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2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2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2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5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内容 5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意义 9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原则和方法 11
四、全球视野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 14
五、我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发展 1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9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20
一、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 20
二、让学生认同有必要专门开设一门“思想道德修养”课 20
三、让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课产生一定的兴趣 21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21
一、现状调查 21
二、需求分析 22
三、悬念设置 22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22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24
第一章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25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25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26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26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27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29
一、大学生活的特点与适应 29
二、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 32
三、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35
四、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8
五、大学生成才目标的确立 41
六、为完成历史重任而立志成才 45
七、深刻认识大学精神 50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54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54
一、适应问题 55
二、寻找目标 55
三、目标选择和制定的意义 55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56
一、谈入学后的感受 56
二、分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57
三、我的目标 57
四、打算怎么实现 57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58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61
第二章 树立新的学习精神 62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62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63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63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65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69
一、学习及学习的价值 69
二、人类学习活动的一般特点和大学的学习特点 70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72
四、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学习 76
五、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79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86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87
一、人生与学习 87
二、成长的乐趣 87
三、学习方法 88
四、创新问题 88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88
一、学习动机的自我分析及评价 88
二、知识结构的建构 89
三、创新意识测试与思考 89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89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93
第三章 健康心理与成才 94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94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95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95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97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101
一、健康、心理与心理健康 101
二、心理健康与德、智、体、美育的关系 104
三、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常见的心理矛盾 105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要求 107
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09
六、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 111
七、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与途径 114
八、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11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18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118
一、提高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认识 118
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119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119
一、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 119
二、心理测量 120
三、性格反省 120
四、头脑风暴法 121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121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125
第四章 正确处理交往、友谊与爱情 126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26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对人的态度 126
二、确立学生为人处事的原则 127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127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127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130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133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 133
二、人际交往概述 133
三、大学生与人际交往 138
四、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140
五、友谊 144
六、爱情 147
七、大学生与恋爱 152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59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160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161
一、我喜欢的人和我讨厌的人 161
二、人际关系训练 161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163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167
第五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168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68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169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169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170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172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的学说 172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175
三、“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176
四、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78
五、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78
六、人生目的 181
七、人生态度 187
八、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191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93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194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195
一、辩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吗? 195
二、谈自己为什么而活 196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196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201
第六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02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202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203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203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206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209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 209
二、人生价值的特点 210
三、人生价值的内容 211
四、人生价值的评价 213
五、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21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218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219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220
一、避难所的选择 220
二、最有价值的事物 221
三、有关“我的价值”的思考 221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221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225
第七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226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226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227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227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229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231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231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240
三、“五爱”道德规范提出的根据及意义 244
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 245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250
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25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257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258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259
一、能为集体做些什么? 259
二、如何对待实践中为自己考虑的行为 259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260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263
第八章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64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264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265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265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266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274
一、道德品质及其形成和发展 274
二、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78
三、道德修养及其基本途径 280
四、道德境界 28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286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286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287
一、自我道德状况的反省 287
二、对校园生活中违反道德原则现象的思考 287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288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292
第九章 做坚定的爱国者 293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293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294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294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295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296
一、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96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99
三、弘扬民族精神 30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311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312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313
一、自己如何为祖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13
二、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314
三、爱国主义热点问题讨论 314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314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320
第十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321
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321
第二部分 学情与社情 322
一、大学生关注的若干问题 322
二、学情与社情调查 323
第三部分 理论要点阐述 326
一、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26
二、信念是巨大的精神力量 339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343
第四部分 教学思路参考 343
第五部分 教学活动建议 344
一、谈我的理想 344
二、分析自己理想的形成 345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参考 345
第七部分 教师手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