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目的 1
1.2范围 1
1.3已修改的和删除的符号 1
1.4适用文件 1
1.4.1工业标准 1
1.4.2军用标准 1
1.4.3国际标准 1
1 引言 1
1.5.2逻辑电平 2
1.5.3.1正逻缉约定 2
1.5.3逻辑约定和极性指示 2
1.5.2.2低(L)电平 2
1.5.2.1 高(H)电平 2
1.5.1.21状态 2
1.5.1.4内部逻缉状态 2
1.5.1.3外部逻缉状态 2
1.5.1.10状态 2
1.5.1逻缉状态 2
1.5定义 2
1.6图的绘制 3
1.5.8分布功能(点逻辑、线逻缉) 3
1.5.7关联标注 3
1.5.6定性符号 3
1.5.5单元 3
1.5.4.2时序逻辑功能 3
1.5.4.1组合逻辑功能 3
1.5.4逻辑功能 3
1.5.3.3直接极性指示 3
1.5.3.2负逻辑约定 3
1.5.4.3双稳逻缉功能(触发器) 3
2符号结构 4
2.1符号的组成 4
2.1.1一般组成 4
2.1.2非标准化的信息 4
2.1.3输出的逻缉状态 4
2.3.1镶嵌和邻接单元 5
2.2 框 5
2.3框的使用和组合 5
2.3.2公共控制框 7
2.3.2.1加权阵列 8
2.3.3公共输出单元 8
2.3.3.1公共输出单元阵列 9
3与输入、输出和其它连接有关的定性符号 9
3.1否定、极性和动态输入符号 9
3.2内部连接 11
3.3框内符号 12
表3—1常用逻缉信号标志 21
表 21
3.4非逻缉连接和信号流指示 23
4.1总的说明 24
4 关联标注 24
4.2关联类型汇总 25
表4—1关联标注汇总表 25
4.2.1C、EN和M关联对输入影响的比较 26
4.3关联标注的应用 26
4.3.1一般技巧和约定 26
4.3.2与关联(G关联) 27
4.3.3或关联(V关联) 28
4.3.4非关联(N关联) 29
4.3.5互连关联(Z关联) 30
4.3.6传输关联(X关联) 31
4.3.7控制关联(C关联) 32
4.3.8置位和复位关联(S和R关联) 33
4.3.9使能关联(EN关联) 34
4.3.10方式关联(M关联) 35
4.3.11地址关联(A关联) 37
4.4用于关联标注中的技巧 40
4.4.1编码器产生影响输入的用法 40
4.4.2位组合产生影响输入的用法 40
4.4.3输入标记的顺序 41
4.4.4输出标记的顺序 43
4.4.5标记不同于D输入又有固有存储性的输入 44
5组合单元和时序单元 45
5.1基本组合单元 46
基本规则 46
5.2有特定放大的缓冲器、驱动器、接收器和双向开关 53
5.3具有磁滞特性的单元、斯密特触发器、双向门槛检波器 55
5.4编码号 56
5.5信号电平转换器 61
5.6多路选择器和多路分配器 62
5.7算术单元 64
5.8延迟单元 68
5.9基本的双稳单元 69
5.10具有特殊开关特性的双稳单元 72
5.11单稳单元 73
5.12非稳态单元 74
5.13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 76
5.14存储器 81
6.1一般符号和基本规则 85
6.1.1 总则 85
6.1.2输入和输出记号 85
6 高度复杂功能的符号 85
6.1.3否定信号名记号 86
6.1.4功能分组 86
6.1.5标记分组 86
6.1.6长字符串 86
6.1.7双向信号流 87
6.1.8连续标记和连续引线号 87
6.1.9功能表和真值表 88
6.2复杂单元的示例 88
6.1.10内部图 88
附录 92
附录A 推荐的符号比例 92
附录B 已更改或删除的符号 95
附录C 取自ANSI/IEEE Std 91-1982和被替换的标准的表示逻辑图用图形符号关系的组合表 98
附录D 用作示例的集成电路商业零件号与符号编号对照 108
索引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