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形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鱼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0139500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两部分内容:阐述了轴流通风机气动设计的工程方法;论述了构造轴流通风机产品系列群的现代设计方法。

第一章 自然水体生物膜主要组分吸附铅、镉的研究 1

1.1自然水体生物膜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1

1.1.1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 1

1.1.2自然水体生物膜的性质 2

1.1.3自然水体生物膜在环境中的其它作用 6

1.2自然水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7

1.2.1生物膜上重金属含量分析 8

1.2.2水环境中生物膜的富集作用 9

1.3自然水体生物膜有机质测定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0

1.3.1生物膜有机质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10

1.3.2自然水体生物膜的获取与前处理 11

1.3.3生物膜上有机质TOC的测定 11

1.3.4有机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12

1.3.5生物膜样品的测定 12

1.3.6生物膜上有机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12

1.4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COD与TOC之间的关系 14

1.4.1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COD的测定 14

1.4.2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TOC的测定 15

1.4.3不同时间、水深生物膜上有机质COD/TOC值与理论值的差异 15

1.4.4培养时间、培养水深对生物膜上有机质COD与TOC关系的影响 16

1.5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生长速率研究 19

1.5.1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含量分析 19

1.5.2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生长速率分析 21

1.6水体季节性变化对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形成及吸附铅、镉能力的影响 23

1.6.1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含量分析 24

1.6.2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铅、镉的热力学规律 26

1.6.3生物膜吸附铅、镉的最大吸附量与膜上主要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29

1.7水中颗粒物对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及其吸附铅、镉的影响 30

1.7.1湖水中颗粒物对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31

1.7.2含有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湖水培养的生物膜对铅、镉的吸附规律 33

1.7.3湖水中的颗粒物与生物膜吸附铅、镉能力的关系 34

1.8自然水体生物膜生长环境与其吸附铅、镉能力的关系 36

1.8.1同一水体、不同水深培养的生物膜吸附铅、镉的热力学规律 37

1.8.2同一水体、不同时间培养的生物膜吸附铅、镉的热力学规律 39

1.9选择性化学萃取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影响 41

1.9.1选择性萃取前后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42

1.9.2选择性萃取剂对生物膜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45

1.9.3萃取前后生物膜上微生物量的变化与生物膜吸附重金属能力的关系 45

1.10选择性萃取对沉积物非残渣态及粘土矿物结构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47

1.10.1沉积物样品的采集、萃取分离、表征及吸附 47

1.10.2沉积物萃取前后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48

1.10.3沉积物萃取前后非残渣态及粘土矿物变化与其吸附重金属能力的关系 54

参考文献 56

第二章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重金属的形态及其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研究 64

2.1铁、锰氧化物在自然水体生物膜上的分布规律 64

2.1.1不同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分布规律 64

2.1.2同一水体不同培养周期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分布规律 66

2.1.3同一水体不同水深培养的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分布规律 67

2.2自然水体生物膜中铁、锰氧化物的形态分布特征 68

2.2.1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逐级分离 68

2.2.2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形态分布规律 70

2.2.3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形态分布对吸附铅、镉能力的影响 70

2.3自然水体采集的生物膜中痕量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71

2.3.1生物膜的采集及萃取 72

2.3.2采集的生物膜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 73

2.3.3铁、锰氧化物与有机质吸持重金属的相对作用 75

2.4痕量重金属在自然水体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分布特征 77

2.4.1镉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积累 77

2.4.2镉在生物膜上积累过程中膜上铁、锰氧化物的相对作用 81

2.5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从吸附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角度 83

2.5.1铅、镉及其它重金属元素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 84

2.5.2生物膜主要化学组分分析 84

2.5.3生物膜吸附铅、镉及其它重金属的热力学规律 85

2.5.4重金属最大吸附量与其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关分析 86

2.6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从吸附剂上重金属形态的角度 87

2.6.1自然水体生物膜上主要组分含量分析 87

2.6.2生物膜吸附的Pb、Cd及其结合态的分布规律 88

2.6.3不同结合态的重金属热力学吸附规律 89

2.6.4 Tessier逐步连续萃取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90

参考文献 91

第三章 湿地环境生物膜、表层沉积物及土壤吸附铅、镉能力异同的研究 95

3.1湿地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铅、镉能力的研究 95

3.1.1湿地水环境特征 95

3.1.2湿地水环境生物膜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分布特征 96

3.1.3湿地水环境生物膜吸附铅、镉的热力学规律 97

3.1.4湿地水环境生物膜主要化学组分与铅、镉最大吸附量之间的关系 98

3.2湿地自然水体采集的生物膜吸附铅、镉的特性 99

3.2.1采集的生物膜的定量方法 99

3.2.2生物膜主要化学组分分析 100

3.2.3生物膜浓度与吸附平衡溶液中铅、镉浓度的关系 100

3.2.4生物膜浓度对铅、镉最大吸附量的影响 101

3.3湿地自然水体表层沉积物吸附铅、镉能力的研究 104

3.3.1表层沉积物部分理化性质分析 104

3.3.2表层沉积物吸附铅、镉的热力学吸附特征 105

3.3.3沉积物吸附铅、镉能力与沉积物主要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107

3.3.4表层沉积物与生物膜吸附铅、镉能力的比较 108

3.4湿地河道土壤吸附铅、镉能力的研究 109

3.4.1湿地河道土壤样品的采集及部分理化性质的分析 110

3.4.2湿地河道土壤样品吸附铅、镉的热力学吸附特征 111

3.4.3同一断面土壤吸附铅、镉能力差异的原因 114

3.4.4湿地过洪对湿地功能的影响分析 114

3.5湿地草根层土壤吸附与解吸铅、镉的动力学研究 115

3.5.1草根层土壤的采集及部分理化性质的分析 116

3.5.2草根层土壤吸附铅、镉的动力学规律 116

3.5.3草根层土壤解吸铅、镉的动力学规律 120

3.6湿地草根层土壤对铅、镉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能力的研究 121

3.6.1草根层土壤对Pb2+、Cd2+的静态吸附规律 121

3.6.2草根层土壤对Pb2+、Cd2+的动态吸附规律 122

3.6.3草根层土壤吸附铅、镉能力差异的原因 123

3.6.4动态吸附过程中流出液pH值、TOC以及电导率的变化 123

3.6.5草根层土壤吸附铅、镉机理的探讨 125

3.7影响湿地草根层土壤吸附铅、镉能力的因素研究 126

3.7.1草根层土壤样品部分理化性质分析 126

3.7.2影响草根层土壤样品吸附铅、镉能力的因素 127

3.7.3草根层土壤样品吸附铅、镉的热力学规律 129

3.7.4草根层土壤吸附铅、镉能力差异的原因 131

3.8湿地河道上下游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研究 131

3.8.1标准化和富集因子的概述 131

3.8.2土壤样品部分理化性质分析 133

3.8.3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因子分析 134

3.9 pH值和流量对湿地土壤草根层吸附铅、镉规律的影响 136

3.9.1影响草根层土壤柱吸附性能的因素 136

3.9.2草根层土壤吸附铅、镉的动力学规律 139

3.9.3草根层土壤对铅与镉的干扰吸附 141

参考文献 142

第四章 自然水体多相介质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研究 147

4.1自然水体多相介质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147

4.1.1水环境中多项介质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148

4.1.2水环境中多相介质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148

4.1.3水环境中多相介质对重金属的富集 151

4.1.4水环境中多相介质中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152

4.2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及其各组分对自然水体重金属的富集 154

4.2.1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富集水中痕量重金属的统计分析方法 155

4.2.2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及水中的主要化学组成 156

4.2.3表层沉积物(生物膜)中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的萃取分离 156

4.2.4表层沉积物(生物膜)中各组分对铜、锌的富集能力 158

4.3自然水体多相介质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160

4.3.1多相介质样品中PAHs的提取、净化及测试 160

4.3.2多相介质中PAHs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161

4.3.3多相介质中PAHs富集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 165

4.3.4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与来源分析 167

4.4有机氯类农药对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Pb、Cd能力的影响研究 169

4.4.1自然水体生物膜主要组分分析 169

4.4.2有机氯类农药存在下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Pb、Cd的热力学规律 170

4.5表层沉积物中粘土及粘土矿物吸附重金属的规律研究 173

4.5.1表层沉积物的采集及分离 174

4.5.2表层沉积物主要成分分析 178

4.5.3 Cu和Zn在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规律 181

4.5.4 Cu和Zn在表层沉积物及其粘土上的吸附行为 185

4.6表层沉积物及其主要组分吸附五氯酚的特征及Cu2+的影响研究 194

4.6.1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及部分理化性质分析 196

4.6.2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五氯酚的研究 196

4.6.3五氯酚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及Cu2+的影响 199

4.7土著混合菌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211

4.7.1重金属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概述 213

4.7.2微生物的活性对水环境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215

4.7.3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的分布特征 218

4.7.4表层沉积物中内源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转化的规律 222

4.7.5表层沉积物中外源重金属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转化的规律 234

4.7.6土著混合菌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的影响 245

参考文献 270

第五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稠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研究 281

5.1土壤微生物修复概述 281

5.1.1土壤污染 281

5.1.2土壤稠油污染 283

5.1.3土壤石油污染的理论研究现状 285

5.1.4土壤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 288

5.1.5表面活性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研究 293

5.1.6稠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强化修复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95

5.2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测试方法 297

5.2.1供试土壤样品的制备 297

5.2.2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97

5.3油污土壤中菌株驯化、分离和富集 299

5.3.1土壤中微生物的驯化 299

5.3.2高效降解稠油微生物的筛选分离 299

5.3.3高效稠油降解菌株的富集 302

5.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与表征 303

5.4.1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和结构分析 303

5.4.2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菌株的筛选 304

5.4.3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细菌生长量的关系 306

5.4.4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和化学结构分析 306

5.5摇瓶液体稠油的降解规律 308

5.5.1接种菌剂的制备 308

5.5.2液体稠油选择培养基中稠油的降解 308

5.5.3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稠油降解的影响 308

5.5.4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310

5.5.5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培养液中的代谢规律 310

5.5.6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培养液pH的影响 311

5.6稠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强化修复 312

5.6.1稠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强化修复方法 312

5.6.2不同强化方式土壤中的稠油降解规律 314

5.6.3不同强化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15

5.6.4不同强化方式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316

5.6.5不同强化方式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17

参考文献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