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籍专家介绍与忆述 1
黎炳南小传 管丽芳 1
略论“治疗必求于本” 黎炳南 4
咳喘治法 黎炳南 11
痌瘝在抱 德术兼备 黎世明 15
黎炳南教授临床经验 管丽芳 21
杏林春满 李长天 35
何处飘来橘井香 黄亦良 35
黎炳南主要论著目录 志人 36
烽火岁月 38
东征日志(下) 钟启河 38
经济纵横 65
宋代惠州经济生产概况 何志成 65
文史动态 77
本刊改名启事 本刊编辑部 77
惠州“八婆” 杨维俭 78
民国惠州的“做会” 张焕棠 林慧文 86
惠城之最 88
人口之最(一) 林良惠 88
旧时商家的“做会” 蓝天照 89
一台药机救活一间企业 李苏 92
新志掠影 105
《惠州市规划志》推介 志人 105
70年代的惠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 叶岱夫 106
惠州电力工业发展简史 林宽 110
惠州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质供应 吴丽娟 张焕棠 117
人口之最(二) 林良惠 121
惠州民用燃料小史 林宽 122
饲养三黄胡须鸡的一次试验 李礼正 130
明代石岗陂 范振初 134
人口之最(三) 林良惠 135
口号与惠州历史(上) 陈宝石 136
政治万象 136
《惠州市公用事业志》推介 志人 147
回忆机关工作中领导与同志的深情关爱 曾朝明 148
我在“文革”中的支左经历 叶腾芳 151
坎坷年代 151
惠州“文革”轶事(一) 刘胜来 156
错在哪里?——“文革”回忆片断 王冲 163
难忘的春节 叶腾芳 168
人口之最(四) 林良惠 170
惠州古渡头下的历史沉积物(二) 李作华 171
文苑教坛 171
惠州书画源远流长——喜读《惠州志·艺文卷》 黄澄钦 177
《惠州志·艺文卷》出版 181
惠师白红社与白红剧团 苗庆庚 182
记惠州“推普”历程 罗建同 186
重修万兴巷碑 王宏宇 191
王映楼的一副对联 蓝天照 192
惠州风俗图 黄澄钦 193
鹅城风情 193
民国惠州的“文明婚” 张焕棠 朱思敏 203
《惠州市移民志》推介 志人 205
斗鸡 陈甫 206
人口之最(五) 林良惠 208
斗鸟 谭山宜 209
斗茶 苏定明 213
解放前惠州的社交礼仪 杨维俭 218
惠州话中的“鸟” 陈甫 225
惠州民间节令谣 叶伟强 227
喊惊 叶伟强 231
猜谜逗乐,益智增知 叶伟强 235
《惠州西湖志》第八卷新旧版粗校 吴定球 238
惠州文史研究 238
宋明理学在惠州的兴起和衰落 何志成 265
人口之最(六) 林良惠 278
解读“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梁大和 陈甫 279
苏东坡在惠两献犀带 梁大和 陈甫 282
《惠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志》推介 志人 283
苏东坡游大云寺在何处? 梁大和 陈甫 284
《惠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志》推介 志人 285
对《苏东坡:为惠州文化点晴》一文的几点辨析 陈甫 梁大和 苗庆庚 林晓燕 286
惠州史志补正八则 何志成 293
文教之家 书香之家——惠州市环城西路蓝家侧记 蓝天照 308
名门世家 308
陈培基教育世家 叶伟强 梁大和 李振庭 林宽 苗庆庚 314
《惠州市人口志》推介 志人 317
惠州“杀人王”张光琼二三事 杨维俭 318
人物春秋 318
张友仁乐助接收儿童教养院 蓝天照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