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1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取向 2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3
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8
五、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10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11
一、行为主义理论 11
二、精神分析理论 14
三、社会认知理论 15
四、符号互动理论 17
五、社会交换理论 18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0
一、研究类型 20
二、资料收集方法 21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23
第二章 社会化 25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26
一、社会化的概念 26
二、社会化与个性化 27
三、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28
第二节 社会化的理论 29
一、社会角色理论 29
二、社会比较理论 30
三、认知发展理论 32
四、社会学习理论 34
五、精神分析理论 36
六、亚社会认同理论 37
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37
一、遗传因素 38
二、家庭 38
三、学校 40
四、同辈群体 41
五、工作单位 42
六、社会文化 42
七、大众传媒 43
第四节 组织社会化 44
一、组织社会化的概念 44
二、组织社会化的内容 44
三、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45
四、组织社会化策略 47
第三章 社会认知 51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内容和特点 52
一、社会认知的具体内容 52
二、社会认知的特点 57
三、社会认知图式 59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和效应 60
一、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60
二、社会认知的若干效应 61
第三节 社会认知归因 63
一、归因概述 63
二、海德的归因理论 64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66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 67
五、维纳的归因理论 67
六、归因的其他相关研究 68
第四节 内隐社会认知 69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缘起 69
二、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 70
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 70
四、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 73
第四章 社会中的自我 74
第一节 自我概念 74
一、自我概念的内涵及功能 74
二、自我概念的结构 77
三、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观 78
四、影响自我概念的社会因素 80
第二节 自我作用 83
一、自我效能感 83
二、习得无助与自我决定 83
三、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85
第三节 自我服务偏见 88
一、自我服务偏见概述 88
二、自我服务偏见的具体表现 89
三、自我服务偏见的适应性与不良适应 90
第四节 自我美化 91
一、自我美化的概念 91
二、自我美化的策略 92
三、自我美化与社会适应 94
第五节 自我决定理论 95
一、自我决定理论概述 95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应用 97
三、自我决定理论述评 99
附录 自我测评计分与评价 101
第五章 社会态度与偏见 102
第一节 态度概述 103
一、态度的定义和结构 103
二、态度的功能 104
三、态度与行为 105
第二节 态度的测量 107
一、态度的直接测量技术 108
二、态度的间接测量技术 110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11
一、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111
二、态度的改变途径及睡眠者效应 118
第四节 偏见 122
一、常见的偏见 122
二、偏见产生的原因 123
三、如何消除偏见 127
第六章 人际沟通 131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131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和特点 131
二、人际沟通的工具 132
三、人际沟通的功能 134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35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理论 138
一、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138
二、自我呈现理论 141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 142
一、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142
二、人际沟通的障碍 143
附录自我测评计分与评价 146
第七章 人际关系 147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148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48
二、人类关系的类型 148
三、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48
四、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 149
五、华人社会的人际关系 150
第二节 人际吸引与排斥 151
一、人际吸引过程分析 151
二、人际关系的深度 152
三、人际交往的动机 153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55
第三节 亲密关系 158
一、依恋 158
二、爱情 159
三、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 159
四、个体性心理的发展 161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与调适 163
一、人际关系的测量 163
二、人际关系的调适 167
附录 自我测评计分与评价 169
第八章 亲社会行为 170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理论 171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171
二、亲社会行为的层次 171
三、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72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74
一、受助者的因素 174
二、助人者的因素 175
三、情境因素 179
四、社会文化 181
第三节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82
一、减少模糊性提高公众责任心 183
二、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183
三、建立奖惩机制,强化助人行为发生 184
四、学习有效的助人技能 184
五、人格塑造和价值观教育 184
第四节 职场亲社会行为 184
一、职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184
二、职场亲社会行为的维度 185
三、职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87
四、促进职场亲社会行为 187
第九章 攻击行为 189
第一节 攻击行为及其原因 190
一、什么是攻击行为 190
二、攻击行为的类型 190
三、攻击行为的理论 191
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196
一、影响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 196
二、影响攻击行为的情境因素 198
三、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体因素 199
第三节 攻击行为的预防及控制 201
一、社会公平的建立 201
二、加强法制惩戒 201
三、宣泄 201
四、移情能力的培养 202
五、成熟个性的培养 202
第四节 日常攻击行为 203
一、家庭暴力 203
二、校园欺负行为 205
三、职场攻击行为 206
第十章 合作、竞争与冲突 210
第一节 合作与竞争概述 211
一、合作与竞争的含义 211
二、合作与竞争的理论 212
三、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 214
四、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 215
第二节 冲突及其影响因素 217
一、冲突的含义和分类 217
二、冲突的作用 218
三、冲突的原因 219
第三节 冲突的解决 222
一、如何实现冲突解决 222
二、社会冲突的和解 225
第十一章 从众、服从和依从 229
第一节 从众 229
一、从众的概念 229
二、从众的经典研究 230
三、从众的类型 232
四、从众的原因 233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234
第二节 服从 237
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 237
二、服从的原因 238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 239
第三节 依从 242
一、依从的定义 242
二、依据“一致”原则的依从策略 242
三、依据“互惠”原则的依从策略 244
四、依从诱导的其他策略 245
五、逆反心理及其避免 246
第十二章 群体行为 248
第一节 群体及群体关系 248
一、群体的特点和类型 248
二、群体的形成 250
三、群体凝聚力 251
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252
一、社会助长 252
二、社会惰化 257
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259
一、冒险转移 259
二、群体极化 260
三、群体思维 262
第四节 去个性化与集群行为 264
一、集群行为 264
二、去个性化 266
第十三章 心理压力及其应对 271
第一节 心理压力概述 272
一、什么是压力 272
二、压力源 273
三、压力感 275
第二节 工作压力 276
一、工作压力的定义 276
二、职业倦怠 277
三、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277
四、工作压力的来源 277
五、工作压力的测量 280
第三节 压力应对 281
一、健康与压力应对 281
二、员工帮助计划的内涵及作用 283
三、员工帮助计划实施模式和过程 283
四、个体的全面压力管理 286
附录自我测评计分与评价 290
第十四章 领导行为 291
第一节 传统领导理论 292
一、领导特质理论 292
二、领导行为理论 293
三、领导权变理论 294
第二节 现代领导理论 295
一、魅力型领导理论 296
二、交易型领导理论 297
三、变革型领导理论 298
四、家长式领导理论 301
第三节 女性领导 302
一、男女性格和领导方式差异的研究 303
二、女性领导的优势研究 303
三、女性领导的职场障碍 304
第十五章 社会心理与经济行为 307
第一节 消费心理 308
一、消费需要 308
二、消费决策 310
三、顾客消费忠诚 311
四、影响消费行为的社会性因素 313
第二节 财富与幸福感 315
一、幸福感概述 316
二、幸福悖论——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 318
三、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理论 319
四、财富与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319
第三节 物质主义 320
一、物质主义的概念和结构 321
二、物质主义的影响因素 322
三、物质主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26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