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亲情友爱灯引路 3
家事琐记 3
老城旧物有新趣 57
小巷深处叫卖声 62
三十八年前解放路的一次拆建 65
那时太原的绝活 67
半个世纪前的西米市“自由市场”(外一篇) 69
听于光远讲大课 72
我的两位高中老师 74
难忘良师益友情 78
铜像无语 见证传奇——雕塑家段联奎先生生前身后事 80
同窗情难忘 85
第二辑 万里时空笔未停 91
并州有宝待开发(外二篇) 91
发扬太阳村精神 97
珍惜文化遗产也是保家卫国 100
三到大寨 102
但愿再来心如镜——再登五台山有感 107
给老爸打工 110
出行开始受批评 112
八旬老太勤读书 115
静谧的城市 117
这里的市场静悄悄 120
“达摩克利斯剑”下 123
旅游带上职业课题 127
“三克油”,波士顿 129
四季冷暖总相宜 131
普通人的纪念碑 134
不用怕出门 136
在波士顿逛市场 142
波士顿的体育热和读书热 149
方便不方便 153
不能因私废法 155
留意之事无须多,“有用”“无用”看得开 157
自顾自怜者不妨走出去看看 160
木屑的联想(外一篇) 163
受礼有学问 166
今日得宽余 168
冷静看待“边缘人” 老龄并非负效应 170
闹市里的冰上乐园 173
第三辑 读书难忘明进退 177
“星星之火”照亮我们的“听书”路——读《星火燎原》有感 177
怀念太原旧书店 乐在南宫守地摊 180
《辞海》助我四十秋 185
《学习》:相伴终生 惠泽三代 187
藏书难长久 189
看看母鸡怎样下蛋——一种读书的方法 191
第四辑 创业谨记正言行 197
一个甲子的文学梦 197
关帝庙里读书忙 219
十二中的回忆 221
菜根鲜 炒豆香 223
整修“西海子” 225
少年不识愁滋味 227
那是咱们的后花园 234
偷着读书的日子 237
五十五年前那场大火 239
撬杠就是咱的水火棍 241
真是撬杠惹的祸 245
军训拉练忆往 247
咱们工人有力量 250
第一次业务培训 253
重操旧业 再试牛刀 257
去北京上大学 260
在波士顿探亲 263
第五辑 探究经济接地气 277
读“经典”与学“经济” 277
应该重视非工资收入的统计 279
换个思路想事情 283
为什么伤心总是难免的 285
近代中国生产布局中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288
阎锡山与同蒲路的资源配置 294
中国古代经营管理范例评析 301
商品流通企业的十种经营风险 305
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机会的选择 309
第六辑 问学管理赖人心 315
企业精神是无形的管理方式 315
谨防商贸企业文化建设步入误区 318
服饰细节与文化差异 324
指导竞争的“尚方宝剑” 327
我看“将军论” 329
这道“门”堵住了谁的路 332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34
民意测验的作用有限 336
从木材加工来看物资部门自办加工企业在布局上的规定性和社会经济效益问题 339
物资仓库布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45
人弃我取 无中生有 349
算了才知道——钢铁物流挖潜改造大有可为 352
第七辑 三尺讲台视野阔 359
教育公平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 359
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务之急 362
好事谁来办 364
外语何时不再成为“敲门砖” 366
权借他山一片石 368
万里远足苦亦甜 371
闲话创新性学习 374
打破围墙的“封闭” 376
合力保护生态环境 378
小Party折射教育理念差距 380
“小题大做”还须“无微不至” 382
釜底抽薪加换位思考方能彻底减负 384
从不敢作弊到懒得作弊 387
职校生为什么会成为“滞销生” 389
学习怎样当家长 392
无为而治 不扶自直 396
教师节的主角应该是教师 403
如此上学不如弃学 405
做教育孩子的有心人 407
政治课和作文课“联营”必出大效应 410
高职课堂教学中资源整合的尝试——《西方经济学及其应用》的产生 415
浅谈政治课学习中的误区 418
关于改进学习方法的几个问题 424
第八辑 习文嚼字乐其中讲求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方法 457
说说学语文的事 460
由近及远 从点到面——学国学须善待乡土资源 464
花开花落由它去 468
吉祥数字的二重性 470
借得东风任剪裁——浅谈议论文的写作 472
后记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