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草地质量及其监测指标 1
第一节 草地质量 1
一、草地质量 1
二、草地等级 2
三、草地基况和草地健康 3
第二节 草地植被指标 10
一、生物多样性 10
二、植物学组成和经济类群 16
三、植物功能群 16
四、群落垂直结构 18
五、物种优势度 19
六、叶面积指数 19
七、光能转化率 21
八、净初级生产力 21
第三节 草地土壤指标 25
一、土壤酸碱度 25
二、土壤容重 25
三、土壤水分含量 26
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 26
五、土壤有机质 28
六、土壤有机碳 29
七、土壤酶及其活性 30
第四节 草地承载力指标 31
一、草地适宜利用率 31
二、载畜量及其表示方法 32
三、草地合理载畜量计算 34
四、家畜日采食量 35
五、畜产品单位 36
第二章 植被监测的光谱分析技术 38
第一节 高光谱分析技术 38
一、植物反射光谱特征 39
二、高光谱分析技术和方法 41
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特点 45
第二节 高光谱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46
一、植被生物量估测 46
二、植被叶面积指数估测 49
三、植物营养成分含量预测 49
四、植被色素含量预测 51
五、水分监测 52
六、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53
第三节 高光谱分析技术在草地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53
一、影响草地反射光谱特征的因素 54
二、草地生物量监测 55
三、草坪水肥状况监测 55
四、草坪外观质量评价 60
五、草地(坪)有害生物监测 61
六、其他胁迫 62
第三章 天然草地质量监测 64
第一节 草地植物多样性 64
一、中国草地特有植物 64
二、中国草地珍稀濒危植物 68
三、物种多样性 69
第二节 牧草经济产量和草地生物学产量 72
一、牧草经济产量 72
二、草地生物学产量 72
三、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测定 73
四、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 74
五、研究实例——落盘式测产法 77
第三节 地下净初级产量 80
一、地下部分取样方法 80
二、根系处理技术 80
三、全群落净初级产量的估测 81
四、净营养物质产量的计算 82
五、研究实例 82
第四节 草地植物功能群 83
一、植物功能群及其划分方法 83
二、植物功能群与群落稳定性 85
三、植物功能群与群落生产力 85
第五节 草地中间生产力和最终生产力 86
一、中间生产力 86
二、最终生产力 87
第六节 土壤指标 87
一、理化指标 87
二、土壤呼吸和碳固持 88
第七节 草地健康评价 89
一、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89
二、天然草地退化、沙化和盐渍化分级指标 91
第四章 人工饲用草地质量监测 94
第一节 人工草地发展趋势 94
第二节 地上生物量 95
一、研究实例A——测产仪估测法 96
二、研究实例B——光谱参数估测法 98
第三节 牧草饲用价值 101
一、营养组成 101
二、适口性和消化率 103
第四节 牧草病害研究实例 104
一、三种牧草的发病情况 104
二、东非狼尾草致病性测定 105
三、非洲狗尾草和甜高粱致病性测定 106
第五节 植物学组成 107
一、干重排序法 107
二、研究应用实例 108
第六节 人工草地的利用率和载畜量 109
一、人工草地利用方式 109
二、利用率和载畜量 110
三、研究实例 111
第五章 人工坪用草地监测 113
第一节 草坪色泽 113
一、草坪色泽评价方法 113
二、研究实例——同色异谱现象 114
三、研究实例——色泽光谱指数 122
四、研究实例——草坪草色泽调控 124
第二节 氮素胁迫和水分胁迫 126
一、植物对氮素胁迫的光谱响应 126
二、坪用植物对氮素及水分胁迫的光谱响应 127
三、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130
第三节 草坪病虫害 132
一、草坪病虫害及其表现 132
二、草坪常见病害 133
三、草坪病虫害遥感监测机理 136
四、光谱分析技术在草坪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38
第六章 草地质量调控及其科学原理 144
第一节 系统原理和草业系统工程 144
一、系统的定义及类型 144
二、系统的特性 145
三、草地畜牧业的系统性表现 147
四、草业系统工程 147
第二节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149
一、草地农业 149
二、草地农业发展历史 150
三、草地农业的特点 150
四、营养体农业 154
五、草地农业与传统农业 155
第三节 中度干扰假说 159
一、干扰及其作用 159
二、干扰与群落稳定性 159
第四节 冗余理论 160
一、冗余理论及其含义 160
二、冗余结构与群落演替 163
三、冗余结构与群落稳定性 164
第五节 生态位理论 165
一、生态位理论 165
二、中性理论和随机生态位理论 167
第六节 临界阈值理论和资源比率假说 168
一、临界阈值理论 168
二、资源比率假说 169
第七节 恢复生态学与生物补偿生长 169
一、恢复生态学与草地调控 169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调控 173
三、生物补偿生长 173
第八节 草地质量调控及其原则 175
一、时间镶嵌原则 175
二、空间扩展原则 176
三、种间搭配原则 176
四、物质能量流畅原则 177
五、科学管理原则 177
第七章 草地播种调控和水肥调控 179
第一节 草种及其组合调控 179
一、适宜播种量 179
二、牧草混播技术 180
三、国内外常用牧草混播组合 183
四、保护播种和寄籽播种 184
第二节 研究应用实例——云南亚热带混播草地 185
一、亚热带多年生人工草地 185
二、亚热带冬闲田人工草地 187
三、亚热带饲用作物—牧草轮作 189
第三节 草地灌溉和排水 190
一、草地灌溉的水源 191
二、草地灌溉方法 192
三、草地灌溉制度 193
第四节 施肥调控 194
一、施肥的基本原理 194
二、有机肥及其作用 195
三、草地施肥 199
四、酸性土壤和酸化草地改良 202
第五节 研究应用实例——澳大利亚酸化草地治理 206
一、试验区概况和试验设计 206
二、试验结果 207
第八章 草地封育调控和补播调控 210
第一节 封育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211
一、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211
二、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优势度 214
第二节 封育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215
一、土壤理化性状 215
二、土壤碳固持 216
三、土壤呼吸 216
四、土壤酶活性 217
五、土壤微生物 217
第三节 研究应用实例——退化亚高山草甸封育及其效果 218
一、自然条件概况和草地状况 218
二、草地植物生物量 219
三、草地植物功能群 221
四、土壤容重和土壤水分 222
五、土壤有机质 224
六、草地恢复质量的综合评价 224
第四节 草地补播调控 226
一、草地补播 226
二、补播的作用 228
第九章 草地有害生物防控 229
第一节 牧草病虫鼠害 229
第二节 有毒有害植物 230
一、草地有毒有害植物 230
二、毒害草的防控 232
第三节 综合防治措施 234
一、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牧草病虫害 234
二、多途径开发利用草地毒害草 235
第四节 紫茎泽兰综合防控技术 236
一、生物学特征 236
二、对畜牧业的危害 236
三、多途径开发利用 236
第十章 草畜供求平衡调控 238
第一节 放牧技术及其调控 238
一、合理放牧及其意义 238
二、连续放牧 240
三、划区轮牧 240
四、其他放牧方式 242
第二节 季节畜牧业 247
一、放牧与舍饲结合 247
二、草地农业系统耦合及其应用 249
第三节 草产品加工贮存 251
一、青干草质量 251
二、牧草裹包青贮 254
第四节 饲草全年供青技术 255
一、草地刈牧兼用 255
二、青饲轮供 256
三、互补性饲草生产 256
四、放牧结合补饲 256
五、TMR技术 257
第五节 研究应用实例——人工饲草奶牛系统 258
一、饲草种植模式 258
二、奶牛四季供青模式 270
三、饲草奶牛供求调控模式 271
第十一章 草地资源利用途径调控 274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 274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 275
一、草地饲用植物 276
二、草地动物和微生物 276
三、牧草—昆虫—经济效益 277
四、其他经济价值 278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279
第四节 草地生态系统利用途径创新 281
一、制度创新 281
二、观念创新 282
三、技术创新 304
四、投资创新 310
五、草牧业与粮改饲 311
第十二章 云南的草地质量与草牧业 313
第一节 草地畜牧业资源 313
一、草地资源 313
二、云南主要栽培牧草 315
三、草食畜禽资源 341
第二节 云南草牧业及其潜力 342
一、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畜牧业 344
二、云南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6
三、云南发展草牧业的战略意义 347
第三节 研究应用实例——滇西北社区草地共管 351
一、草地共管及其在国外研究进展 351
二、草地共管在国内的研究应用进展 352
三、云南香格里拉草地共管经验介绍 352
第十三章 西藏的草地质量与草牧业 356
第一节 草地畜牧业资源 356
一、草地资源 356
二、适宜种植的优良牧草和饲用作物 361
三、草食畜禽资源 367
第二节 西藏草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潜力 369
一、发展草牧业的必要性 369
二、草牧业发展潜力分析 374
三、草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79
第三节 研究应用实例——西藏草牧业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381
一、西藏农牧民贫困现状及特征 381
二、科技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 382
三、吉纳村草牧业科技扶贫模式创新 383
四、西藏草牧业科技精准扶贫建议 387
参考文献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