、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260
38.5.5 树立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理念 260
38.6 本章小结 260
附件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能力课群一览表 261
参考文献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