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成分与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土耳其)SemihOtles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1964673
  • 页数:3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十六章。每章都提供了摘要和食物成分和添加剂分析方法的详尽描述。内容涉及到食物成分和添加剂的化学分析、红外(IR)、核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光谱(FTR)、毛细管电泳(CE)、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质谱(MS)等分析方法。书中所提供的对现代分析方法的直接阐述,来自24位顶尖级科学家。

1 应用于食品分析中的方法选择 1

1.1 引言 1

1.2 样品的选择与保存 1

1.3 提取 2

1.4 选择方法 2

1.5 技术应用 3

1.5.1 色谱分析 3

1.5.1.1 气相色谱 3

1.5.1.2 高效液相色谱 3

1.5.1.3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4

1.5.2 光谱分析 4

1.5.2.1 UV、Vis和荧光分析 4

1.5.2.2 红外光谱 4

1.5.2.3 拉曼光谱 4

1.5.2.4 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 5

1.5.2.5 质谱分析 5

1.5.2.6 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 5

1.5.2.7 其他光谱技术 5

1.5.3 物理方法 6

1.5.3.1 电化学方法 6

1.5.3.2 电泳 6

1.5.3.3 口味及气味 6

1.5.3.4 颗粒度分析 7

1.5.3.5 流变性和质地 7

1.5.3.6 结构 7

1.5.3.7 热力学性质 7

1.5.4 生物学方法 7

1.5.4.1 酶与微生物传感器 7

1.5.4.2 免疫传感器 7

1.6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2 食品分析结果的统计评价 10

2.1 引言 10

2.2 不确定度和精密度 10

2.2.1 概念 10

2.2.2 不确定度的来源 10

2.2.3 不确定度的确定 11

2.2.4 不确定度的计算 11

2.2.5 置信 12

2.2.6 不确定度的报告 13

2.3 准确度和偏差 13

2.3.1 定义 13

2.3.2 准确度的测定 14

2.3.3 平均值差异的显著性 14

2.4 校准 14

2.4.1 经典校准 15

2.4.2 逆向校准 15

2.4.3 误差分析 16

2.4.4 置信区间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3 饮用水的分析 21

3.1 有机污染物 21

3.2 挥发性有机卤素化合物 23

3.3 挥发性碳水化合物 27

3.4 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9

3.5 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32

3.6 无机化合物的检测 33

3.7 饮用水分析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34

3.8 水环境中某些菌类的特性 34

参考文献 36

4 食物中的蛋白质、肽及氨基酸分析 40

4.1 引言 40

4.2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40

4.2.1 蛋白质的提取 40

4.2.1.1 蛋白质提取的特殊方法 41

4.2.2 除蛋白过程 42

4.2.2.1 化学除蛋白法 42

4.2.2.2 热处理除蛋白法 43

4.2.3 过滤法 43

4.2.4 超滤法 43

4.2.5 离心 43

4.2.6 密度梯度离心 44

4.2.7 盐析法 44

4.2.8 透析法和电渗析法 46

4.2.9 层析柱和色谱分离与纯化法 46

4.3 测定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水解法 46

4.4 蛋白质、肽及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47

4.4.1 凯氏定氮法 47

4.4.2 紫外分光光度法 48

4.4.3 三硝基苯磺酸(TNBS)分光光度法 49

4.4.4 双缩脲及其改良法 49

4.4.4.1 标准过程 49

4.4.4.2 含有硫醇的蛋白质的比色测定法 50

4.4.4.3 含有可溶于三氯乙酸(TCA)的干扰物质的蛋白质的比色测定法 50

4.4.4.4 富含脂肪样品中蛋白质的比色测定法 50

4.4.4.5 含有还原糖的蛋白质的比色测定法 50

4.4.4.6 含DNA的蛋白质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50

4.4.5 Pope和Stevens法 50

4.4.5.1 Pope和Stevens法的标准过程 50

4.4.5.2 经改良的Pope和Stevens分光光度法 51

4.4.6 甲醛滴定法 51

4.4.7 乙醇滴定法 51

4.4.8 Lowry法 52

4.4.9 二喹啉甲酸法 52

4.4.10 染料结合法 53

4.4.11 (水合)茚三酮法 53

4.4.12 羟脯氨酸测定法 54

4.4.13 N-氨基化合物测定法 54

4.4.14 色谱法 54

4.4.14.1 纸层析法 54

4.4.14.2 薄层色谱法 55

4.4.14.3 凝胶过滤柱色谱法 55

4.4.14.4 Cu2+-Sephadex配体交换色谱法 55

4.4.14.5 离子交换色谱法 56

4.4.14.6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57

4.4.14.7 亲和色谱法 57

4.4.14.8 气相色谱法(GC) 57

4.4.15 电泳 58

4.4.15.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58

4.4.15.2 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法 59

4.4.15.3 双向电泳 59

4.4.15.4 毛细管电泳(CE) 59

4.4.15.4.1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60

4.4.15.4.2 动态过滤毛细管电泳(DSCE) 60

4.4.15.4.3 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MEKC) 60

4.4.15.4.4 毛细管等电点聚焦电泳(CIF或CIEF) 60

4.4.16 免疫化学法 61

4.4.16.1 酶联免疫法(ELISA) 61

4.4.16.2 Western印迹法 61

4.4.17 其他分析方法 61

参考文献 62

5 食品中脂类的提取和分析 67

5.1 引言 67

5.2 食品中总脂成分的测定方法 69

5.3 食品中总脂的提取方法(用于后续的分析) 71

5.4 完整脂类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 72

5.5 酰基脂类的水解方法和脂肪酸、固醇的衍生和定量分析方法 74

5.6 各种脂类分子的定量分析方法 75

5.7 结论 75

参考文献 76

6 食品中痕量元素的检测 78

6.1 引言 78

6.2 制备分析溶液 79

6.2.1 均质化 80

6.2.2 干灰化 81

6.2.3 湿法消化 81

6.2.3.1 对流加热 81

6.2.3.2 微波加热 82

6.3 原子吸收光谱法 83

6.3.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83

6.3.2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84

6.3.3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 86

6.3.4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CV-AAS) 87

6.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88

6.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CP-MS) 89

6.6 其他检测方法 91

6.6.1 电化学法 91

6.6.2 比色法 92

6.6.3 中子活化分析 92

6.7 元素形态分析 93

6.7.1 简介 93

6.7.2 砷 94

6.7.3 汞 95

6.7.4 硒 96

6.7.5 锡 97

6.7.6 其他化学元素 98

参考文献 98

7 保健、药物和食品科学中维生素的分析 119

7.1 引言 119

7.2 维生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25

7.3 样品制备过程 126

7.4 水溶性维生素 127

7.4.1 维生素C 127

7.4.2 维生素B族 127

7.5 脂溶性维生素 128

参考文献 129

8 食品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分析 136

8.1 引言 136

8.2 类胡萝卜素 136

8.2.1 结构和提取方法 136

8.2.1.1 化学结构和性质 136

8.2.1.2 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 137

8.2.1.2.1 提取 137

8.2.1.2.2 分离和纯化 138

8.2.2 色谱技术 139

8.2.2.1 色谱检测器 139

8.2.2.2 正相HPLC 140

8.2.2.3 反相HPLC 140

8.2.3 类胡萝卜素分析的临界参数 141

8.3 叶绿素 143

8.3.1 结构和提取方法 143

8.3.1.1 化学结构和性质 143

8.3.1.2 提取方法 144

8.3.2 色谱技术 145

8.3.2.1 色谱检测器 145

8.3.2.2 HPLC 145

8.3.3 叶绿素分析的关键参数 147

参考文献 147

9 食品中多酚类物质的分析 153

9.1 引言 153

9.2 生物合成和分类 153

9.3 酚的分析 159

9.4 提取过程 159

9.5 分光光度法 161

9.5.1 总酚的测定 162

9.5.1.1 Folin-Denis法 162

9.5.1.2 Folin-Ciocalteu法 162

9.5.2 缩合单宁和相关酚类物质的检测 162

9.5.2.1 香草醛法 162

9.5.2.2 DMCA(4-二甲胺基-肉桂醛)法 164

9.5.2.3 原花色素检测法 165

9.5.3 不溶性缩合单宁的检测 165

9.5.4 可水解单宁的检测 165

9.5.4.1 芥子碱(Sinapine)的检测 166

9.5.4.2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的检测 167

9.5.4.3 花色素苷的检测 167

9.5.5 铁键合酚基的检测 167

9.5.6 紫外分光光度法 168

9.5.7 化学计量法 169

9.5.8 核磁共振波谱法 170

9.6 蛋白质沉淀检测法 170

9.6.1 牛血清白蛋白检测法 171

9.6.2 竞争结合检测法 173

9.7 酶法 173

9.8 色谱法 174

9.8.1 液相色谱法 174

9.8.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75

9.8.3 高速逆流色谱法 176

9.8.4 其他色谱技术 184

9.9 毛细管电泳 185

参考文献 185

10 食品感官分析 201

10.1 感官评价:重要性和定义 201

10.2 感官分析方法的分类 201

10.2.1 情感试验 201

10.3 作为分析手段的感官评价 202

10.3.1 差别检测 203

10.3.2 描述分析 203

10.3.2.1 风味图 203

10.3.2.2 定量描述分析 203

10.3.2.3 质地分析法 204

10.3.2.4 谱图法(Spectrum MethodTM) 204

10.3.2.5 自由选择评价分析法(FCP) 204

10.3.2.6 快速评价分析(FP) 205

10.4 感觉器官生理学 205

10.4.1 光化学感觉 206

10.4.2 频率感觉 206

10.4.2.1 听觉系统:声音频率的检测器 206

10.4.2.2 触觉和动觉:机械感受器 207

10.4.3 化学感觉 208

10.4.3.1 味觉 208

10.4.3.2 嗅觉 208

10.4.4 多元感觉 210

10.4.4.1 化学刺激 210

10.4.4.2 温度觉 210

10.5 心理物理学和感官分析 210

10.5.1 感觉和知觉 210

10.5.2 心理物理学 211

10.6 感官响应及其评价 211

10.6.1 名义响应 212

10.6.2 顺序响应 212

10.6.3 等距响应 212

10.6.4 比率响应 212

10.7 量值评价法及其幂函数模型 213

10.8 阈值和阈值的测定 213

10.8.1 觉察阈 214

10.8.2 识别阈 214

10.8.3 差别阈与JND 214

10.8.4 极限阈 214

10.8.5 个体与群体阈值 215

10.9 感官科学中的统计检验 215

10.9.1 用描述性统计给出感官数据 215

10.9.2 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 216

10.9.2.1 等距和比率数据的假设检验 216

10.9.2.2 对名义和顺序数据的假设检验 217

10.9.2.3 单一样本和重复差异检验 218

10.9.2.4 两个和几个独立样品 218

10.9.2.5 相关样品 219

10.9.2.6 独立样品 219

10.9.3 变量与分类变量的关系 219

10.9.3.1 变量间的相关性 219

10.9.4 回归分析 220

10.9.5 多元分析及它们的应用 220

10.10 气相色谱—气味测量计 223

10.11 电子鼻和电子舌 224

参考文献 225

11 食品中过敏原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233

11.1 食品过敏原简介 233

11.1.1 检出限 234

11.2 食品中过敏性成分的检测 235

11.2.1 食品过敏原免疫化学分析法 235

11.2.1.1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236

11.2.1.2 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ipstick)和免疫层析试纸法(lateral-flow) 240

11.2.1.3 生物传感器 241

11.2.2 基于DNA的检测方法 241

11.2.2.1 链式聚合酶反应(PCR) 241

11.2.2.2 PCR-ELISA 242

11.2.3 新技术 243

11.3 转基因食物 243

11.3.1 转基因食品成分的检测 243

11.3.2 StarlinkTM玉米的检测 244

11.3.2.1 对Cry9C的免疫化学检测方法 244

11.3.2.2 对Cry9C检测的PCR方法 245

11.3.2.3 上市后Cry9C暴露的评价 246

参考文献 248

12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 253

12.1 引言 253

12.1.1 历史背景 253

12.1.2 风险问题 254

12.1.3 农药残留监控 255

12.1.4 农药残留分析的必要性 258

12.1.5 农药的化学性质 258

12.1.6 食物 260

12.2 分析过程 260

12.2.1 分析方法的特点 261

12.2.2 户外分析 261

12.2.3 免疫化学检测 261

12.2.4 小型可移动仪器检验 262

12.3 提取方法 262

12.3.1 样本粉碎及二次抽样 263

12.3.2 提取溶剂选择 263

12.3.3 提取方法 265

12.3.4 其他提取方法 265

12.4 净化 266

12.4.1 固相萃取技术(SPE) 267

12.5 分析 268

12.5.1 基质效应 269

12.5.2 大体积进样技术(LVI)和直接进样法(DSI) 269

12.5.3 快速气相色谱 270

12.5.4 气相及液相色谱检测器 270

12.5.5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271

12.5.6 液相色谱/质谱(LC/MS) 271

12.6 结论 272

参考文献 272

13 食物内污染物质的测定 277

13.1 引言 277

13.2 提取及净化 279

13.2.1 提取 279

13.2.2 净化 279

13.3 分级分离和自动控制 280

13.3.1 分级分离 280

13.3.2 自动化 281

13.4 异构体分离 281

13.4.1 高分辨率气相色谱法(HRGC) 281

13.4.2 快速气相色谱法 283

13.4.3 多维气相色谱法 283

13.5 检测系统 284

13.6 生物分析方法 285

参考文献 286

14 食品中化学防腐剂的分析 291

14.1 引言 291

14.2 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和脱氢醋酸 292

14.3 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 294

14.4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295

14.5 联苯和邻苯基苯酚(邻苯基苯酚及其钠盐) 296

14.6 抗生素 296

14.7 其他防腐剂 297

14.8 抗氧化剂 299

14.9 异抗坏血酸 300

14.10 结论 300

参考文献 300

15 食品中放射性污染物的检测 311

15.1 引言 311

15.2 途径 311

15.3 主要的样品 312

15.3.1 乳和乳制品 312

15.3.2 谷物、大米和谷类食品 312

15.3.3 肉和肉制品 312

15.3.4 水生生物类 312

15.3.5 水果和蔬菜类 312

15.3.6 水和饮料类 313

15.4 主要的放射性核素 313

15.4.1 天然放射性 314

15.4.2 裂变产物 314

15.4.3 活化产物 315

15.4.4 食品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类 315

15.5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15

15.6 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315

15.6.1 总β活性的检测 316

15.6.2 γ光谱分析法 316

15.6.3 α光谱分析法 316

15.6.4 放射化学检测 316

15.6.4.1 锶的分析 316

15.6.4.2 氚的分析 317

15.6.4.3 超铀元素的分析 317

15.7 总α活性的检测 317

15.8 食物污染水平的评价 317

15.9 结论 317

参考文献 319

16 食品微生物学的快速分析技术 320

16.1 引言 320

16.2 传统技术 320

16.3 培养方法 321

16.4 生化技术 322

16.5 免疫分析法 322

16.5.1 免疫分析法的原理 322

16.5.2 抗体-抗原沉淀 323

16.5.3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324

16.5.4 免疫层析法 325

16.5.5 自动免疫分析和电免疫分析法 325

16.6 基于核酸的技术 326

16.6.1 类型 326

16.6.2 分子探针 326

16.6.3 聚合酶链反应(PCR) 327

16.6.3.1 PCR的原理 327

16.6.3.2 传统PCR技术 328

16.6.3.3 实时PCR技术 328

16.7 未来的快速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330

致谢 330

参考文献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