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大事记 1
目录 1
第二编 地理志 29
第一章 地理位置、沿革、区划 29
第一节 位置 29
第二节 沿革 29
第三节 区划 29
第二章 自然 30
第一节 地形、地貌、地质 30
第二节 气象 31
第三节 灾害 31
第四节 资源 32
第五节 河流 33
第三章 人口 34
第一节 人口构成 34
第三节 人口密度 35
第二节 人口增长 35
第三编 经济志 37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改革 37
第一节 概述 37
第二节 减租减息 37
第三节 土地改革 38
第四节 合作化运动………………………………第二章 农业 40
第一节 概述 40
第二节 服务机构——农技站 40
第三节 科学种田 41
第四节 农田水利 41
第三章 林业 47
第一节 林业概况 47
第二节 枣粮间作 47
第一节 家畜 49
第二节 家禽 49
第四章 畜牧养殖业 49
第三节 兽医站 50
第四节 水产 52
第五章 工业 53
第一节 解放前工业概况 53
第二节 解放后的工业及其发展 53
第三节 交通管理 62
第二节 交通工具 62
第一节 公路 62
第六章 交通 62
第七章 邮电 64
第一节 建国前的邮电概况 64
第二节 建国后邮电事业的发展 64
第八章 建设 66
第一节 乡驻地建设 66
第二节 建筑队伍 66
第一节 解放前的商业概况 68
第九章 商业 68
第三节 解放后商业的变化和发展 69
第三节 南河供销社的变迁及规模 70
第十章 粮食 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6
第二节 粮食的购销 77
第三节 粮食加工 77
第十一章 金融 79
第一节 解放前的金融 79
第二节 解放后的金融 79
第十二章 税务 81
第一节 解放前的税务 81
第二节 解放后的税务 81
第十三章 工商所 83
第四编 政治志 85
第一章 党群团体 85
第一节 本区共产党组织发展概况 85
第二节 共青团 125
第三节 国民党、三青团 127
第四节 群众组织 128
第二章 政权 134
第一节 政权沿革 13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136
第三节 区(乡、社)组织系统 137
第四节 政法 145
第三章 共产党领导的历次政治运动 153
第一节 抗美援朝 153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153
第三节 贯彻婚姻法 154
第四节 粮食统购统销 154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55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55
第七节 整风反右斗争 156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 157
第九节 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158
第五编 军事志 161
第一章 人武部 161
第一节 兵役制度 161
第二章 民兵 165
第一节 广大民兵踊跃参军参战 165
第二节 民兵支前一例——陈毅担架连 166
第三节 全民皆兵 167
第三章 重大兵事记述 169
第四章 敌伪罪行录 174
第六编 文教 卫生 体育 广播 177
第一章 文化艺术 177
第一节 建国前 177
第二节 建国后文艺的发展 180
第二章 教育 184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184
第二节 解放前的教育概况 185
第三节 建国后教育的发展 188
第四节 教育经费 192
第三章 医疗卫生 211
第一节 解放前卫生事业的概况 211
第二节 解放后卫生事业的发展 212
第四章 体育 217
第一节 体育运动 217
第二节 体育成绩 218
第七编 风土志 219
第一章 风俗习惯 219
第一节 衣食住行 219
第二节 婚、丧礼俗 220
第三节 喜庆忌日 221
第四节 时令节日 221
第五节 流弊恶习 222
第一节 殡改 223
第二节 男女平等 223
第二章 社会新风 223
第三章 方言 224
第一节 方言词语 224
第二节 俗语、谚语、歇后语 227
第八编 人物志 233
第一章 革命烈士 233
第二章 革命人物 253
第一节 人物传记 253
第二节 党政军县团级以上干部名录 257
第三节 文教、卫生、科技界有技术职称人员名录 269
第四节 中教五级以上教育工作者一览表 273
第五节 获省厅三十年以上教龄《荣誉证书》一览表 273
第三章 旅居台、港、澳及国外侨胞一览表 277
第四章 出席省以上先进代表会议名录 278
第五章 建国前后大专院校学生名录 280
第六章 古代人物 292
第七章 另册人物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