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说 1
第一节 风土 3
日本列岛 3
地壳的变迁 4
地形 5
气候 6
海流 8
第二节 民族 10
原住民族的问题 10
基本民族及其混血过程 11
语系 12
第二章 古代前期 15
第一节 原始文化的展开 17
世界的石器时代 17
无土器文化 17
绳文式文化 19
弥生式文化 23
第二节 统一国家的建立 31
文献的性质 31
汉代的倭 32
魏代的倭 33
统一国家建立的年代 35
统一的过程 37
统一势力的所在地 39
国家统一与天皇的系谱 39
第三节 古代国家的发展 43
入侵朝鲜半岛 43
统治半岛的消长 43
国内形势的演变 45
社会组织 48
文化的进步 50
精神文化 50
物质文化 54
第三章 古代后期 61
第一节 文化立国的观念 63
文化立国的含义 63
文化立国的基础 64
改革的具体内容 65
佛教文化的发展 69
第二节 国政改革 72
改革国政的必要性 72
大化改新 75
政治形势的演变 78
《大宝律令》 80
官制 80
身份制度 82
土地制度 83
财政制度 84
司法制度 84
天皇的地位 85
第三节 古典文化的繁荣 90
奈良时代 87
政界的变迁 87
经济的进步 92
版图的扩大 95
文化的特点 97
学问 100
佛教 102
艺术 104
第四节 律令政治的复兴 112
平安时代 112
严格修改律令 112
政治形式的完善 117
与社会实际相乖离 119
对外关系 122
文化 123
佛教 124
学问 127
文学 129
美术 132
第五节 贵族政治的成熟 135
藤原时代 135
摄关政治 135
承平、天庆之乱 139
庄园制度的成熟 141
对外关系 143
佛教 145
学问 146
文学 147
美术 149
第六节 古代国家的瓦解 153
院政 153
佛教政治 154
佛事的世俗化 155
武家的兴盛 156
平家取得政权 158
文化 159
第四章 中世 165
第一节 武家政权的建立 167
武家政治的意义 167
讨伐平氏 168
武家政治的开始 170
武家政治机构 172
武家政权的建立 178
蒙古来袭 181
幕府的衰颓 183
社会经济情况 184
文化 186
佛教 190
学问与文学 193
美术 196
第二节 公武势力的对抗 201
时代的趋势 201
公家的情况 201
幕府的灭亡 202
建武中兴 203
中兴政治的瓦解 205
吉野朝廷 206
文学 207
室町幕府 208
第三节 中世社会的终结 213
时代趋势 213
连续内乱 213
公武关系 216
平民的抬头 217
产业的发展 220
商业的发展 222
对外关系 225
佛教 228
学术与文学 230
美术 238
第五章 近世 245
第一节 统一的意识高涨 269
战国及织田、丰臣时代 247
各国群雄 248
分国法的发达 251
欧洲人的到来 253
织田信长的霸业 256
丰臣秀吉的统一 259
丰臣秀吉的对外政策 263
文化 266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建成 271
德川家康的霸业 271
整顿幕政 275
幕府的基础与机构 278
对外关系 283
第三节 国民文化的昌盛 314
礼教文化政治的开始 289
经济的发展 292
学问的独立 296
文艺的大众化 301
美术 303
第四节 封建社会的动摇 307
时代的趋势 307
幕府政治的变迁 308
农民的贫困 313
对外关系 317
学问 319
文艺 327
美术 329
第五节 武家政治的结束 333
幕末时代 333
锁国政策的结束 334
尊王攘夷论的崛起 339
穷途末路的幕府 345
大政奉还 350
官军东征 354
第六章 近代 359
第一节 复古维新政治 361
维新初期的政治 361
废除封建制度 363
调整对外关系 370
反政府的武力行动 384
经济的革新 387
宗教管理 395
教学与思潮 398
第二节 近代国家的发展 405
明治大正时代 405
自由民权运动 405
宪政的发展 412
大陆政策的展开 419
政党势力的发展 432
日本在国际政局中的活跃 438
资本主义的发展 445
教学与思潮 454
文学与美术 464
第三节 毁灭与重建 509
军阀的专制 475
侵略战争 479
太平洋战争 483
同盟国对日本的管理 486
重建之路 488
附录:古今地名对照表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