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1
1.2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
1.2.1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2
1.2.2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2
1.3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特点 3
1.3.1 分析仪器 3
1.3.2 分析方法 4
1.3.3 测量和测量数据 4
1.4 现代仪器分析的作用 4
1.4.1 仪器分析常常是解决科学研究中“瓶颈”问题的钥匙 5
1.4.2 仪器分析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5
1.4.3 仪器分析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6
参考文献 6
第2章 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基础 7
2.1 资质认定基本概念 7
2.1.1 资质认定 7
2.1.2 计量学和资质认定的基本概念 9
2.2 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基础知识 11
2.2.1 我国法定单位制 11
2.2.2 测量误差与数值修约 13
2.2.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5
2.3 资质认定评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2
2.3.1 管理要求 22
2.3.2 技术要求 25
2.4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29
2.4.1 管理体系的构成 29
2.4.2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30
2.4.3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31
2.5 资质认定评审程序 34
2.5.1 资质认定评审过程 34
2.5.2 技术评审程序 35
参考文献 36
第3章 化学计量学基础 37
3.1 多元校正方法 37
3.1.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38
3.1.2 主成分回归方法 40
3.1.3 偏最小二乘法 41
3.2 多元分辨 41
3.2.1 多元分辨基本原理 42
3.2.2 渐进因子分析法 43
3.2.3 其他多元分辨方法 45
3.3 化学模式识别 45
3.3.1 化学模式识别基本过程 46
3.3.2 化学模式识别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46
3.3.3 化学模式识别中距离的表达方法 47
3.3.4 有监督的模式识别 47
3.3.5 无监督的模式识别 48
3.4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50
3.4.1 曲线平滑 50
3.4.2 求导 52
3.4.3 曲线拟合 53
参考文献 54
第4章 色谱分析基础 55
4.1 色谱法概述 55
4.1.1 色谱法定义 55
4.1.2 色谱法分类 55
4.1.3 色谱分析相关术语 56
4.2 色谱理论基础 58
4.2.1 色谱热力学理论 59
4.2.2 色谱动力学理论 62
4.3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67
4.3.1 分离度 67
4.3.2 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 68
4.3.3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69
4.4 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72
4.4.1 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72
4.4.2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73
参考文献 76
第5章 气相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77
5.1 气相色谱法 77
5.1.1 气相色谱仪 77
5.1.2 气相色谱检测器 78
5.1.3 气相色谱固定相 85
5.1.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88
5.1.5 气相色谱常用辅助技术 90
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94
5.2.1 高效液相色谱仪 94
5.2.2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100
5.2.3 液相色谱流动相 105
5.2.4 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109
5.3 色谱分析新进展 110
5.3.1 新型色谱固定相 110
5.3.2 色谱仪 111
5.3.3 多维色谱技术 111
参考文献 112
第6章 原子光谱分析 114
6.1 光谱概述 114
6.2 原子光谱 115
6.3 原子发射光谱 116
6.3.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 116
6.3.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 117
6.3.3 分析方法 119
6.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120
6.4 原子吸收光谱 123
6.4.1 概述 123
6.4.2 分析过程 123
6.4.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 123
6.4.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124
6.4.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27
6.4.6 分析方法 130
6.5 原子荧光光谱 131
参考文献 131
第7章 分子光谱分析 133
7.1 分子光谱概述 133
7.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34
7.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34
7.2.2 紫外-可见光谱仪 135
7.2.3 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技术 136
7.3 红外光谱 138
7.3.1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39
7.3.2 红外光谱仪 141
7.3.3 红外光谱应用技术 142
7.4 拉曼光谱 143
7.4.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143
7.4.2 拉曼光谱图 144
7.4.3 拉曼光谱的特点 144
7.4.4 拉曼光谱仪 145
7.4.5 拉曼光谱的应用技术 146
7.5 分子荧光光谱 148
7.5.1 分子荧光光谱基本原理 148
7.5.2 分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定量依据 152
7.5.3 分子荧光光谱仪 152
7.5.4 分子荧光光谱的应用 153
7.5.5 荧光显微镜 154
7.6 核磁共振波谱 154
7.6.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55
7.6.2 核磁共振波谱仪 158
7.6.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159
7.6.4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161
7.6.5 其他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164
7.7 质谱分析法 164
7.7.1 概述 165
7.7.2 电离方式和离子源 165
7.7.3 质量分析器 168
7.7.4 无机质谱 170
7.7.5 有机质谱及分子结构解析 170
7.7.6 生物质谱 172
参考文献 173
第8章 电分析化学与传感器 174
8.1 电分析化学基础 174
8.1.1 电分析化学基本概念 174
8.1.2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176
8.2 近代电分析化学的发展 194
8.2.1 化学修饰电极 195
8.2.2 超微电极 197
8.2.3 联用技术 200
8.3 电化学传感器 203
8.3.1 电化学传感器的概念 203
8.3.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组成 204
8.3.3 常见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206
8.3.4 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 213
8.3.5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15
参考文献 216
第9章 电子显微镜 217
9.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17
9.1.1 基本原理 217
9.1.2 仪器构造和功能 223
9.1.3 应用技术 226
9.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1
9.2.1 基本原理 231
9.2.2 仪器构造和功能 233
9.2.3 应用技术 234
9.3 扫描探针显微镜 243
9.3.1 基本原理 243
9.3.2 仪器构造和功能 245
9.3.3 应用技术 247
参考文献 249
第10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50
10.1 基本原理 250
10.1.1 光电效应 250
10.1.2 电子弛豫 251
10.1.3 化学位移(结合能位移) 251
10.2 仪器构造和功能 252
10.2.1 X射线激发源 252
10.2.2 样品室 253
10.2.3 电子能量分析器 253
10.2.4 检测器 253
10.2.5 真空系统 254
10.3 XPS的性能指标和特点 254
10.3.1 信号采样深度 254
10.3.2 原子浓度检测限 254
10.3.3 分辨力 254
10.3.4 其他特点 254
10.4 XPS谱图表达 254
10.4.1 原子轨道能级的表达 254
10.4.2 XPS谱图的表达 255
10.4.3 XPS谱图数据处理 257
10.5 应用技术 257
10.5.1 样品的制备 257
10.5.2 样品的预处理 257
10.5.3 样品荷电效应的校正 258
10.5.4 离子束溅射技术 258
10.5.5 XPS的功能和应用 258
参考文献 260
第11章 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 261
11.1 基本原理 261
11.1.1 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261
11.1.2 晶体周期性结构的表达 261
11.1.3 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 263
11.2 仪器构造和功能 264
11.2.1 X射线发生器 264
11.2.2 测角仪 265
11.2.3 探测器 266
11.2.4 程序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 266
11.3 样品制备 267
11.3.1 粉末样品的制备 267
11.3.2 薄膜、块状、片状样品的制备 267
11.3.3 液状或膏状样品的制备 267
11.4 应用技术 268
11.4.1 物相分析 268
11.4.2 晶粒尺寸分析 270
11.4.3 结晶度分析 270
11.4.4 石墨化程度分析 271
11.4.5 小角X射线衍射 272
参考文献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