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的热点问题:价值论的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广君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42317230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当前我国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盘点,梳理和提炼,并在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与答案,把握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构思未来教学的理想模式。

第一章 教学与生活:走近、追寻、超越 1

第一节 教学论:走进生活与超越现实 1

一、两难境地:理论与实践之间 2

二、现实任务:走进教学生活 5

三、方法嬗变:基于并超越现实 9

四、走向未来:感悟、开放与视界融合 11

第二节 教学论的生活范式转型 13

一、时代变革与历史积淀:生活范式转型的必要性 14

二、教学作为生活领域:生活范式转型的可能性 17

三、时空关系的研究方法:生活范式转型的可行性 21

第三节 当下生活:教育与生活的时间审视 24

一、“教育”视角的教育生活观 25

二、“生活”视角的教育生活观 30

第四节 科学生活:教学与生活的空间审视 34

一、背离生活世界的教学 36

二、历史反思:教学生活与教学世界 37

三、回归之路:教学对生活世界的亲近、融通与超越 40

四、价值守望:教学世界追寻生活世界的精神之旅 45

第二章 教学与交往:观念定位与行为转型 47

第一节 形态发生:教学与交往的不解之缘 47

一、教学存在的发生机制与结构特征:从对成之在到关系优先 48

二、纵向审视:课堂交往历史形态演变 50

三、横向把握:不同标准下的课堂交往类型 52

四、教学形态发生的交往与认识之争 56

第二节 观念定位:交往的教学论意义 58

一、本体论价值 58

二、认识论价值 63

三、价值论价值 68

第三节 行为转型:实践的操作策略与未来走向 70

一、关于对话 70

二、关于教学中的交往有效性 72

三、关于交往情境 73

四、交往理论的实践启示 75

第三章 知识与教学:知识观的转变与教学价值观的迁移 80

第一节 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80

一、关于“知识” 80

二、关于“知识观” 83

三、关于“教学价值观” 84

第二节 教学价值观变迁的历史透视 86

一、知识观转变的理论溯源 86

二、知识观转变视野下的教学价值观变迁 88

三、教学价值观与知识观的关系 104

第三节 对我国基础教育传统教学价值观的审视和反思 106

一、传统教学中教学价值观取向及其表现 106

二、影响传统教学价值观的知识观因素分析 116

第四节 以科学知识观为视角再认教学价值观 118

一、教学价值观再认的原则 119

二、教学价值观再认的具体内涵 122

第四章 定位与发展:学校、课堂、教师的重新解读 135

第一节 学校定位:新形势下的多维解读 135

一、学生的维度:精神的伊甸园 135

二、教师的维度:价值的T型台 138

三、社会、国家的维度:必要的中介 140

四、文化的维度:历史的中继站 142

第二节 有效课堂:结构、条件与评价 144

一、课程、教学与课堂 144

二、有效课堂的结构生成 146

三、有效课堂的约束条件 147

四、课堂有效性的评价原则 151

五、走向有效性的课堂实践 152

第三节 教师发展:从专业化到生命化 153

一、教师发展的理念与规划 154

二、教师发展的机制与操作 155

三、教师发展的样态与属性 158

四、教师发展的价值与走向 160

第五章 问题效能:教学问题与课堂效益 165

第一节 问题效能研究综述 165

一、问题效能的内涵 166

二、相关研究概述 168

第二节 问题效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175

一、问题效能研究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75

二、问题效能研究与生本教育理论 177

三、问题效能研究与教学的建构交往理论 177

四、问题效能研究与终身学习理论 178

第三节 问题效能的结构因素 179

一、问题与问题效能 180

二、教师与问题效能 182

三、学生与问题效能 185

四、教学环境与问题效能 186

第四节 问题效能的形成机制及评价 189

一、问题效能目标的制定 190

二、问题类型的选择 192

三、问题教学的展开 195

四、问题效能的最终形成 200

五、问题效能的评价 200

第五节 问题效能的实践问题及策略 205

一、存在的问题 205

二、对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207

三、提高课堂教学中问题效能的策略 210

第六章 网络德育:潜在课程视角下的探讨 217

第一节 关于网络德育的研究综述 218

一、关于网络德育的概念 218

二、关于网络德育功能 219

三、关于网络德育建议的说明 221

第二节 网络德育潜在课程的内涵 222

一、网络德育潜在课程的界定 222

二、网络德育潜在课程的特点 224

第三节 网络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227

一、关于潜在课程性质的观点 227

二、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形模式 228

三、“两面理”和“防疫论” 230

四、中西方的道德自律思想 231

五、媒体“把关人”理论 232

第四节 网络德育潜在课程的现状 233

一、网络德育的发展机遇 233

二、网络德育所面临的挑战 235

第五节 网络德育潜在课程的建设 241

一、网络德育观念的转变 241

二、网络德育内容的丰富 246

三、网络德育课程形态的更新 251

四、网络德育课程制度的建设 257

五、网络德育主体队伍的形成 259

六、网络德育潜在课程的技术保障 262

第七章 学业不良:理论透视与实践观照 264

第一节 新时期学业不良问题的提出 264

第二节 国内学业不良问题相关研究综述 266

一、分析维度多元化 266

二、关于学业不良的特点、类型、归因及对策 267

三、有关研究尚存的问题 273

第三节 学业不良问题的系统分析 275

一、概念界定 275

二、课堂行为分析 276

三、课堂生态分析 280

四、学业不良的教学论机制分析 282

五、学业不良的归因分析 285

第四节 一个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 289

一、一个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个案分析 289

二、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环境分析与启示 292

三、独特的课程内容 300

四、和谐的班集体 304

第五节 学业不良的诊断、转化与预防 307

一、学业不良的诊断 307

二、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策略 309

三、学业不良的预防 317

第八章 人的解放:生命关怀与成长渴望 321

第一节 相关研究的简短回顾 321

一、国外研究 322

二、国内研究 325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命题解读 327

一、解放的内涵 327

二、教学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331

第三节 人的解放研究的理论基础 333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33

二、心理学基础:建构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335

三、教育学基础:主体性教育理论 337

第四节 历史扫描:教学演进中“人的解放”问题回溯 339

一、西方教学发展过程中“人的解放”问题 339

二、我国教学发展过程中“人的解放”问题 343

三、几点启示 347

第五节 现实审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的解放”问题 349

一、解放谁?教师还是学生? 349

二、谁来解放? 351

三、解放什么? 352

四、如何解放? 358

第六节 未来展望:教学与人的双重解放——文化新人的生成 359

一、展望一:走向解放的教学 360

二、展望二:教学与人的双重解放——文化新人的生成 361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