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静如主编;秦千里,易豪精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43801159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

引言 1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发生和挫折 23

第一节 晚清的封建主义现代化运动 23

一 天下观 24

二 传统社会秩序及资源的获益者 26

三 防御性现代化:晚清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 29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 35

一 力量构成和价值取向 35

二 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的失败 42

第二章 崭新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社会主义 47

第一节 中国启蒙运动的走向: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47

一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膜拜 47

二 社会主义的皈依 55

第二节 崭新的现代化价值取向:平等和发展兼顾 64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领导集团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7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7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品质和特点 78

一 现代品质 78

二 特点:高度的整合能力 83

三 特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87

第四章 社会动员:从城市到乡村 90

第一节 工人的动员 90

第二节 农民的动员 100

一 乡村社会中的农民 101

二 农民动员的认识过程 106

三 农民的动员及动员方式 114

四 从保守到革命:农民动员的成功 135

第五章 社会动员的延展:统一战线 138

第一节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38

第二节 统一战线的对象和政策 141

第三节 统一战线的一般过程 147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的初步确立:方式与意义 159

第一节 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初步确立的主要方式 159

一 现代化与革命 159

二 中国革命的理由 161

三 中国革命的特点 1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初步确立的意义 172

下编 179

引言 179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的完全确立 189

第一节 从革命到和平:中国社会的转轨 189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现代化意义 189

二 在炮火中诞生的新的社会结构 190

第二节 “一边倒”外交方针与仿效苏联模式 195

一 中美对峙:寻求苏联的援助 195

二 现代化道路与苏联模武 198

三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向苏联学习 201

第三节 社会动员 204

一 农民的动员 205

二 手工业者的动员 209

三 民族资产阶级的动员 210

四 社会结构的急剧嬗变 214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曲折 2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早期进程 216

一 工业化概念及其标志 216

二 旧中国的遗产:畸形化的工业 218

三 揭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序幕 221

第二节 文化变迁 226

一 社会动员与反右派斗争 226

二 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取向 229

第三节 “大跃进”与现代化 232

一 社会动员与“大跃进”的发动 232

二 全民大炼钢铁?工业化 238

三 公有制升级运动 242

四 中国现代化主题的偏离 246

第四节 调整时期:新希望 248

一 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与提高 248

二 调整的成就:新的希望之光 255

第九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挫折 25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259

一 对阶级结构的错误认识 259

二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错误把握 263

第二节 特殊形式的现代化运动 267

一 “政治挂帅” 267

二 以战备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 270

三 社会动员与农业学大寨运动 276

第三节 政治大动乱的代价 280

第十章 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285

第一节 历史的伟大转折与发展战略 285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兴 285

二 中国传统发展战略评析 288

三 新的发展战略 293

第二节 改革大潮冲击下的中国社会 299

一 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历程 299

二 现代化运动中的政治体制改革 308

三 向横向扩展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 315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取向 32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探索 324

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提出与探索中的曲折 325

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探索 327

第四节 走向现代化文明 334

一 大变革中的农村与城市 335

二 社会结构的调整、分化与整合 340

三 思想观念的演进 343

第十一章 中国与世界:挑战与机会 347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国际环境 347

一 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348

二 国际环境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52

第二节 二元结构与中国现代化 354

一 二元结构——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 355

二 中国二元结构转向现代化的双重轨迹 356

结束语:中国现代化运动鸟瞰——追求现代秩序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