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7
特记 37
江泽民视察绿云小区 39
《郑州商战》在二七 40
百年商苑——德化街 42
第一篇 区域环境 47
第一章 建置区划 47
第一节 建置沿革 47
附:二七区行政区划一览表(2000年) 47
第二节 街道 48
第三节 部分社区(居委会)简介 50
第四节 乡(镇)·行政村 52
第五节 辖区主要单位 57
第二章 自然环境 62
第一节 地形地貌 62
第二节 气候 62
第三节 水系 63
尖岗水库 63
第四节 自然灾害 64
第三章 国土资源 65
第一节 土地规划与保护 65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复垦 65
第三节 地政地籍管理 66
第四节 土地监察 69
第五节 管理机构 71
第四章 环境保护 71
第一节 环境状况和监测 71
第二节 污染治理 72
第三节 管理机构 73
第二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77
第一章 人口 77
第一节 人口变化 77
第二节 人口普查 77
第三节 人口状况 78
第二章 计划生育 80
第一节 政策与措施 80
生育政策 80
节育措施 80
第二节 宣传教育 81
第三节 计生管理 82
第四节 计生服务 83
第五节 管理机构 83
第三篇 城乡建设与管理 87
第一章 城乡建设 87
第一节 规划 87
第二节 城区改造 88
第三节 乡村改造 88
第四节 建筑业 88
附:建筑企业选介 89
第五节 管理机构 90
第二章 市政建设 91
第一节 道路 91
第二节 背街小巷 97
第三节 桥梁 106
第三章 城市管理 107
第一节 环境卫生 107
第二节 园林绿化 109
第三节 市容整治 110
第四节 防汛 110
第五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111
第六节 管理机构 111
第四章 房产管理 112
第一节 房屋开发 112
第二节 危房改造 113
第三节 公房管理 113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 114
第五节 房产产权与租赁管理 114
第六节 房产执法 115
第七节 物业管理 115
第八节 管理机构 115
第五章 拆迁安置 116
第一节 拆迁改造 116
第二节 安置小区 119
第三节 管理机构 120
第六章 公用事业设施 120
第一节 供水 121
第二节 供电 121
第三节 供热 121
第四节 供气 121
第五节 公共交通 122
第六节 公园 绿地 124
第四篇 交通信息产业 127
第一章 铁路 127
第一节 郑州火车站 127
第二节 郑州铁路局 127
第三节 郑州铁路分局 128
第二章 公路 128
第一节 公路建设 128
第二节 公路运输 130
第三节 城乡公交 132
第四 节管理机构 133
第三章 邮政 13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34
第二节 邮政网络 134
第四章 电信 13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36
第二节 电信网络 136
第五篇 商贸中心 141
第一章 二七商圈 141
第一节 二七广场商业圈 142
第二节 火车站广场商业圈 143
第三节 德化商业步行街 145
第二章 市场建设 146
第一节 专业批发市场 146
第二节 农贸市场 148
第三章 服务行业 150
第一节 餐饮业 150
第二节 旅栈业 151
第三节 特种服务业 152
第四节 家政服务业 153
第四章 社会商品流通 154
第一节 商业结构 154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155
第三节 粮油购销与储运 156
第四节 对外贸易 158
第五节 管理机构 158
第五章 区属商业 15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59
第二节 商业简介 159
第三节 管理机构 161
第六章 金融保险 161
第一节 金融 161
第二节 保险 164
第六篇 政治体制改革 167
第一章 民主建设 167
第一节 民主选举制度 167
第二节 民主决策制度 169
第三节 民主管理制度 169
第四节 民主监督制度 170
第二章 法制建设 171
第一节 普法教育 171
第二节 依法行政 172
第三章 党政机构改革 173
第一节 区直机构改革 173
第二节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175
第三节 乡·街道机构改革 176
第四章 人事制度改革 176
第一节 1992年干部制度改革 176
第二节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177
第三节 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177
第七篇 政党群团 181
第一章 中共二七区委 181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181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182
第三节 中共二七区委中心工作 183
第四节 组织建设 185
第五节 宣传教育 188
第六节 统一战线 190
第七节 纪检监察 191
第八节 人民信访 194
第九节 党校 196
第十节 乡(镇)、街道党组织 197
第二章 群众团体 198
第一节 工会 199
组织机构 199
会员代表大会 199
主要活动 199
第二节 共青团 201
组织机构 201
团员代表大会 201
主要活动 201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203
组织机构 203
妇女代表大会 204
主要活动 204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205
组织机构 206
会员代表大会 206
主要活动 206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207
组织机构 207
会员代表大会 207
主要活动 207
第八篇 政权政协 211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21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11
第二节 人大代表的选举与构成 212
第三节 历届人大会议 213
第四节 主要工作 215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217
第二章 人民政府 2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18
第二节 政府中心工作 221
第三节 政府日常工作 223
第三章 人民政协 22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26
第二节 委员的产生与构成 227
第三节 历届政协会议 227
第四节 履行职能 229
第九篇 政法武装 235
第一章 政法 235
第一节 综合治理 235
第二节 “严打”专项斗争 235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36
第二章 人民公安 236
第一节 治安管理 237
第二节 刑事侦察 241
第三节 “政保”工作 242
第四节 “内保”工作 243
第五节 监所工作 243
第六节 消防 243
第七节 管理机构 244
第三章 人民检察 244
第一节 刑事检察 245
第二节 经济检察 245
第三节 法纪检察 246
第四节 监所检察 246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246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247
第七节 刑事技术 247
第八节 管理机构 247
第四章 人民审判 248
第一节 刑事审判 248
第二节 民事审判 248
第三节 经济审判 249
第四节 行政审判 249
第五节 告诉申诉 249
第六节 案件执行 249
第七节 管理机构 250
第五章 人民司法 251
第一节 法制宣传 251
第二节 法律服务 251
第三节 公证 252
第四节 人民调解 252
第五节 律师事务 252
第六节 “两劳人员”管理 252
第七节 管理机构 253
第六章 人民武装 2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53
第二节 国防教育 254
第三节 兵役 254
第四节 民兵 255
第五节 驻军单位名录 256
第七章 人民防空 256
第一节 “三防”教育 257
第二节 人防工程管理 257
第三节 人防通信警报安装和维护 258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58
第十篇 经济体制改革 263
第一章 经济综述 263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63
第二节 企业制度改革 265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266
第四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267
第二章 经济结构调整 268
第一节 产业结构 268
第二节 产品结构 269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 269
第三章 国民经济发展 269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269
第二节 第一、二、三产业发展 270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270
第四节 招商引资 270
第五节 经济效益 271
第十一篇 财政税务 275
第一章 财政 275
第一节 财政收入 275
第二节 财政支出 277
第三节 财政管理 281
第四节 财政监督 284
第五节 管理机构 285
第二章 税务 285
第一节 税制改革 286
第二节 税收征缴 286
第三节 税务管理 287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88
第十二篇 经济管理 291
第一章 计划 291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 291
第二节 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292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94
第二章 统计 294
第一节 专业统计 294
第二节 普查 296
第三节 统计服务 296
第四节 机构设置 297
第三章 审计 297
第一节 审计范围 297
第二节 审计监督 297
第三节 机构设置 299
第四章 物价 299
第一节 物价改革 299
第二节 物价管理 300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00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300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301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01
第三节 工商企业管理 301
第四节 个体私营工商户管理 302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302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303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303
第八节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303
第九节 管理机构 304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305
第一节 计量管理 305
第二节 质量监督 305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305
第四节 服务企业 306
第五节 管理机构 306
第十三篇 工业农业 309
第一章 工业 309
第一节 区属工业 309
第二节 辖区工业 313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14
第二章 农业 315
第一节 种植业 315
第二节 林业 318
第三节 畜牧养殖业 321
第四节 农机监理 322
第五节 水利建设 324
第六节 管理机构 327
第三章 街乡(镇)企业 327
第一节 街道经济 328
第二节 乡(镇)经济 328
第三节 街乡企业简介 329
第四节 管理机构 330
第十四篇 马寨工业苑区 335
第一章 苑区规划 335
第一节 苑区发展 335
第二节 总体规划 336
第二章 苑区建设 336
第一节 水、电与通讯建设 336
第二节 交通与道路建设 337
第三节 市政建设与管理 337
第三章 苑区服务 338
第一节 社会服务体系 338
第二节 金融保险和邮电服务 338
第三节 科技教育与卫生服务 339
第四节 商业服务 339
第四章 苑区工业 340
第一节 工业企业 340
第二节 实施星火计划 340
第五章 苑区企事业 341
第一节 企业单位简介 341
第二节 事业单位简介 342
第六章 苑区管理 342
第一节 名称演变 342
第二节 领导更迭 343
第十五篇 二七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347
第一章 “二七”大罢工策源地 347
第一节 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348
第二节 全路“二七”总同盟大罢工 350
第三节 “二七”惨案 352
第二章 “二七”人物荟萃 355
第一节 “二七”英烈传记 355
第二节 “二七”英雄传略 361
第三节 其他人物 366
第三章 弘扬“二七”精神 367
第一节 伟人题词 368
第二节 纪念地 377
第三节 关心“二七”老工人 378
第四节 “二七”文献 378
第四章 “二七”革命传统教育 387
第一节 纪念活动 387
第二节 教育活动 394
第三节 教育成果 395
第四节 管理机构 395
第十六篇 科技教育 399
第一章 科学技术 399
第一节 科技组织 399
第二节 科研与科普 400
第三节 民营科技市场 403
第四节 二七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 403
第五节 防震减灾 403
第六节 专利工作 404
第七节 辖区科研单位简介 404
第八节 管理机构 406
第二章 教育 406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407
第二节 基础教育 408
第三节 中等教育 413
第四节 高等教育 414
第五节 社会教育 416
第六节 教育队伍 418
第七节 教育经费 419
第八节 管理机构 420
第十七篇 卫生体育 423
第一章 卫生 423
第一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423
第二节 红十字会 424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424
第四节 卫生防疫 425
第五节 妇幼保健 426
第六节 医疗 428
第七节 医疗机构 429
第八节 医政药政管理 432
第九节 管理机构 434
第二章 体育 434
第一节 体育设施 434
第二节 体育活动 435
第三节 管理机构 440
第十八篇 文化 443
第一章 文化艺术 443
第一节 文化设施 443
第二节 文化活动 446
第三节 管理机构 447
第二章 旅游开发 449
第一节 文物景点 449
第二节 生态景点 450
第三章 档案建设 451
第一节 档案馆 451
第二节 馆藏档案 451
第三节 管理机构 452
第四章 史志编研 452
第一节 地方志编纂 453
第二节 党史编研 453
第三节 管理机构 454
第十九篇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57
第一章 组织管理 45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57
第二节 宣传教育 457
第三节 考核评定 458
第二章 文明创建活动 458
第一节 创建文明城区 459
第二节 创建文明乡村 459
第三节 创建文明单位 460
第四节 创建文明行业 461
第五节 “三优杯”竞赛 461
第六节 省级文明单位简介 462
第三章 文明共建活动 463
第一节 军(警)民共建 463
第二节 共建活动成果 464
第四章 以德治区 464
第一节 社会公德教育 465
第二节 职业道德教育 465
第三节 爱国主义教育 465
第四节 以德治教 466
第五节 评定十星级文明农户 467
第六节 村村书架工程 467
第七节 破除恶风陋习 468
第五章 文明新风 468
第一节 崇尚科学 468
第二节 爱岗敬业 优质服务 469
第三节 团结互助 见义勇为 469
第四节 勤俭节约 拾金不昧 470
第五节 捐资助学 471
第二十篇 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 475
第一章 人事管理 475
第一节 干部队伍 475
第二节 干部管理 476
第三节 干部培训 477
第四节 军转安置与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477
第五节 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478
第六节 工资 478
第二章 劳动管理 478
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 478
第二节 劳动监察 479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479
第四节 劳务输入与输出 480
第三章 社会保障 480
第一节 养老保险 480
第二节 失业保险 481
第三节 职工福利 482
第四节 下岗职工再就业 482
第五节 管理机构 483
第二十一篇 民政与人民生活 487
第一章 民政 487
第一节 双拥优抚 487
第二节 救灾救济 488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91
第四节 民间组织管理 491
第五节 社区建设 492
第六节 地名管理 493
第七节 勘界 494
第八节 婚姻登记 494
第九节 殡葬管理 495
第十节 福利彩票发行 496
第十一节 社会慈善事业 497
第十二节 民政事业费的管理与使用 498
第十三节 管理机构 499
第二章 人民生活 500
第一节 市区人民生活 500
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502
第二十二篇 社风民俗 505
第一章 社会风俗 505
第一节 结婚礼仪 505
第二节 年节习俗 507
第三节 穆斯林习俗 509
第四节 民间传说 510
第二章 语言习俗 511
第一节 农村俗语 511
第二节 农村谚语 513
第三节 歇后语 516
第三章 生活习俗 517
第一节 饮食习惯 517
第二节 生活习惯 517
第二十三篇 人物 521
第一章 人物传记 521
第二章 人物事略 521
第一节 党政人物 522
第二节 政法界人物 523
第三节 工商界人物 523
第四节 医务界人物 525
第五节 教育界人物 526
第六节 体育界人物 527
第七节 其他人物 527
第三章 人物名表 528
第一节 全国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 528
第二节 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529
第三节 辖区地、市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531
第四节 长寿老人 533
辖区之最 535
附录 541
编后语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