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尚金鹏,付玉成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4532734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学科,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搞好教育学的教学,关系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落实,关系到未来中小学教师的质量。良好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材,教材建设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基本建设建设之一。好的教育学教材为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现有的教育学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师教育变化发展的趋势,也不能满足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藉此我们编写了本教材。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第一节 教育概述 1

一、教育的内涵 1

二、教育的要素 4

三、教育的起源 5

四、教育的发展历史 7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12

一、教育学的内涵 12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14

第三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7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7

二、历史研究法 17

三、观察法 17

四、调查法 17

五、实验法 17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24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24

一、人的发展概念 24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5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26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28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8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9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0

四、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1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 38

第一节 社会概述 38

一、社会的词源 38

二、教育的社会性 39

第二节 经济与教育 39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39

二、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42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教育 44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44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46

第四节 政治与教育 48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48

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50

第五节 文化与教育 52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53

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54

第六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55

一、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55

二、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6

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异步性 56

第七节 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7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57

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59

第四章 教育目的 68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68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68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功能 69

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70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71

五、历史上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71

六、教育目的的分类 73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75

一、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5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78

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80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80

五、素质教育 83

六、我国中小学当前的培养目标 86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93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93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93

二、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94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95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96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98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98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100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00

四、义务教育制度 101

五、终身教育制度 102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107

第一节 教师 107

一、教师职业的概述 107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109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11

四、教师的人格特征 114

五、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14

六、教师专业发展 115

第二节 学生 119

一、现代学生观 119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20

三、青少年学生的权利 120

四、青少年学生的义务 121

第三节 师生关系 122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其作用 122

二、师生关系的历史发展 122

三、师生关系的内容 123

四、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23

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25

第七章 课程 133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33

一、课程的概念 133

二、课程的类型 134

三、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136

四、制约课程的因素 139

第二节 课程设计 140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40

二、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 140

三、课程目标 142

四、课程内容 144

五、课程结构 147

六、课程实施 148

七、课程评价 149

八、课程管理 151

九、课程资源 152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54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54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55

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56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57

第八章 课堂教学 166

第一节 教学概述 166

一、教学的概念 166

二、教学的意义 168

三、教学的任务 169

第二节 教学过程 170

一、教学过程的内涵 170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71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73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77

第三节 教学原则 178

一、教学原则概述 178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79

第四节 教学方法 187

一、教学方法概述 187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 188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195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环节 196

一、教学组织形式 196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99

第六节 教学评价 206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206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 206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207

四、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207

五、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209

第九章 德育 216

第一节 德育概述 216

一、德育的概念 216

二、德育的意义 217

三、德育目标 218

四、德育的内容 219

第二节 德育过程 222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222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222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22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23

第三节 德育原则 224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224

二、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225

第四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231

一、德育途径 231

二、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232

第十章 智育 247

第一节 智育概述 247

一、智育的概念 247

二、智育的意义 248

三、智育的任务 249

第二节 智育过程 251

一、掌握知识的过程 251

二、形成技能的过程 253

三、发展智力的过程 256

第十一章 美育与体育 263

第一节 美育概述 263

一、美育的含义 263

二、美育的功能 263

三、美育的任务与内容 265

第二节 美育的实施 268

一、美育的过程 268

二、美育的原则 269

三、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271

第三节 学校体育内涵 273

一、体育的概念 273

二、学校体育的地位与意义 274

三、体育的内容 275

四、体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76

第四节 体育的途径及方法 279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279

二、增强学生的体质 280

三、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长 281

第十二章 班主任工作 283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283

一、班级与班级群体 283

二、班级管理 285

第二节 班集体培养 291

一、班集体概述 291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292

三、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294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296

一、班主任的概念 296

二、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 296

三、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298

四、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299

五、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300

六、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307

第十三章 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316

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概述 316

一、课外、校外教育工作的内涵 316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 318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 320

四、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321

第二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322

一、家庭教育 322

二、社会教育 325

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