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道教戒律规范的起源和初步形成 20
一 道教戒律规范溯源 21
(一)先秦宗法性国家宗教的禁戒规范 21
(二)世俗的国家政令形式 28
二 汉末道教戒律规范的形成过程 36
(一)汉代儒家“神道设教”的实践和谶纬神学的形成 37
(二)从谶纬神学的“天戒”到《太平经》的“天诫” 44
(三)汉末民间道教戒律规范与《太平经》“天诫”的渊源关系 58
(四)道教戒律规范的初步形成 72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的经典文献 86
一 概述 86
二 天师道“清整运动”及其所造戒律规范文献 91
(一)《大道家令戒》和《阳平治》 91
(二)《女青鬼律》 96
(三)《老君说一百八十戒》 106
(四)《老君音诵诫经》 117
(五)《陆先生道门科略》 125
(六)其他 127
三 晋宋时期三洞经书中的戒律规范文献 131
(一)《洞神经》所属戒律规范类文献 131
(二)《灵宝经》所属戒律规范类文献 135
(三)《上清经》所属戒律规范类文献 146
四 南北朝中后期的戒律规范文献 159
(一)《四极明科》和《智慧观身大戒文》 160
(二)《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 167
(三)《太上老君戒经》 171
(四)高玄派《戒文》 174
(五)其他 17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对儒道释思想的融摄 183
一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对儒家伦理的融摄 184
(一)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道教的影响 184
(二)天师道戒律规范对儒家伦理的融摄 190
(三)洞神派戒律规范对儒家伦理的融摄 196
(四)灵宝派戒律规范对儒家伦理的融摄 202
(五)上清派戒律规范对儒家伦理的融摄 205
二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对道家思想的融摄 207
(一)魏晋南北朝道教与道家的关系 207
(二)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对道家思想的融摄 216
三 佛教对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的重大影响 231
(一)佛教小乘戒对道教戒律规范的影响 231
(二)大乘菩萨戒对道教戒律规范的影响 243
(三)大乘“愿念”在道教戒律规范中的体现 249
(四)“因缘”观念在道教戒律规范中的体现 252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基本原理和实际持行状况 257
一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258
(一)“道诫”的条文化 258
(二)“道律”的形成 262
(三)上清派“科”、“律”的融合趋势 273
(四)洞神派的“禁”、“戒”之分和趋合 275
(五)灵宝派“科”、“戒”、“律”的融合和“戒律”部类的形成 278
二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的基本原理 286
(一)戒律规范的受持功德 286
(二)戒业与“仙真”位秩 294
(三)戒法的“止”、“行”之分和“以无戒为戒”思想的出现 300
(四)科律的罪与罚 306
(五)戒律的授度、持奉与舍弃 318
三 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的实际持行状况 329
(一)魏晋时期道教戒律规范的实际持行状况 330
(二)南北朝时期道教戒律规范的实际持行状况 336
结语 352
参考文献 361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