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牡丹江师范学院农教系
  • 出版年份:1976
  • ISBN: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种子工作的大好形势 1

第一章 农作物育种途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品种与育种目标 1

一、品种的概念 1

二、种子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 2

二、原始材料的收集、研究、保存 2

三、我国的种子工作方针 4

四、我省种子工作特点 4

五、“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5

三、育种目标 7

四、确定育标的依据 9

第二节 植物阶段发育与引种 11

一、引种在种子工作中的作用 11

二、引种的理论根据 11

三、引种工作的方法步骤 16

四、良种鉴评 17

第三节 遗传、变异与选择育种 18

一、遗传、变异与选择 18

二、选择的遗传学原理 21

三、选择育种的基本原则 22

四、选择方法 23

一、杂交育种及其意义 28

第四节 杂交育种及其理论基础 28

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9

三、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37

(一)、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 37

(二)、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规律 42

(三)、基因连锁与交换规律 45

(四)、数量性状的遗传 49

四、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 52

五、杂交技术 52

(一)杂交前的准备工作 56

(二)杂交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56

1、小麦的杂交技术 57

2、大豆的杂交技术 60

3、水稻的杂交技术 63

4、谷子的杂交技术 65

六、杂交后代的试验和选择 67

七、品系鉴定与品种区域试验 72

第五节 无性杂交 74

一、无性杂交的概念和意义 74

二、无性杂交的特点和应用 74

三、无性杂交育种的原则和方法 76

四、无性繁殖的特点 78

五、无性繁殖作物育种的特点 80

第六节 远缘杂交育种 82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及其在育种上的作用 82

二、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83

三、远缘杂交的遗传特点 86

第七节 突变与辐射育种 87

一、辐射育种的意义 87

二、突变的类型及其规律 88

三、辐射诱变机制 92

四、辐射育种的方法 93

五、化学诱变 99

六、激光育种 101

第八节 染色体组突变与育种 104

一、染色体组突变 104

二、多倍体育种 109

三、单倍体育种 114

第九节 遗传物质的现代理论 123

一、遗传物质研究的发展 123

二、DNA的分子结构及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和证据 123

三、蛋白质合成及遗传密码学说 128

四、遗传物质问题的复杂性 130

第十节 农作物育种的新途径 132

一、体细胞杂交法 132

二、光呼吸原理在农作物选种上的应用 134

三、线粒体互补育种法 136

第二章 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137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意义和任务 137

二、杂种优势 139

一、杂交种 139

第二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基础 139

第三节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145

一、玉米杂交种几个性状的遗传规律 145

二、玉米杂交种的类型和选配 147

三、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 149

四、怎样选择自交系和杂交种 152

(一)、玉米的开花习性与自交技术 152

(二)、怎样选择自交系 154

1、玉米为什么要进行自交 154

2、自交的作用 154

3、培育自交系的基础材料 155

4、选择程序 156

5、自交系的改良 157

6、自交系的提纯复壮 158

7、玉米杂交种的选配 159

8、玉米杂交种的繁殖 160

第四节 非染色体遗传与雄性不育 163

一、非染色体遗传的概念 163

二、非染色体遗传的种类与现象 163

(三)、怎样选育可育恢复系 166

三、高粱雄性不育的利用 170

(一)、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 170

(二)、高粱恢杂系的选育 173

(三)、高粱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提纯 173

(四)、杂交高粱的制种 174

(一)、玉米雄性不育的类型 176

(二)、玉米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176

四、玉米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和利用 176

(四)、玉米制种方案 177

(五)、杂交种的选配原则 179

五、小麦、水稻、谷子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 181

第三章 良种繁育 185

第一节 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185

一、良种繁育的意义 185

二、良种繁育的任务 186

一、品种退化的原因 188

第二节 良种繁育的技术 188

二、品种提纯复壮 190

三、高倍繁殖 193

四、防止品种混杂 195

第三节 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197

一、县良种示范繁殖场 197

二、公社良种场 197

三、大队种子队 198

四、生产队种子田 198

第四节 种子检验 201

一、种子检验的意义 201

二、品种纯度检验 201

三、种子播种品质检验 205

四、种子带病检验 211

五、种子消毒处理 215

第四章 农业科学实验方法 222

第一节 农业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22

第二节 田间试验的任务和要求 224

一、田间试验的任务 224

二、田间试验的要求 224

第三节 田间试验的种类 227

第四节 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29

一、设置重复 229

二、随机排列 230

三、局部控制 231

第五节 田间试验的规划和设计 232

一、田间试验的规划 232

二、田间试验设计 233

(一)、试验处理设计 233

(二)、对照区与保护区的设置 233

(三)、确定试验小区的面积、形状和重复次数 234

(四)、几种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236

1、大区简单对比法 236

2、对比法 236

3、间比法 236

4、随机区组法 237

5、拉丁方法 239

6、复因子随机区组试验 240

7、裂区试验设计法 241

8、正交试验法 242

第六节 田间试验方法 251

一、试验计划的拟定 251

二、田间试验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 251

三、田间区划 252

四、种子准备与播种 252

五、田间管理 253

六、田间调查记载 253

七、取样技术 254

九、收获与室内考种 255

八、田间鉴评 255

第七节 生物统计基础 257

一、生物统计在田间试验和遗传试验中的意义 257

二、平均数和标准差 257

三、样本均数差异显著性测定 262

(一)、基本概念 262

(二)、两个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定t值测定 268

(三)、两个以上样本均数间差异显著性测定:变量分析(方差分析) 273

四、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 281

(一)、回归系数及回归方程 281

(二)、相关系数及其计算 284

五、X2(卡平方)检验 286

一、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293

第八节 田间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293

二、多次重复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298

三、随机区组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301

四、拉丁方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304

五、复因子随机区组法的变量分析 306

六、裂区试验结果变量分析 316

七、正交试验法结果的统计分析 326

实例:1976年大豆品种区域(复因子正交)试验 338

附录Ⅰ 田间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 347

一、玉米调查项目及标准 347

第九节 认真搞好科学实验的总结 347

二、高粱调查项目及标准 348

三、小麦调查项目及标准 348

四、大豆调查项目及标准 348

五、谷子调查项目及标准 349

六、水稻调查项目及标准 349

七、马铃薯调查项目及标准 350

附录Ⅱ 常用正交表 351

附录Ⅲ 生物统计用表 357

X2(卡平方)表 357

r值相关系数表 357

t值分布表 358

F值分布表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