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的渊源 1
(一)鬼神崇拜 2
(二)神仙信仰与方士方术 3
(三)两汉之黄老道 9
二、道教的形成及其原始形态 12
(一)甘忠可与《包元太平经》 12
(二)于吉与《太平青领书》之出现 13
(三)张道陵与五斗米道 15
三、张角的太平道与张鲁的五斗米道 20
(一)张角与太平道 20
(二)张鲁与五斗米道 25
(三)太平道与五半米道信仰的神、仙、鬼 29
(四)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的神学理论基础 31
四、道教的发展 34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34
(二)隋唐五代时期 38
(三)宋元时期 40
(四)明清时期 43
五、道教的教理教义 45
(一)“道”与“德” 45
(二)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 48
(三)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50
(四)道教宗元于三宝 53
(五)天界、仙境、地府及“五道” 55
(六)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60
(七)天道承负、因果报应 62
六、道教崇奉的神和仙 66
(一)至尊“三清”及诸尊神 66
(二)天地日月星辰等诸大神 69
(三)灵官、太岁诸神及人身中之神 73
(四)真人和仙人 75
七、道教的斋戒及醮仪 81
(一)斋及斋法 81
(二)戒律及清规 85
(三)坛醮及其仪式 88
(四)其它威仪 92
八、道教信行的道术 97
(一)占卜、符诸术箓 97
(二)外丹和内丹 100
(三)炼气诸术 102
(四)内观守静等修真之术 106
(五)辟谷服饵诸术 109
九、道教的主要经书及作者考 113
(一)经书之总目与总集 113
(二)《道德真经》 119
(三)《南华真经》 122
(四)《太平经》与《老子想尔注》 125
(五)《黄庭经》与《上清大洞真经》 129
(六)《度人经》与《三皇文》 134
(七)《阴符经》和《常清静经》 138
(八)《玉皇经》与《心印妙经》 142
十、宗派 147
(一)五大道派 147
(二)诸真宗派系谱 153
结语 167
十一、宫观及其宗教活动 169
(一)道教宫观之由来 169
(二)宫观的建筑规式 171
(三)宫观内的组织情况 174
(四)宫观内的宗教活动 176
(五)著名的道教宫观 178
十二、近代的道教概况 186
结束语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