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快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雅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230421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用耳朵学中医”系列丛书拓展卷中的一本。与我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相配套,以国内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大纲为基础,同时涵盖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充分体现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对各知识点的概念进行梳理,并正确、全面、简洁、规范、生动地进行表述。对于书中的知识点,先以歌诀的形式进行描述,其后对知识点涉及的内容再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诠释,加深读者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便于读者记忆。本书内容精当简洁,编排生动活泼,紧扣教材,配以同步的录音,通过歌诀、表格的归纳记忆和声音重复记忆,帮助读者快速准确记住中医药基础知识,实用性较强,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初学者使用。

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

一、整体观念 1

二、辨证论治 5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1

一、五行的概念 2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6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0

第二章 藏象学说 39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39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39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41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43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 45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慨述 46

第二节 五脏 49

一、心 49

二、肺 53

三、脾 60

四、肝 65

五、肾 69

第三节 六腑 76

一、胆 76

二、胃 78

三、小肠 79

四、大肠 81

五、膀胱 82

六、三焦 83

第四节 奇恒之腑 85

一、脑 85

二、女子胞 87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88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89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92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93

四、五脏与奇恒之府之间的关系 95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99

第一节 精 100

一、人体之精的概念 100

二、人体之精的功能 100

三、人体之精的分类 101

第二节 气 101

一、人体之气的概念 101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02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103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105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109

第三节 血 112

一、血的基本概念 112

二、血的生成 113

三、血的运行 114

四、血的功能 115

第四节 津液 116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16

二、津液的代谢 117

三、津液的功能 118

第五节 神 119

一、神的基本概念 119

二、神的生成 120

三、神的功能 121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22

一、气与血的关系 122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24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26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127

第四章 经络 131

第一节 经络学说慨述 131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131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32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35

一、十二经脉名称 135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137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40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44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45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46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146

二、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47

三、奇经八脉各自的功能 147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50

一、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50

二、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51

三、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153

四、皮部的概念、应用 154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55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55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57

第五章 病因 161

第一节 外感性致病因素 161

一、六淫 161

二、疠气 175

第二节 内伤性致病因素 176

一、七情内伤 176

二、饮食失宜 178

三、劳逸失度 178

第三节 继发性致病因素 179

一、痰饮 179

二、瘀血 181

三、结石 183

第六章 发病与病机 185

第一节 发病 185

发病的基本原理 185

第二节 基本病机 187

一、邪正盛衰 187

二、阴阳失调 196

三、气血津液失常 202

四、内生五邪 211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 219

第一节 预防 219

一、未病先防 219

二、既病防变 220

第二节 治则 221

一、正治与反治 221

二、治标与治本 223

三、扶正与祛邪 225

四、调整阴阳 227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229

六、三因制宜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