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郎溪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编纂《郎溪县志》的决议 3
建制沿革·区划 5
郎溪县建制沿革考 吕国镛 5
篆刻 方鹤 7
建平城兴废小考 吕国镛 8
郎溪历史地理杂谈 沈群 11
古镇梅渚 李家祺·胡耀华 15
篆刻 杨志钧 17
地理·地质 18
郎溪自然环境概述 姜瑞麟 18
篆刻 方鹤 20
郎溪气候概述 姜瑞麟 21
寒潮对郎溪的影响 姜瑞麟 23
郎川河 姜瑞麟 25
宿陈村 〔明〕邹守益 27
郎溪山脉来去梗概 姜瑞麟 28
郎川源流初考 姜瑞麟 30
石佛山的地质地貌 王君荃 31
连矿 33
伍牙山及其周围地形 王君荃 34
邵蕃 35
自然灾害 36
八百年来郎溪水旱灾害 胡耀华 36
浮湖夜月 〔明〕戴初 41
洪水卷土重来,我县再次受灾 胡耀华 42
郎溪历年水旱(虫)灾害情况表 胡耀华 44
郎溪地震综述 胡耀华 56
地震、山崩地裂、宏观异常史料辑录 胡耀华 59
政治志 67
中共郎溪县历届代表大会简况 67
郎溪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简况 71
县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简况 76
郎溪县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简况 77
县首届政协委员会简况 82
政协郎溪县二届一次会议简况 83
共青团郎溪县历届代表大会简况 84
县历届妇女代表大会简况 88
县工会历届代表大会简况 91
革命斗争史 94
郎溪农民暴动 夏家林 94
姚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夏家林 97
上阳村永盛磨坊 汪华 100
兵事 102
太平军在建平地区与清兵的战斗 吕国镛 102
采桑子——书怀寄友 芮孚云 106
补白 106
古代建平的兵事 吕国镛 107
虞顺伍牙山起义 胡耀华 109
日寇铁蹄下的郎溪 胡耀华 110
古代职官 112
漫话建平科举取士 吕国镛 112
读志(史)知识 吕国镛 116
古代州县职官简介 胡耀华 118
北垄朝耕 〔明〕戴初 120
建平历代知县名单 胡耀华整理 121
我县国民经济建设的光辉成就 刘伦明 133
经济 133
贺《郎溪古今》创刊 周河清 139
近吴风俗半蚕桑 胡耀华 141
郎溪电力工业发展梗概 县供电局 143
鱼米之乡话鱼米 胡耀华 145
物产 145
蜜枣 胡耀华 147
郎溪新貌春联 周河清 148
扬子鳄 胡耀华 149
郎溪的古道 《县交通志》 150
交通 150
《郎溪县交通志》节选 152
民元前郎溪教育述要 胡耀华 154
教育 154
郎溪教育今古谈 吕国镛 157
解放前夕郎溪的小学教育 胡耀华 160
郎溪的师范教育 向令芳 162
文化·科技 165
从无到有的郎溪电影事业 倪光辉 165
“跳五猖”——即将失传的民间神舞 周河清 168
乌龟包文化遗址 宋永祥 170
我所知道的郎溪新闻出版工作 胡耀华 172
我县花鼓戏今昔 周河清 175
郎溪广播事业简介 胡耀华 177
解放后我县科技事业 179
的普及与发展 贺德夫 179
古代诗人吟郎溪 吕国镛 181
胜迹 185
郎溪古迹——八景 吕国镛 185
建平景致补辑 吕国镛 191
伍牙山 刘庆汉 194
古迹漫谈 刘庆汉 197
石佛山 宋树恢 198
茅岭凝青探胜 姜铭·陈跃进 200
古代建平民风述谈 吕国镛 203
风俗 203
风俗漫话 胡耀华 206
端阳节 胡耀华 209
中秋 胡耀华 210
郎溪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胡耀华 211
宗教 211
“洋教”为何不能渗入北乡 吴家桂 213
古代建平的著作家 吕国镛 215
人物 215
赵时践一家抗元殉难 胡耀华 218
清康熙年间的建平县 220
武将——李国盛 吕国镛 220
古代建平的地方官 胡耀华 222
郎溪近代民主革命者——岑述彭 吴家桂 223
郎溪党组织的创始人——夏雨初 夏家林 226
近代郎溪诗人吕锡桢 吴家桂 232
战士·记者——追记李政纲烈士 夏家林 236
名中医岑泰 刘绍贵 239
“虎痴”收徒 潘于召 240
怀念县花鼓剧团老艺人彭长庚 周河清 241
谷志明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献身 《郎溪情况》 244
方言拾零 胡耀华 246
方言·谚语 246
谚语——气象·农事 胡耀华 247
民谣两首 胡耀华 249
地名故事二则 刘庆汉 251
民间传说 251
望郎桥 吴家桂 253
金牛·索埂·望凤楼 岑利萌 255
旧志评介 256
郎溪县旧志编纂情况简介 吕国镛 256
清代建平知县贡震论水利 姜瑞麟 258
郎溪最早的志书——《嘉靖建平县志》 姜铭 260
郎溪的第一 胡耀华 262
杂录 262
溺女歌 〔明〕周瑛 264
张大千父母之墓在侯村 宋永祥 龚升平 265
郎溪十二景(篆刻) 方鹤 267
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