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纪实》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子富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614570
  • 页数:6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八章,配图120余幅,以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题”,形成的“两大特色”为主线,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全国第一个地区级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立建设26年来的发展成就。书中将毕节试验区在全国有影响的工作亮点,分门别类地纳入相关章节,系统展示毕节试验区与专家顾问组携手,逐步建立了开发式扶贫机制,探索了一条与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和谐、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新路。书稿兼顾毕节历史文化沿革和人文地理,以史料和政府权威统计数据和鲜活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充分展示新时代、新毕节的风采。

第一章 贫困牵动中南海 1

第一节 这是对官僚主义者的严重警告 3

一、农村改革初试锋芒 3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3

三、沉甸甸的担子 11

第二节 拉开扶贫开发序幕 16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6

二、首开扶贫先河 17

三、扶贫攻坚大决战 22

第三节 向世界庄严承诺 23

第四节 中南海的牵挂 26

一、“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26

二、不信东风唤不回 29

三、“乌蒙风骨,赫章情结” 38

四、走科学发展之路 44

第二章 改革试验探新路 63

第一节 挑战“三大难题” 65

一、生态恶性循环 66

二、人口不断膨胀 68

三、人民普遍贫困 68

第二节 建立毕节试验区 70

第三节 与专家携手探索 82

第四节 建立制度体系 88

一、智力支持制度 88

二、党派帮扶制度 89

三、统一战线参与建设制度 90

四、对口帮扶制度 90

五、试验示范制度 91

六、政策扶持制度 95

七、联席会议制度 100

八、联络联系制度 100

九、总结推进制度 101

第五节 打造试验区“浓缩版” 102

第三章 搬掉贫困“大山” 111

第一节 开发扶贫机制 113

一、规划引领机制 113

二、整县推进机制 118

三、集团帮扶机制 131

四、投融资机制 142

第二节 开发扶贫模式 148

一、产业化扶贫 148

二、劳务经济扶贫 162

三、非农产业扶贫 168

四、能人带动扶贫 188

五、社会保障扶贫 191

第三节 夯实脱贫基础 194

一、抓基础设施 194

二、抓职教 209

三、抓文化 214

四、抓医卫 214

五、抓科技 220

第四节 开放扶贫 229

一、多渠道招商 229

二、承接国际援助 231

三、争取中直机关支持 232

四、吸纳港台援助 232

第五节 精准扶贫 232

第六节 组织保障 237

第四章 重建生态系统 243

第一节 从大自然惩罚中清醒过来 245

一、陷入“三大怪圈” 246

二、确定“三大主题” 248

三、“五子登科”模式 250

四、思路决定出路 251

第二节 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 255

一、规划引领 255

二、组织领导 259

三、规划实施 260

四、科技兴林 272

五、品牌打造 275

第三节 创新生态建设机制 277

一、多元营林机制 278

二、统筹发展机制 279

三、多元投资机制 281

四、森林保护机制 282

五、组织经营机制 283

第四节 挑战“地球癌症” 283

一、构筑生态屏障 285

二、培育绿色产业 287

三、整合社会力量 287

四、实施综合治理 289

第五节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295

一、“长防”工程 295

二、“天保”工程 297

三、退耕还林工程 299

四、国际合作项目 304

第六节 水土保持示范区 309

一、“长治”工程 311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 315

三、贵毕公路大示范区 316

四、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 320

五、“十、百、千”示范工程 321

六、科技支撑 321

七、项目管理 323

八、监督执法 324

第七节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326

一、明晰集体林权 327

二、规范林权流转 327

三、建立投融资机制 329

四、推行森林保险 329

五、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330

第八节 建立生态安全体系 332

一、森林火灾防控体系 332

二、有害生物防治体系 335

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体系 337

四、林业行政执法体系 338

五、环境保护体系 339

第五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345

第一节 人地挂钩制度 348

第二节 利益导向机制 355

一、扶助计生家庭长效机制 356

二、设立计生节育奖 357

三、城镇居民独生子女户养老保障制度 357

四、“两户”子女入学就业考试“绿色通道” 358

五、少生快富养老保障行动计划 360

六、计生家庭“普惠加特惠”政策 360

七、实施扶持“五项工程” 361

第三节 计生与社会保障制度挂钩 363

一、城乡“低保”制度 363

二、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 364

三、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365

四、新农合制度 367

第四节 “双承诺、双诚信”制度 368

第五节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378

一、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378

二、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379

三、发展教育事业 381

第六节 人口计生服务体系 389

一、基础设施建设 391

二、技术队伍建设 391

三、构建优质服务载体 391

第六章 探索社会治理新路 395

第一节 三级联动视频接访制度 399

一、建立长效机制 400

二、建立排查制度 402

三、构建大接访格局 405

四、建立包案督访制度 406

五、完善动态考核制度 406

第二节 创建和谐“四区” 407

一、建立责任机制 410

二、建立工作机制 412

三、建立发展机制 414

第三节 实施“阳光工程” 417

一、建立戒毒康复长效机制 418

二、打造就业平台 419

三、拓展安置方式 419

四、重塑阳光生活 420

第四节 构筑平安网格 421

一、科学划分网格 422

二、服务阵地前移 424

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425

四、健全工作机制 426

第五节 创新“六零六好”机制 427

一、零距离解决群众所急,把困难问题处理好 428

二、零回避化解矛盾纠纷,把和谐社会构建好 429

三、零干预引导村民自治,把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好 430

四、零缝隙织牢服务网底,把基层基础夯实好 431

五、零迟延服务群众办事,把惠民政策落实好 432

六、零缺位破解发展难题,把美丽乡村建设好 433

第六节 “三关爱”行动 434

一、建设“老少共融之家” 434

二、设立“微笑小屋” 435

三、建立青少年保护中心 440

四、重性精神病患者服务管理 441

五、建立救助帮扶长效机制 443

第七章 多党合作典范 447

第一节 增强政治互信 449

一、探索新路历程 449

二、接通“天地线” 457

三、成功范例 461

第二节 整合智力资源 465

一、顶层设计 465

二、建言献策 468

三、智力支持 472

四、挂职指导 481

第三节 试验区工作制度 484

一、联系小组 484

二、领导小组 484

三、联席会议制度 485

四、工作机制成效 489

第四节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494

一、争取重大项目立项 494

二、协助引进示范带动项目 499

三、协助培育产业集群 501

四、帮扶解决民生难题 503

第五节 山海携手 511

一、智力帮扶 512

二、助医助学 513

三、同心·彩虹行动 515

四、百企帮百村 516

第六节 创新“同心工程” 518

一、“同心工程”品牌 518

二、“同心工程”机制 522

三、“同心工程”模式 523

四、“同心工程”成效 528

五、“同心工程”意义 529

第八章 迈向新征程 533

第一节 战略举措 535

第二节 与时俱进 544

一、解决温饱 546

二、扶贫攻坚 548

三、西电东送 549

四、跳跃前进 550

五、“十破十立” 553

第三节 锐意改革 555

一、健全服务体系 555

二、园区化承载 559

三、“一体化”开发 564

四、“三化”互动 571

第四节 实现跨越 581

一、量变到质变 581

二、跻身“金三角” 581

三、自加压力 582

四、推进“双领先” 585

五、创新“毕节经验” 586

第五节 构筑“精神高地” 590

一、构建大宣传格局 591

二、创新农民讲师团基层理论宣传载体 591

三、推进大外宣 传递正能量 593

四、创建“百千万”工程 597

五、夯实文化基础 598

第六节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600

一、强化基层班子建设 600

二、建设发展型党组织 608

三、建立“双考双评双挂钩”机制 613

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615

五、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622

六、扎紧反腐“篱笆墙” 626

第七节 新的使命 635

一、中央关怀 635

二、后发赶超 638

后记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