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综述 1
一、延津县的历史状况 1
二、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2
三、班社与流布地区 3
四、戏曲的发展与革新 3
五、古老戏曲文化的青春活力 4
六、三十五年戏曲状况 6
七、演出习俗 7
八、演出场所 7
九、戏曲研究与创作 8
十、代表性剧目 8
第二编 图表 9
一、大事年表 9
二、剧种表 12
三、剧种流布图 13
第三编 志略 15
第一章 剧种 15
第一节 大平调 15
第二节 二夹弦 16
第三节 豫剧 18
第四节 其它剧种 18
第二章 剧目 20
第一节 代表性剧目 20
第二节 综合剧目表 25
第三章 音乐 39
第一节 大平调 39
一、唱腔板式 39
二、伴奏音乐 64
三、基本乐器构造与性能 65
四、乐队体制沿革 66
第二节 二夹弦 67
一、唱腔板式 67
二、伴奏音乐 81
三、基本乐器构造与性能 82
四、乐队体制沿革 82
第四章 表演 83
第一节 大平调 83
一、角色行当 83
二、身段与基本功 83
三、表演选例 84
第二节 二夹弦 84
一、角色行当体制沿革 84
二、身段与基本功 85
三、表演选例 85
第五章 大平调舞台美术 86
第一节 脸谱 86
第二节 化妆 86
第三节 服饰 87
第四节 扮相 87
第五节 砌末 88
第六节 舞台装置 88
第六章 机构 89
第一节 学校 89
一、大平调、二夹弦联合戏校 89
二、二夹弦戏校 89
三、延津县戏校 89
四、城关北街戏校 89
五、杨林大平调戏校 90
第二节 班社 90
一、墩本堂豫剧班 90
二、获嘉屯大平调班 90
三、石婆固二夹弦班 90
四、丰庄乐腔班 91
五、堤后皮影戏 91
六、戏曲班社一览表 91
第三节 半职业及业余剧团 93
一、群艺剧社 93
二、胙城豫剧团 93
三、陶庄乐腔剧团 93
四、桑村大平调剧团 93
五、汲津铺豫剧团 94
六、朱寨豫剧团 94
七、半职业、业余剧团一览表 94
第四节 职业剧团 95
一、延津县大平调剧团 95
二、延津县二夹弦剧团 99
三、延津县豫剧团 104
四、乌兰牧骑宣传队 107
第七章 演出场所 108
第一节 概述 108
第二节 露台 108
一、旧式露台 108
二、新型露台 108
第三节 剧院 108
一、延津县剧院 108
二、利兴剧院 109
三、榆林剧院 109
四、王楼剧院 109
五、常村剧院 109
六、东屯影剧院 110
七、剧院一览表 110
第八章 演出习俗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第二节 农村演出习俗 111
第三节 城镇演出习俗 112
第四节 班社陈规 113
第五节 古庙会戏曲活动一览表 115
第九章 文物、古迹 118
第一节 概述 118
第二节 古戏楼(附古戏楼一览表) 118
第三节 题字忆录 119
第四节 旧时文物 120
第五节 现代文物 120
第十章 轶闻传说 122
第十一章 谚语、口诀、行话 123
第四编 传记 127
第一章 演员 127
第二章 戏曲活动家 131
第三章 戏教、音乐、舞美人员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