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7
一、小说修辞的理论基源及定义 7
二、布斯小说修辞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17
三、布斯小说修辞理论的局限及本书写作的基本思路 27
第二章 小说修辞的主体关系(上) 35
一、作者与隐含作者 35
二、作者与人物 48
第三章 小说修辞的主体关系(下) 73
三、作者与读者 73
(一)从亲近到疏远:作者与读者的两种关系形态 74
(二)现代主义小说作者与读者异化关系形态形成的原因 88
(三)主体关系的断裂:接受美学引致的作者读者关系问题 96
第四章 宏观修辞技巧 106
一、视点控制 106
(一)视点的定义、作用和价值 106
(二)视点分类的混乱与焦点概念的确立 110
(三)小说视点的变换和流动 116
(四)视点变换的整体通观原则 123
二、距离控制 131
(一)小说中两种距离的矛盾 132
(二)场景描绘与概括叙述:控制距离的两种技巧 138
(三)现代小说的“距离销蚀”现象 145
第五章 讲述与展示(上) 150
一、两位希腊哲人的看法 150
二、福楼拜与乔治·桑的论争 154
三、亨利·詹姆斯:丛林四周的封锁线 157
四、珀西·卢伯克:竖立不动的标杆 164
第六章 讲述与展示(下) 173
五、韦恩·布斯:“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 173
六、热奈特:以“talking”弥合“showing”与“telling”之间的裂痕 178
七、乔治·卢卡契:整体性、世界观及其他 183
八、伊恩·瓦特:在“描述”和“评价”之间摇摆 191
九、罗兰·巴特和罗伯-格里耶:不及物动词的囚徒 202
第七章 微观修辞技巧 210
一、反讽 210
(一)小说中的反讽修辞概说:性质、功能及构成要素 210
(二)反讽的两级强度形态 223
二、象征 231
(一)小说中的象征修辞概说:性质、特点、原则和类型 232
(二)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象征的不同表现形态 247
第八章 小说的修辞效果 259
一、效果的界定及影响小说修辞效果的诸因素 259
(一)作者因素 261
(二)读者因素 263
(三)技巧因素 267
(四)外部因素 269
二、小说修辞的效果样态 273
(一)可读效果与可写效果 274
(二)小说修辞的主题效果 284
三、小说修辞的道德效果 307
第九章 小说修辞病象的个案分析 323
一、傲慢与黑暗的写作——评《尤利西斯》 323
二、是大象,还是甲虫?——评《檀香刑》 333
(一)文体、语法及修辞上的问题 334
(二)分寸感、真实性及杀人事象 342
(三)一次失败的“撤退” 349
三、随意杜撰的反真实性写作——再评《废都》 354
四、像蝴蝶一样飞舞的绣花碎片——评《尘埃落定》 369
(一)失败的不可靠叙述者 370
(二)随风飘转的绣花碎片 375
(三)主人、下人与女人 383
(四)主题、普遍性及悔言修辞 390
第十章 小说伦理与去作者化问题 398
一 小引:小说伦理的基本理念 398
二 作品:客观性和幻象压倒主体性和伦理 405
三 人物:众声喧哗与作者的沉寂 411
四 读者:僭越的阅读对作者的贬抑 418
五 余论:作者的重归与伦理现实主义的建构 425
参考书目 434
美好的与温暖的(代后记) 448
向伟大的传统致敬(初版代跋) 451
江船上那盏明亮的灯火(修订版后记)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