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的国情与现代化 1
第一节 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 2
第二节 引起当代中国巨变的合力 3
第三节 中国基本国情与发展 6
1.国情的定义与限制因素 6
2.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 8
3.如何系统地研究中国国情 9
第四节 毛泽东等对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和概括 10
第五节 本书的分析框架 16
第六节 小结:中国现代化是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 17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19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趋异到趋同 19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记录及其评价 21
1.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化 22
2.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化:U字形轨迹 23
3.中国的人均收入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变化:倒U字形轨迹 27
4.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变化: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 29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背景 31
1.西方资本主义革命 31
2.世界现代经济增长轨迹(1820—1992) 33
3.决定世界及各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37
第四节 中国曾遥遥领先于西方上千年 38
第五节 中国经济衰落原因初探 43
1.中国经济衰落的已有解释 43
2.中国经济停滞的综合解释 46
3.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性努力 54
第六节 小结:中国从现代化的落伍者到现代化的追赶者 58
第三章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62
第一节 中国进行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63
1.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文明基础 63
2.发动工业化的政治前提 64
3.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政治条件 66
4.国家现代化的后发优势 68
5.中国特有的大国优势 70
6.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70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的“扩大缺口”现象 71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的初始经济条件 74
1.中国发动工业化滞后于西方国家 74
2.中国经济发展起点十分低下 76
3.中国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 80
第四节 中国工业化的初始社会条件 83
1.中国的人口过快增长与劳动力过剩 83
2.巨大的二元经济社会 84
3.地区差异甚大发展不平衡 85
4.人力资本严重不足 86
5.中国人口发展水平极其低下 87
6.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力量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匮乏 88
7.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 88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主要经济成分 92
1.新中国成立前的各种经济成分 92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种经济成分 94
第六节 小结: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来源 96
第四章 从建国初期到“一化、三改”1949—1956 103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面临三大初始选择 105
1.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05
2.关于经济体制的制度选择 105
3.关于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 106
第二节 毛泽东的建国构想与实践 108
1.毛泽东的建国构想:新民主主义社会 109
2.制定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纲领:《共同纲领》 114
3.建国初期的政治实践: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 116
第三节 刘少奇与毛泽东建国路线的不同思路 122
1.刘少奇稳健性思路:“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 122
2.毛泽东进攻性新思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 128
3.制定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0
第四节 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 149
1.刘少奇提出“农、轻、重”工业化道路的设想 150
2.毛泽东与党外人士关于工业化的争论 151
3.毛泽东等人重新认识“农、轻、重”的关系 153
第五节 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一五”计划与成果 155
1.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56
2.“一五”计划的基本目标:发动国家工业化 158
3.对“一五”计划的评估: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160
4.“一五”计划的历史局限性:“苏联模式”的翻版 167
第六节 经济体制选择:引进、模仿“苏联模式” 168
1.“苏联模式”的特点与“莫斯科共识” 169
2.中国是如何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 173
3.中国为何模仿“苏联模式” 179
4.“苏联模式”为何不适合中国国情 184
第七节 发动集体化与国有化运动 188
1.中国的农村集体化运动:改造个体经济 188
2.中国城市国有化运动:消灭私人经济 193
3.国有化和集体化的理由:让资本主义绝种 198
4.为何国有化和集体化运动不符合中国国情 201
第八节 建国后前七年的评价 203
1.中国领导人的自我评价 203
2.国外中国问题专家的评价 204
3.笔者评价: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204
4.发展成功的政治原因 206
5.毛泽东的探索与失误 214
第九节 小结:一个成功的发展时期 217
第五章 从“大跃进”到经济重建(1957—1965) 219
第一节 从党内整风到“反右派”斗争 224
1.国内外政治事件对毛泽东的震动 224
2.“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及其影响 231
第二节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第一次改革 244
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模式 244
2.毛泽东挑战“苏联模式” 245
3.行政性分权的改革 247
4.政治上的高度集权 251
第三节 “大跃进”的发动与过程 253
1.中国的经济周期与政策周期 253
2.毛泽东关于“大跃进”的设想与政治发动 259
3.“大跃进”的过程:从“大起”到“大落” 262
4.陈云对“大跃进”的第一次纠偏 269
5.彭德怀对“大跃进”的第二次纠偏 275
6.庐山会议的严重后果 282
第四节 “大跃进”的灾难与教训 286
1.对“大跃进”灾难的评估 286
2.“大跃进”的深刻教训 294
第五节 “人民公社运动” 305
1.“人民公社运动”的发起 305
2.“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 309
第六节 毛泽东等人对“大跃进”的自我反省 314
1.毛泽东带头自我反省 315
2.召开“七千人大会” 329
3.“包产到户”农村改革及扼杀 341
第七节 国民经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345
1.经济政策调整 345
2.经济体制调整 348
3.从和平时期的经济方针转向战时经济方针 351
第八节 毛泽东为“文化大革命”做准备 352
1.毛泽东阶级斗争理论及其国内外背景 353
2.毛泽东与刘少奇、邓小平的政治分歧与冲突 357
3.毛泽东为“文化大革命”做舆论准备 361
4.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原因 366
5.个人崇拜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 369
6.党内民主制度是怎样失灵的 371
第九节 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价 375
第十节 小结:一个特殊的经济发展时期 379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381
第一节 对“文化大革命”的不同评价 381
1.毛泽东的自我评价与历史评价 381
2.中国如何失去发展机遇 383
3.毛泽东为何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386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66—1969:全面发动、全面内战 393
1.从《二月纪要》到《五一六通知》 393
2.从北大大字报到八届十一中全会 400
3.从发动红卫兵运动到10月中央工作会议 415
4.从“全面夺权”到反击“二月逆流” 428
5.从“全面内战”到镇压驱散红卫兵 437
6.八届扩大十二中全会与刘少奇冤案 443
第三节 第二阶段(1969—1973):毛泽东与林彪的殊死斗争 447
1.党的九大与林彪接班 447
2.从“国家主席之争”到庐山会议 453
3.从“批陈整风”到“九一三事件” 460
4.毛泽东错误路线与“路径依赖” 465
第四节 第三阶段1973—1976:邓小平与江青的政治较量 470
1.从党的十大到“批林批孔” 471
2.从邓小平“出山”到“全面整顿” 477
3.从“评《水浒》”到“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485
4.从“天安门事件”到毛泽东去世 491
5.江青的政治挑战与政治灭亡 495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的经济背景 498
1.毛泽东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大学校” 498
2.对毛泽东中国社会理想的分析:主观与客观的鸿沟 503
第六节 经济方针与经济体制改革 508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方针 508
2.第二次经济体制改革 512
第七节 小结:一个特殊的政治历史时期 515
第七章 对毛泽东时代的历史评价 517
第一节 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 518
1.毛泽东自我评价和邓小平事后评价 519
2.历史评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20
3.历史评价的“分力与合力说” 522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发展 524
1.中国工业化的重大进展 524
2.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迁 530
3.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 535
第三节 对毛泽东失误的评估 536
1.对经济损失的定量评估 536
2.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损失评估 540
3.对国家制度破坏和公民权利破坏的损失评估 542
4.对1949—1976年政治运动的评估 546
第四节 毛泽东晚年决策失误的制度根源 547
1.领导人任职终身制是重要的制度根源 548
2.民主决策的正规制度失灵 549
3.党内不同意见之争被阶级斗争化 552
4.斯大林政治模式的深刻影响 553
5.邓小平的“痛定思痛” 555
第五节 小结:毛泽东失败是邓小平成功之母 556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种政治运动一览表(1949—1976) 560
参考文献 568
后记:向历史学习 575
表目录 4
表1-1影响中国社会巨变的不同变量 4
表2-1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阶段(1700—2050) 20
表2-2主要国家/地区占世界人口总数比重(1—2003) 23
表2-3主要国家/地区占世界GDP总量比重(1—2003) 24
表2-4中国、美国、日本、西欧、世界人均GDP比较(1—2003) 29
表2-5中国商品出口额以及占世界总额比重(1870—2006) 30
表2-6世界各地区增长倍数(1820—1992) 34
表2-7世界经济增长率(1500—1992) 34
表2-8历代农业产量与劳动生产率战国中晚期至清中叶 39
表2-9历代人口地理分布变化(西汉—清) 41
表2-10世界三大城市人口数变化(1800—1950) 42
表2-11中国对现代化的挑战与应战(1840—2020) 60
表3-1不同人均收入增长率的累积影响 72
表3-26个工业化国家现代经济增长初期状况比较 75
表3-315国经济起飞期类型比较 75
表3-4人均GDP的国际比较(1500—2003) 78
表3-56个工业化国家各部门与劳动力及产值比例比较 78
表3-6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结构(1890—1952) 80
表3-77大国铁路通车里程(1870—2004) 82
表3-8中国、日本和西欧城市人口比率比较(1000—1950) 85
表3-9全国大中小学在校学生数(1949) 86
表3-10全国大中小学毕业学生数及人口平均受教育率数(1949) 87
表3-111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的比较(1950—1992) 87
表3-12人口预期寿命的国际比较(1820—1999) 87
表3-13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的比较 89
表3-14土地利用的国际比较(1993) 89
表3-15中国森林覆盖率与人口数量(远古至2005) 90
表4-1国家领导人构成变化(1949年和1954年) 145
表4-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52年和1957年) 155
表4-3“一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的部门分布 160
表4-4“一五”期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161
表4-5“一五”时期GDP和各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 162
表4-6对中国工农业产值增长率的各种估计(1952—1957) 163
表4-7国营工业产出增长及来源(1952—1957) 164
表4-8各类人口增长情况(1949—1957) 164
表4-9农业税负担情况(1950—1957) 178
表4-10中国、印度、日本、苏联工业化初期主要发展指标比较 185
表4-11中国农业合作社进展情况(1951—1956) 191
表4-12国家财政分经济类型收入比重(1950—1957) 195
表4-13农业部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比较(1950—1957) 205
表5-1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政策内容 256
表5-2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与人口死亡率(1952—1965) 268
表5-3GDP及各产业增长率和波动系数(1957—1965) 287
表5-4工农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比例(1957—1965) 287
表5-5支出法GDP构成(1957—1963) 288
表5-6“大跃进”引起的GDP损失(1957—1965) 290
表5-7不同情形下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模拟(1950—1966) 290
表5-8对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的估计(1952—1978) 377
表5-9中国农业产出增长来源的估计(1952—1966) 378
表5-10农业总产值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1952—1966) 378
表6-1人均GDP及增长率国际比较(1965—1975) 385
表6-2毛泽东对中国政治国情的认识和变化(1956—1966) 387
表6-3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招生人数(1965—1976) 501
表7-1全国资本与国有资本存量增长(1952—1978) 525
表7-2各类资本投入增长状况(1952—1978) 526
表7-3各类基础设施增长状况(1952—1978) 527
表7-4中国灌溉面积及耕地比例(1400—1995) 527
表7-5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率的比较(1952—1978) 529
表7-6中国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52—1978) 531
表7-7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国际比较(1950—1973) 532
表7-8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国际比较(1950—1980) 532
表7-9人类发展指标的国际比较(1950—1975) 533
表7-10中国人口和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952—1978) 534
表7-11不同情形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比较(1952—1978) 537
图目录 23
图2-1中国、美国、日本、西欧占世界GDP总量比重的变化(公元元年—2030) 23
图2-2六大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总量比重(1750—2000) 26
图2-3中国与西欧、世界、美国人均GDP相对差距(公元元年—2003,单位:倍) 28
图2-4中国出口额占世界总额的比重(1870—2006) 30
图2-5世界七个地区人均GDP水平(1820—2000) 35
图3-1扩大中的缺口 72
图3-27国人均GDP比较(1870—1990) 77
图4-1重工业部计划管理内容 175
图4-2传统体制的形成逻辑和组成部分 179
图4-3国有经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比重变动曲线(1950—1992) 199
图4-4中国和印度的GDP占世界GDP总量比重(1950—1957) 205
图5-1中央占财政收入、支出的比重(1952—1978) 245
图5-2“大跃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952—1992) 289
图5-3“大跃进”对中国GDP的影响(1952—1965) 289
图5-4全国和农村死亡人数(1957—1963) 292
图7-1经济波动(1965—1977) 538
图7-2中、印、日三国GDP占世界比重(1950—1978) 538
图7-3中、印两国人均GDP比较(1950—1978) 539
图7-4中国大陆与台湾人均GDP相对差距(1950—1978) 540
图7-5中国大学在校学生数(1949—1978) 541
专栏目录 32
专栏2.1资本主义革命及其效应 32
专栏2.2世界经济发展阶段(1820—1999) 36
专栏2.3落日的辉煌:“康乾盛世” 42
专栏2.4官僚体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49
专栏2.5毛泽东:中国如何学习西方(1949) 57
专栏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史意义 65
专栏3.2关于相对后进性假说 69
专栏3.3周恩来:1949年的中国及前途(1959) 91
专栏3.4土地改革法(1950) 95
专栏3.5张培刚:关于工业化类型、阶段和速度(1949) 99
专栏3.6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简介(1959) 101
专栏4.1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与体制特点 108
专栏4.2《莫斯科宣言》关于共同规律的九条(1957) 172
专栏4.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 178
专栏4.4斯大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的影响 181
专栏4.5激进主义的农业合作化运动(1949—1956) 190
专栏4.6为何1949—1957年中国经济发展非常成功 206
专栏5.1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下放的改革(1958) 248
专栏5.2彭德怀给毛泽东的信(1959年7月14日) 278
专栏5.3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296
专栏5.4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建立人民公社(1958年8月29日) 308
专栏5.5党内民主制度是怎样失灵的(1957—1965) 372
专栏6.1红卫兵是如何冲击社会秩序的(1966年8月至1967年1月) 416
专栏6.2周恩来等人是如何竭力维持社会秩序的?(1966年8月至1967年1月) 420
专栏6.3中央文革小组是如何取代党中央的?(1966年5月至1969年4月) 433
专栏6.4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要点(1967) 440
专栏6.5毛泽东:中国式的共产主义大学校(1966年5月7日) 500
专栏7.1邓小平:对毛泽东晚年的历史评价(1980) 519
专栏7.2“文化大革命”对国家制度的严重破坏 544
专栏7.3毛泽东:斯大林晚年错误的根源及历史教训(1956) 554
专栏7.4邓小平: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根源及历史教训(1980)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