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电图学基本原理 1
一、典型心电图 1
目录 1
二、心肌细胞的电位 2
(一)膜电位 2
(二)双相动作电位 3
(三)膜电位的离子理论 5
(四)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6
(五)探查电极位置与波形的关系 7
三、心室肌肉段除极过程 8
四、心脏波形的产生机理 9
(一)心脏传导系统组织 9
(二)心脏除极顺序 12
(三)P、QRS、T波的形成 12
(二)单极导联 19
五、导联 19
(一)双极导联 19
六、爱氏三角及爱氏定律 22
七、电轴 23
(一)测量方法 23
(二)影响电轴偏移的因素 25
第二章 正常心电图 26
一、心电图的测量 26
(一)心电图的时间及电压 26
(二)心率的测量 26
(三)各波及间期的测量 27
(四)判定钟向转位的方法 28
二、波形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29
三、伪差的识别 33
(一)交流电干扰 33
(三)基线不稳 34
(二)骨骼肌干扰 34
(四)导联线接错 35
(五)打标准电压的时间不适当 35
四、心电图检查指征 35
五、心电图阅读步骤及报告方式 36
〔附〕正常小儿心电图特点 37
第三章 心房肥大与心室肥厚 38
一、心房肥大 38
二、左心室肥厚 39
三、右心室肥厚 40
四、双侧心室肥厚 42
〔附〕右位心心电图 44
第四章 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45
一、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45
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47
三、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48
五、左束支半阻滞 50
四、心室内传导阻滞 50
六、双侧束支传导阻滞 55
第五章 予激症候群 62
第六章 心律失常 66
一、总论 66
(一)心脏的几点生理特性 66
(二)神经体液功能对心肌功能的调节作用 67
(三)心律失常分类 68
(四)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分析步骤 69
(五)临床意义 69
二、窦性心律 69
(一)正常窦性心律 69
(二)窦性心动过速 70
(三)窦性心动过缓 71
(四)窦性心律不齐 71
三、逸搏与逸搏性心律 72
(一)房室结区性逸搏与室性逸搏 72
(五)窦性停搏 72
(二)房室结区性心律 75
〔附一〕冠状窦性心律 76
〔附二〕冠状窦结性心律 76
〔附三〕反复心律 76
〔附四〕伪反复心律 76
(三)游走性心律 78
(四)干扰性房室脱节 78
(五)心室自搏性心律 80
四、期前收缩 80
(一)房性期前收缩 80
(二)房室结区性期前收缩 82
(三)室性期前收缩 83
(四)间插性期外收缩 86
(五)多源性期前收缩 87
(六)多发性期前收缩 88
五、阵发性心动过速 89
(一)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89
(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91
六、朴动与颤动 93
(一)心房朴动 93
(二)心房颤动 94
(三)心室朴动与心室颤动 95
七、窦房传导阻滞 95
八、房室传导阻滞 96
(一)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96
(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97
(三)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98
第七章 心肌损伤的心电图 101
一、心肌梗塞 101
发生机理 101
(一)各病理期的演变 104
心电图特征 104
(二)梗塞区域定位 105
(三)心肌梗塞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111
(四)心室壁瘤 113
(五)仅有T波改变的心肌梗塞心电图 113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13
〔附〕运动试验 116
葡萄糖负荷试验 118
饱餐试验 118
三、心包炎 119
(一)急性心包炎 119
(二)慢性心包炎 119
四、心肌炎 120
五、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121
一、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123
(一)洋地黄 123
第八章 药物和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123
(二)毒毛旋花子素 124
(三)奎尼丁 125
(四)酒石酸锑钾 125
(五)吐根硷 126
二、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126
(一)血钾过低 126
(二)血钾过高 128
(四)血钙过高 130
(三)血钙过低 130
附录 131
一、心电轴计算表 131
二、自R—R间期推算心率表 134
三、正常P—R间期时限表(秒) 134
四、不同心率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图 135
五、心动周期长度(秒数)的平方根表(用作计算Q—TC) 136
六、心电图报告的一种格式 137
七、两级梯运动测验登梯次数表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