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3
总述 5
大事记 15
第一节 上古至清朝时期 15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9月30日) 2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起) 25
第四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桂林漓江 39
第一节 漓江 41
第五节 国外要人考察桂林漓江 43
第一篇 地理 49
概述 49
第一章 河道 50
第二节 古运河 66
第二章 地下水 77
第一节 类型 77
第二节 富集地段 79
第三节 泉和地下河 80
第三章 地质地貌 83
第一节 地质 83
第二节 地貌 90
第四章 气候物候 101
第一节 气候要素 101
第二节 旅游气候 103
第三节 物候 105
第四节 二十四节令气候特征 107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08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 108
第二节 土壤特征 110
第三节 植被 114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15
第一节 水灾 115
第二节 旱灾 127
第三节 风灾 134
第四节 雹灾 137
第五节 寒冻害 139
第六节 虫灾 142
第七节 地震 144
第八节 雷击 145
第九节 其它灾害 146
第二篇 流域建置区划 149
概述 149
第一节 建置 150
第一章 桂林市 150
第二节 区划 151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153
第二章 兴安县 162
第一节 建置 162
第二节 区划 163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164
第三章 资源县 168
第一节 建置 168
第二节 区划 169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170
第四章 灵川县 173
第一节 建置 173
第二节 区划 174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 175
第五章 临桂县 178
第一节 建置 178
第二节 区划 179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180
第六章 阳朔县 183
第一节 建置 183
第二节 区划 183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184
第七章 平乐县 187
第一节 建置 187
第二节 区划 188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189
概述 193
第三篇 资源 193
第一章 自然资源 195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95
第二节 水资源 195
第三节 矿产资源 196
第四节 植物资源 197
第五节 动物资源 200
第二章 奇山秀水异洞 204
第一节 奇山 204
第二节 秀水 225
第三节 异洞 231
第三章 公园 242
第一节 城东公园 242
第二节 城西公园 247
第三节 城南公园 251
第四节 城北公园 255
第一节 漓江景区 261
第四章 景区 261
第二节 兴安景区 267
第三节 资源景区 272
第四节 灵川景区 275
第五节 临桂景区 278
第六节 阳朔景区 282
第七节 平乐景区 289
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 292
第一节 古遗址 墓葬 293
第二节 古建筑 303
第三节 石刻 壁书 造像 312
第四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 320
第五节 近现代名人故居 323
第四篇 流域经济 325
概述 325
第一章 农业 328
第一节 种植业 328
第二节 畜牧业 332
第三节 渔业 339
第四节 林业 344
第五节 水利工程 347
第二章 工业 363
第一节 汽车制造工业 363
第二节 橡胶工业 365
第三节 医药工业 366
第四节 电子工业 368
第五节 工艺美术工业 370
第六节 电力工业 371
第三章 旅游业 374
第一节 宾馆 饭店 375
第二节 旅行社 379
第三节 旅游开发 380
第五篇 文化 387
概述 387
第一章 教育 390
第一节 府学 县学 书院 社学 义学 391
第二节 普通学校教育 395
第三节 其他教育 400
第二章 文化艺术 406
第一节 文学 407
第二节 图书 411
第三节 表演艺术 416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423
第五节 抗战文化 429
第三章 科技 437
第一节 科技事业 438
第二节 科技活动 439
第三节 科技成果 446
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7
第四章 体育 451
第一节 群众体育 452
第二节 竞技体育 456
第三节 竞赛成绩 458
第四节 体育人才的输送 461
第五章 卫生 463
第一节 医疗 464
第二节 卫生防疫 466
第三节 妇幼保健 467
第六篇 社会 469
概述 469
第一章 人口 471
第一节 人口发展和分布 472
第二节 人口结构 474
第三节 计划生育 476
第二章 民族姓氏语言 477
第一节 民族 477
第二节 姓氏 491
第三节 语言 492
第三章 风俗 497
第一节 生活习俗 497
第二节 节庆习俗 499
第四章 宗教 505
第一节 佛教 506
第三节 灵川县桥梁 509
第二节 道教 510
第三节 伊斯兰教 512
第四节 天主教 514
第五节 基督教 516
第七篇 环境保护 519
概述 519
第一章 污染治理 521
第一节 水污染治理 521
第二节 大气污染治理 523
第三节 噪声控制 526
第四节 工业“三废”综合利用 528
第一节 水质保护 530
第二章 漓江保护 530
第二节 水量调节 534
第三节 景观保护 534
第三章 环境监测与科研 537
第一节 水质监测 537
第二节 大气监测 543
第三节 监测与科研 545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 547
第一节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 547
第二节 花坪自然保护区 549
概述 551
第八篇 港口 桥梁 551
第一章 港口 码头 555
第一节 桂林港 555
第二节 阳朔港 566
第三节 平乐港 569
第二章 渡口 575
第一节 市区渡口 575
第二节 兴安渡口 581
第三节 灵川渡口 583
第四节 临桂渡口 586
第五节 阳朔县渡口 588
第六节 平乐渡口 589
第三章 桥梁 592
第一节 市区桥梁 595
第二节 兴安县桥梁 607
第四节 临桂县桥梁 613
第五节 阳朔县桥梁 614
第九篇 水路运输 619
概述 619
第一章 运输工具 620
第一节 非机动船 620
第二节 机动船 622
第二章 水运组织 624
第一节 解放前水运组织 624
第二节 解放后水运组织 624
第三章 漓江客货运输 626
第一节 放运 626
第二节 货物运输 627
第三节 旅客运输 633
第四章 流域属县水路运输 640
第一节 兴安县水路运输 640
第二节 资源县水路运输 641
第三节 灵川县水路运输 643
第四节 临桂县水路运输 645
第五节 阳朔县水路运输 645
第六节 平乐县水路运输 647
第五章 水路运输行政管理 654
第一节 水路运政管理 654
第二节 港务管理 666
第六章 航道管理 668
第一节 航道行政管理 668
第二节 航道维护与整治 669
第三节 航标管理 677
第四节 河岸建设 679
第七章 海事管理 681
第一节 管理范围 681
第二节 水上安全监督管理 682
第三节 舶防污染管理 685
第一节 检验规范 687
第八章 船舶检验 687
第二节 船舶管理 688
第三节 规费征收 688
第十篇 水路运输管理机构 689
概述 689
第一章 行政管理机构 690
第一节 桂林市交通局 690
第二节 流域属县(区)交通局 694
第一节 桂林市航务管理处 699
第二章 行业管理机构 699
第二节 桂林市水路运政稽查支队 701
第三节 桂林市漓江游览调度结算中心 702
第四节 桂林海事局 702
第五节 桂林船舶检验处 704
第六节 桂林航道管理处 705
第七节 桂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水陆交通运输大队 706
第三章 港务管理机构 708
第一节 桂林港务管理所 708
第二节 桂林地区港务管理所 710
第三节 阳朔港务管理所 711
第四节 平乐港务管理站 712
第四章 企业 713
第一节 桂林连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13
第二节 桂林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723
第三节 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 728
第四节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729
第五节 桂林五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734
第六节 漓江航运总公司 736
第七节 桂林市漓江旅行社 737
第八节 桂林市桂峰车船客运公司 737
第九节 桂林市第二航运公司 738
第十节 桂林市风光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738
第十一节 阳朔航运总公司 739
第十二节 平乐航运公司 741
第十三节 桂林航道管理处船舶修造厂 745
第十四节 阳朔县荔阳造船厂 745
第十五节 桂林漓江航运总公司造船厂 746
第十一篇 人物 747
概述 747
第一章 古代人物 749
第二章 近现代人物 758
第十二篇 杂记 770
第一章 山水诗文题咏 770
第一节 南北朝隋唐时期 770
第二节 宋元明清时期 772
第三节 民国时期 788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791
第二章 传说故事 805
第三章 奇闻轶事 891
第四章 风味食品 898
第一节 传统食品 898
第二节 桂林特产 912
附录 921
参考书目 921
漓江流域风景名胜图 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