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商洛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雁,李占斌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36968950
  • 页数:1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商洛水源地现状分析;第二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闵家河清洁小流域建设与评价;第四章,石坎梯田建设及对NP分布的影响;第五章,商洛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第六章,商洛水源地生态供需平衡分析。

第一章 商洛水源地现状分析 2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水源地 2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述 2

2 中线工程水源地及其生态环境建设 2

3 中线工程典型水源地——商洛水源地 4

第二节 商洛水源地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 4

1 地理位置与区位分析 4

2 自然状况分析 5

3 社会经济状况分析 6

第三节 商洛水源地生态经济区划分析 11

1 商洛水源地生态经济区划指标的建立 11

2 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指标进行筛选 13

3 生态经济区划 18

4 结论 20

第四节 商洛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21

1 综合治理情况 21

2 环境质量变化 21

3 生态环境问题 23

第五节 小结 24

第二章 商洛水源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6

第一节 相关概念 26

1 土地 26

2 土地利用 26

3 土地利用规划 26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7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7

第二节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8

1 规划实施评价 28

2 上轮规划主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31

3 上轮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32

第三节 2006—2020年商洛水源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 33

1 规划基年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33

2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分析 36

3 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38

第四节 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6

1 土地利用规模环境影响评价 46

2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结构环境影响评价 47

3 土地利用布局环境影响分析 59

4 结论与建议 60

第五节 小结 63

第三章 闵家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研究 66

第一节 小流域建设现状 66

1 小流域概括 66

2 三道防线的实施和成效 67

第二节 闵家河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69

1 闵家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69

2 研究方法 70

3 闵家河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效益分析 71

4 闵家河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74

5 闵家河流域治理社会效益分析 76

6 结论与建议 76

第三节 闵家河清洁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 77

1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8

2 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79

3 评价标准的确定 81

4 指标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的确定 81

5 系统健康动态评价 84

6 结论与建议 85

第四节 小结 86

第四章 石坎梯田建设及对NP分布的影响 88

第一节 丹江源头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88

1 水土流失产生原因 88

第二节 坡改梯工程设计 90

1 梯田概述 90

2 布设原则 91

3 设计标准 91

4 断面设计 91

5 施工要求 91

6 管护要点 91

第三节 石坎梯田中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 92

1 材料与方法 92

2 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特征 93

3 土壤中速效磷变化特征 97

4 讨论 98

5 结论 98

第四节 小结 99

第五章 商洛水源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101

第一节 商洛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101

1 研究方法 101

2 评价指标计算 103

3 评价结果 105

4 讨论 107

5 结论 108

第二节 商洛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108

1 数据选取 109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10

3 结果与分析 115

4 结论与讨论 116

第三节 商洛水源地生态城市建设能力评价 117

1 绪论 117

2 商洛水源地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的SWOT分析 118

3 能力评价 119

4 讨论与结论 129

第四节 小结 131

第六章 商洛水源地生态供需平衡分析 133

第一节 基于生态足迹的商洛水源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 133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4

2 2013年生态足迹分析 136

3 商洛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状态变化 138

4 讨论与结论 143

第二节 2014年一区六县生物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46

1 数据来源 146

2 研究方法 147

3 结果与分析 147

4 讨论与结论 153

第三节 小结 155

参考文献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