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历史的巨大转折 1
二、从现代化的焦虑到“现代化的陷阱” 9
三、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18
四、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 22
五、国际环境和民族复兴 29
六、从激进主义到保守主义的转折 39
第二章 主体性及其分化:当代中国哲学的基本面相 54
一、“实践”权威的恢复 55
二、李泽厚与建立主体性 57
三、主体性与教科书体系的突破 64
四、道德主体性与历史主体性 71
五、主体性的分化 88
六、从追求科学到科学主义批判 104
七、“启蒙”反思与政治哲学 110
八、“后现代”理论的解构 117
第三章 颠覆、重构与治疗: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121
一、当代政治思潮的根源与三种面向 121
二、兴起、演进与主题 128
三、以价值重估为中心 144
四、改造权威体系的诉求 149
五、重构国家-社会关系 180
六、超越“左”与“右” 211
七、对全球化浪潮的回应 219
八、余论 229
第四章 从价值迷失到多元重建:新时期以来的伦理思潮 233
一、围绕人生价值问题的三次讨论 233
二、关于道德主体性的争论 254
三、功利主义研究的勃兴与沿革 271
四、弘扬传统文化 289
五、从“滑坡vs爬坡”到“制度伦理”的诉求 300
六、经济伦理等应用伦理学的兴起 317
七、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演变与价值多元化 332
第五章 “人的文学”与文学实验:20世纪末的文学思潮 359
一、文学史断代和文学思潮划分的依据 360
二、人道主义文学主潮 367
三、文学主流与当代意识形态 377
四、文学思潮的多样性 386
五、“新时期”之后 405
六、“90年代文学”的基础 413
七、世俗化的趋向 431
八、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学 444
第六章 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转向 457
一、现代性批评的兴起与走向 458
二、知识分子视野中的农村问题 476
三、当代知识分子宗教观念的变化 509
四、知识生产的分化与学术观念的演变 534
跋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