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1.如此踏上记者路 2
2.第一篇文章:解剖自己 5
3.从“一二三”起步 12
4.到知识的海洋里学游泳 17
5.张爱萍将军教我写文章 21
6.难以忘怀的两位启蒙老师 25
7.立了大功的“战备包” 31
8.取之不尽的“档案袋” 35
9.三人会审祖孙三代 38
10.选择战地最佳采访位置 46
11.“三不政策”帮我渡过政治关 57
12.追踪采访王自重击落美制“响尾蛇”空空导弹 66
13.“闯关”秘诀 72
14.“偷梁换柱”再闯关 78
15.“四清”的得与失 86
16.对入侵者应该坚决地打 91
17.五访西沙群岛 96
18.追踪采访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 106
19.三次顺访战斗英雄麦贤得 110
20.“靠边站”的意外收获 116
21.为肖德万说句公道话 123
22.学会在“刀尖上”跳舞 127
23.唐山,快!快!快! 134
24.创作当代海军史文艺丛书的动因 139
25.西太平洋远航归来受审查 146
26.一个台湾研究所的诞生 161
27.为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呐喊 168
28.逆流中诞生的英雄集体纪实文学系列丛书 176
29.海上机动编队随行记 184
30.南太平洋捕捉“瞬间”辉煌 189
31.为安立群澄清是非 195
32.事关党和国家的存亡 199
33.扼杀不了的《军港之夜》及流行歌曲 205
34.一个“伟大典范”的发掘 210
35.难产的长篇纪实文学《大洋深处》 220
36.发掘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 227
37.一位大首长的“批示”所引起的思考 241
38.随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海南纪事 247
39.雨访战斗英雄舒积成 254
40.首次随核潜艇巡航 264
41.第一次“触电”:大型彩色艺术片《威镇海疆》获得成功 276
42.《人民日报》指名改写通讯《卜风刚——一个幸存者的追求》 279
43.这种“奉命文章”值得写 286
44.为举义将士树碑立传 300
45.探望中国海缆通信事业主创人曾达人 309
46.夜访优秀海上指挥员张逸民 317
47.为游击队长毛泽建烈士写传 334
48.接到离休命令之后 343
49.无处受理的冤案 352
50.为党的“六大”代表朱松寿烈士写传 360
51.书赠亡友陈雪江 367
52.人民海军纪实丛书出版始末 378
53.为主创海洋观教育体系的干焱平鸣不平 381
54.第二次“触电”:电视连续剧《海军故事》突撞西墙 389
55.第三次“触电”:电视连续剧《倚天长剑》精品有望 395
56.获得一等奖以后的喜与忧 403
57.名人辞典何其多 407
58.采写中篇报告文学《大海将星》的动因 410
59.采写长篇报告文学《千岛传奇》的主要原因 414
60.二写人民海军创始人张爱萍 417
61.再写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419
62.追忆1958年开始的炮击金门战役 422
63.终于坚持编著成《张爱萍与“两弹一星”》 425
后语 427
附录:部分著作目录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