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莞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框架及现实意义 7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7
1.从产业间的横向联系上看,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发展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 7
2.从产业的纵向发展上看,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8
3.从产业素质的层面看,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 8
4.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看,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9
5.从产业发展的可实现性来看,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实现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良性互动 10
6.从产业的国际化角度看,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建立国际协调型的产业结构 10
(二)东莞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现实意义 10
1.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11
2.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根本要求 12
3.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2
二、东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状 13
(一)东莞产业发展总体阶段与地位判断 13
1.东莞产业发展阶段的总体判断——处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越过工业化中期向工业高度化推进阶段,同时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开始跨入知识经济初级阶段 14
2.东莞产业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判断——以外向型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起飞,但产业发展仍然主要是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导致产业被挤压于国际产业链低端,面临不可持续危机 15
3.东莞产业发展在全省的地位判断——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发展后劲双双领跑广东,但目前在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疲软,经济上亟需继续转型 16
(二)东莞产业发展现状 16
1.从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看,东莞产业经济总量取得巨大突破,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良性轨道 16
2.从产业的均衡性和产业链构成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效,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完善 17
3.从产业的技术素质看,高新技术产业长足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19
4.从产业的劳动力素质看,人力资源整体开发得到进一步推进,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 19
5.从产业发展的基础及产业与环境的协调性看,产业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
(三)东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
1.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产业附加值低 21
2.产业布局散乱,集中度低 21
3.经济自主性差,抗外部风险的能力弱 21
4.外资企业数量多,企业根植性弱 22
5.产业偏轻,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少 22
6.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 22
三、东莞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3
(一)东莞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机遇 23
1.世界经济发展从工业文明转向知识文明,给东莞产业发展及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抢占产业链制高点带来了新的机遇 23
2.产业的模块化发展趋势为东莞改善国际产业分工地位提供了难得机遇 24
3.广东经济发展的方向及趋势为东莞产业发展及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 25
4.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已具备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条件和基础 26
(二)东莞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挑战 27
1.土地资源开发过快,能源供应压力过大 27
2.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27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升级压力较大 28
4.专业人才贮备不足,劳动力素质提升压力较大 28
5.人口急剧膨胀,社会承载压力较大 29
6.农村收入结构不合理,和谐稳定压力较大 30
7.产业结构不合理,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抗外部风险和应对区域竞争压力较差 30
8.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协调发展难度较大 31
四、东莞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及主导产业选择 31
(一)总体思路 31
(二)路径选择 32
1.在大国经济背景和全球视野下,通过“退、转、引、升”四翼齐飞,走出一条东莞特色的产业转型之路 32
(1)退 32
(2)转 33
(3)引 34
(4)升 35
2.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来打造东莞产业的“钻石”体系,走出一条东莞方式与世界规则的组合之路 36
(1)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促进东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 37
(2)借助香港生产服务业,实现莞港产业互补性“无缝对接” 37
(3)走基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道路 38
(4)通过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打造东莞产业的“钻石”体系 38
3.在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实践中构筑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由城市升级牵引产业升级之路 39
(1)用东莞新型城市化拉动产业升级 39
(2)把东莞融入“港深穗”都市圈,拉动产业升级 40
(3)以东莞现代制造业名城建设拉动产业高端化 40
4.强调大资源、大企业、大集聚,走出一条园区布局现代产业之路 41
(1)大项目带动 41
(2)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42
(3)突出大园区、大港口支撑 42
(三)主导产业选择 43
1.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 43
(1)电子信息产业:做强做优,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43
(2)新型平板显示产业(OLED):技术引领与高端化 43
(3)装备制造业:扶持振兴,提高适度重型化水平 44
2.区域品牌和特色集群的优势传统产业 45
(1)纺织服装制造业:“产品经营——品牌经营,生产基地——区域集散中心”双转变 45
(2)家具制造业:家具设计中心与展销中心 45
(3)玩具、五金模具制造业:从制造到创造,从“贴牌”到“品牌” 46
(4)造纸及纸制品业:环保硬指标与园区集聚 46
(5)食品饮料制造业:名牌带动 47
3.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的新兴前景产业 47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助跑松山湖 47
4.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 48
(1)金融业:省内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试点 48
(2)现代物流业:“三位一体”现代物流体系和中转型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48
(3)产业支援型服务业:对接香港,服务业的“三来一补” 49
(4)主题会展业:华南工业展览之都 49
(5)总部经济:接入港深穗总部经济带发展职能型总部经济 49
(5)服务外包:成为全国服务外包基地之一,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中树立东莞的服务品牌 50
五、东莞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四大载体 50
(一)就地升级与异地转移双推动,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工程,打造东莞制造新模式 50
1.以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为目标,着力优化加工贸易结构 51
2.与港台商会合作,以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为契机,促进加工贸易加快向外梯度转移,着力提高吸收外资质量 52
3.以促进内外融合和本土化为目标,着力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 52
4.以扩大内销为重点,成立内销联盟,开拓国内市场 52
5.以加强和改善监管服务为突破口,着力优化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53
(二)接入“穗深佛莞”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科技东莞”工程,打造现代制造名城和数字东莞 53
1.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4
2.引进培育高端产业,用松山湖带动“科技东莞”工程建设 54
3.推动数字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运用,以信息化带动产业高级化 54
4.积极接入“穗深佛莞”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数字东莞 55
(三)融入珠江东岸创意产业带,建设“创意东莞”工程,打造创意时尚之都 55
1.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 56
2.实现创意与产业的充分衔接,发展特色产业创意集聚区 57
(四)在城市群市场特征下发展流通经济,建设“商贸东莞”工程,打造现代组团式流通商圈 58
1.以城市群市场特征为导向优化物流节点和商业网点规划 58
2.营造诚信的商贸发展环境 58
3.大力发展为产业服务的商贸业 59
4.培育现代批发商。 59
六、东莞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60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完善东莞产业政策体系,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60
(二)全面推进转型试点工作,把松山湖建成转型东莞的特区 61
1.调整市、镇、村财权和事权的划分,全面推进转型升级试点工作 61
2.加大招商引资与平台搭建力度,把松山湖建成转型东莞的特区 62
(三)以行政区划调整为突破口,加快产业资源整合力度 63
1.将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城市空间布局相结合,科学调整行政区划 63
2.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带动产业布局的调整,营造“大城”意识 63
(四)构筑价值导向的现代品牌链,建设“品牌东莞”工程 64
1.强化品牌意识,推动贴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 64
2.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65
3.创建区域品牌,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65
4.营销东莞,重塑城市形象,铸造城市新品牌 66
(五)推行中小企业投资发展计划,打造全国创业创新基地 66
1.推行中小企业投资发展计划,鼓励“和谐创业” 66
2.筹建完善的技术交流、交易平台,为技术转移提供全方位服务 67
3.用风险投资和OTC试点作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催化剂 67
(六)用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升级,打造学习型城市 68
1.适应“双转型”实行“双人才”战略,提升整体人口素质 68
2.引进高端人才,培育现代企业家队伍 69
3.组建东莞经理进修学院,积极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69
(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和产业链整合能力 70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由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 70
2.提高产业链整合能力,构筑高附加值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71
(八)积极促进节能降耗,建设资源利用体系和环境优化体系 71
(九)加强与周边城市,特别是与香港的产业合作 72
1.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产业配套 72
2.加强与香港在产业上的无缝衔接,帮助东莞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