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编 13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源头 13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13
第二节 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 15
第三节 书面作品的雏形 23
第二章 《诗经》 29
第一节 《诗经》的结集与流传 29
第二节 《风》、《雅》、《颂》 31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 37
第三章 先秦散文与《庄子》 43
第一节 先秦散文的兴起 43
第二节 《论语》《孟子》 49
第三节 《庄子》 55
第四节 《荀子》《韩非子》 61
第五节 《左传》《战国策》 67
第四章 屈原与楚辞 76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 76
第二节 屈原 78
第三节 《离骚》 80
第四节 《九章》、《九歌》及其他 85
第五节 宋玉辞赋 91
第五章 秦与汉初文学 96
第一节 秦文学与李斯 96
第二节 汉初文学 99
第三节 贾谊及其散文 102
第四节 晁错及其散文 105
第一节 赋体文学的起源与演变 108
第六章 汉赋 108
第二节 枚乘和《七发》 111
第三节 司马相如和汉大赋 114
第四节 抒情小赋和其他赋作 118
第七章 汉代诗歌 123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汉代诗歌创作 123
第二节 乐府诗中的汉代社会 125
第三节 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特征 130
第四节 《焦仲卿妻》 133
第五节 汉代文人五言诗和《古诗十九首》 136
第八章 史传文学 142
第一节 从历史散文到史传文学 142
第二节 司马迁和《史记》的创作 144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特征和价值 147
第四节 班固和《汉书》 154
第五节 史传文学的流风馀韵 157
第九章 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 163
第一节 曹操和曹丕 163
第二节 曹植 168
第三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 172
第四节 阮籍、嵇康和正始诗歌 178
第十章 两晋诗歌 185
第一节 陆机、潘岳和太康诗歌 185
第二节 左思、刘琨和郭璞 189
第三节 玄言诗和佛理诗 196
第十一章 陶渊明 205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精神世界 205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诗文 210
第三节 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渊源与影响 218
第十二章 南北朝诗歌 224
第一节 谢灵运和鲍照 224
第二节 沈约、谢眺和永明体 228
第三节 江淹与模拟诗 233
第四节 庾信及北朝文人诗 234
第五节 梁陈诗歌和宫体诗 238
第六节 南北朝民歌 243
第十三章 魏晋南北朝骈文、辞赋和散文 25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骈文 25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 255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散文 258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 265
第十四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265
第二节 《搜神记》和志怪小说 267
第三节 《世说新语》和志人小说 270
第十五章 初唐诗歌 275
第一节 从“上官体”到沈佺期、宋之问 275
第二节 四杰、刘希夷、张若虚 281
第三节 王绩与陈子昂 287
第十六章 盛唐诗歌 292
第一节 开元、天宝诗坛群星 292
第二节 王维、孟浩然 296
第三节 高适、岑参 303
第四节 王昌龄、李颀 310
第十七章 李白 316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与个性 316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诗、歌行与绝句 319
第三节 李白诗的主观性与清雄奔放的风格 326
第十八章 杜甫 333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与性格 333
第二节 杜甫的新题乐府与律诗 338
第三节 杜诗“诗史”性质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344
第十九章 中唐诗歌 350
第一节 刘长卿、韦应物 350
第二节 孟郊、韩愈 354
第三节 李贺 359
第四节 白居易、元稹与新乐府诗 364
第五节 刘禹锡、柳宗元 369
第二十章 晚唐诗歌 375
第一节 杜牧 375
第二节 李商隐 379
第三节 晚唐其他诗人 385
第二十一章 唐代的散文革新 390
第一节 韩、柳之前的文体文风变革 390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393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398
第四节 晚唐的小品文 402
第二十二章 唐代的传奇与变文 405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与发展 405
第二节 中唐时期的爱情传奇 410
第三节 唐代的变文 417
第二十三章 晚唐五代词 421
第一节 词的音乐背景与早期形态 421
第二节 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 425
第三节 李煜与南唐词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