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转型期河南省民众心理行为的现状调查 1
一、转型期河南省农村犯罪特点及趋势的调查 1
(一)转型期河南省农村刑事犯罪的特点 1
(二)河南省农村刑事犯罪案件的基本分析情绪是什么? 2
(三)河南省农村犯罪的趋势分析 3
二、转型期河南省农村人际关系调查 5
(一)河南省农村人际关系的裂变 6
(二)中国农村人际关系裂变的情绪行为原因 7
三、社会转型期的河南省民众的人格特征调查 8
四、对社会转型期河南省民众心态的调查思考 9
五、转型期河南省弱势群体负面心态的调查分析 12
(一)转型期河南省弱势群体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几种负面心态的主要表现 13
(二)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表现 14
六、转型期河南省民众理想、信念、信仰弱化现象调查分析 15
(一)弱化现象的实质及影响 16
(二)弱化现象产生的教育与心理行为的原因分析 17
七、对转型期腐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
(一)转型时期腐败的特征 20
(二)转型期腐败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 21
八、我省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与原因的调查 22
(一)我省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22
(二)产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23
九、社会转型期我省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 25
(一)当前河南省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状况及存在的心理障碍 26
(二)导致心理障碍的因素分析 27
十、转型期河南省家庭道德建设困境的调查 27
(一)家庭道德关系的改变引起的冲突 27
(二)道德文化的变迁带来的震荡 28
第二章 情绪与情绪智力 31
一、情绪、情感和感情 31
(一)情绪的特性和定义 31
(二)情绪的特征 33
二、情绪在人的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的作用 36
(一)情绪在人的心理结构中的地位 36
(二)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的作用 37
三、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41
四、情绪智力 45
五、众说纷纭的情绪智力理论 47
(一)J.D.Mayer和P.Salovey情绪智力理论的能力模型 48
(二)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发展 51
(三)以Bar-On为代表的情绪智力理论结构模型及发展 56
第三章 情绪智力9要素理论的建构 60
一、本研究情绪智力概念性定义的构想和根据 60
二、本研究建构情绪智力理论结构模型的构想 62
(一)设定“对象维度”的构想和依据 63
(二)设定“操作维度”的构想和依据 63
第四章 转型期河南省民众情绪智力结构的实证研究 68
一、研究目的 68
二、研究假设 68
三、研究方法 68
(一)被试 68
(二)测量工具 68
(三)统计方法与工具 68
四、问卷的编制 68
(一)编制情绪智力9要素理论量表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 68
(二)问卷条目的来源 69
(三)施测问卷的设计和记分标准 69
(四)情绪智力正式量表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70
(五)小结 75
第五章 感知和体验自己情绪的能力 75
一、自测 75
二、情绪的生理表现、情绪体验和情绪记忆 80
(一)情绪的生理表现 80
(二)情绪体验 81
(三)情绪记忆 84
三、情绪反刍——认识自己情绪的技巧 86
第六章 表达和评价自己情绪的能力 87
一、自测 87
二、与情绪表达有关的两种心理障碍 91
(一)情绪表达障碍 91
(二)癔症型情绪障碍 92
三、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93
(一)表情规则与适当的情绪表达 93
(二)身体语言控制与适当的情绪表达 94
(三)真实的情绪表达 94
(四)真诚待人 98
四、从封闭的情感世界中走出来 99
(一)模拟对话法 101
(二)模拟报复法 102
(三)书信倾诉法 103
第七章 调节 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105
一、自测 105
二、对情绪产生原因的理论解释 109
(一)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109
(二)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的情绪认知理论 109
(三)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理论 110
三、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110
四、调节 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境 112
五、如何调节 自己的情绪 113
(一)不要太激动 113
(二)保持快乐的心境 114
(三)树立必胜的信心,坚持到底 117
(四)学会控制各种消极情绪 118
(五)调节 情绪,从今天做起 120
第八章 感知和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 122
一、自测 122
二、身体语言与情绪 125
(一)眼睛传达的情绪信息 126
(二)嘴巴传达的情绪信息 127
(三)颈部动作传达的情绪信息 127
(四)四肢动作传达的情绪信息 128
(五)腰、腹部动作传达的情绪信息 129
(六)背部动作传达的情绪信息 129
(七)腿部动作传达的情绪信息 130
(八)足部动作传达的情绪信息 131
三、通过整体形象认识他人的情绪 133
(一)厌烦情绪的认识 133
(二)通过整体形象认识他人情绪的技巧举例 134
四、虚假的情绪表达 137
(一)社交变色龙 137
(二)文明的面具 137
(三)认识伪装的表情 142
第九章 表达和评价人情绪的能力 146
一、自测 146
二、体验他人的情绪:移情 149
(一)情绪共鸣的形式 149
(二)情绪共鸣的不同发展水平 151
(三)对痛苦的情绪共鸣 152
(四)由自我投射产生的错误情绪共鸣 154
三、情绪共鸣的测量和生理机制 155
(一)情绪共鸣的测量 155
(二)情绪共鸣的生理机制 156
四、攻击行为与情绪共鸣 158
五、情绪共鸣能力的培养 160
(一)有关的研究 160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共鸣能力 163
第十章 调节 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 166
一、自测 166
二、如何调节 他人的情绪 169
(一)以静制怒——缓解他人愤怒的“法宝” 169
(二)把对方想指责的话都说完——有效地避免他人的指责 170
(三)向对方表示尊重——巧妙地化解他人敌对情绪(一) 170
(四)投其所好——巧妙地化解他人的敌对情绪(二) 171
(五)用人情打动对方——说服对方接受你推销的产品 172
(六)恰当的恭维——博得他人好感的秘诀 174
(七)批评的艺术 176
(八)拒绝的艺术 177
第十一章 感知和体验环境情绪的能力 180
一、自测 180
二、场景情绪 183
(一)形态与情绪 184
(二)色彩与情绪 186
(三)声音与情绪 187
三、群体情绪 189
(一)领地保护与人际距离 190
(二)群体凝聚力 191
(三)群体能力 191
四、情绪感染 192
(一)情绪感染的主要类型 192
(二)运动比赛情境中的情绪感染 193
第十二章 表达和评价环境情绪的能力 195
一、自测 195
二、对场景情绪的描述 197
(一)华丽 198
(二)浑朴 198
(三)秀雅 198
(四)雄奇 198
(五)精致 198
(六)粗犷 199
三、对群体情绪的描述 199
(一)权力腐败的三色嬗变 199
(二)用民谣表达憎恶腐败的群体情绪 200
第十三章 调节 和控制环境情绪的能力 202
一、自测 202
二、场景情绪的营造 204
(一)园林艺术 204
(二)色彩与场景情绪 206
(三)意境广告 207
三、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士气 209
(一)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209
(二)如何提高群体士气 209
四、里根调节 群体情绪的艺术 211
(一)视觉战胜语言 211
(二)视觉形象设计 212
(三)图像中的故事 213
(四)故事中的说书人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