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权国家独占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3688058
  • 页数:460 页
图书介绍:土地所有权国家独占是资源时代的必然趋势,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土地所有权已越来越远离私法而成为社会法的权利类型。中国土地法律制度必然以使用权为核心建立。土地资源利益应当还原社会。

导言  1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与目标  6

三、基本研究方法  9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本书的逻辑结构  13

上篇 25

第一章 土地的属性  25

一、土地的财产属性  26

(一)土地的可支配性  27

(二)土地的稀缺性  27

(三)土地的经济效用性  28

二、土地资源属性  29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30

(二)土地的社会公益性  32

(三)土地的历史传承性  34

(四)土地的主权性  35

三、土地财产属性与资源属性的关系  35

(一)原始渔猎社会:纯粹资源属性的土地  36

(二)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土地财产属性与资源属性的共生  37

(三)工业革命之后:土地财产属性的绝对优位  38

(四)20世纪以来:土地作为资源性财产的回归  39

四、区分资源性财产与非资源性财产的法律意义  42

第二章 土地资源属性对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影响  45

一、土地资源对于人与人类的生存保障  45

(一)土地资源的保障功能——生存权的保障  46

(二)土地保障对土地所有权的影响  50

(三)我国的土地保障  52

二、土地资源利用的公平价值目标  54

(一)人类土地利用公平责任的思想历程  55

(二)土地利用公平责任的具体内容  58

三、土地资源属性对土地私人所有权标准的修订  65

(一)传统土地私有标准的迷思  65

(二)土地所有权的社会化——土地资源属性对土地私人所有权的矫正  70

(三)土地日趋国家所有——土地私人所有权矫正的结果  86

(四)对我国土地所有权社会化的认识  92

四、土地资源属性对土地所有权观念的影响  97

五、土地所有权与统治权  101

六、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上的国家公共信托责任  114

第三章 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120

一、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121

二、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名田制  127

三、隋唐时期的土地制度——均田制  133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租佃制  138

五、我国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启示  141

第四章 外国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146

一、土地所有权制度演变  146

(一)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  146

(二)近现代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151

二、土地所有权的立法演变  159

(一)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立法考察  160

(二)中世纪土地所有权制度立法:土地所有权与利用权的分离  170

(三)近代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立法考察:土地所有权绝对观念的复兴  173

(四)20世纪以来的土地所有权制度立法考察:土地所有权社会化大行其道  176

三、历史考察的归结  185

(一)从“所有中心”向“利用中心”的转变  185

(二)从“所有权绝对”向“所有权受限制”的转变  187

(三)土地所有权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  190

(四)土地所有权日益从多个私人或团体土地所有权向国家独占土地所有权方向发展  192

第五章 土地国家所有权的理论依据  194

一、土地财产学说概说  195

二、西方近代土地财富取得思想  198

(一)西方近代关于土地财富取得的主要思想  198

(二)近代西方思想史上有关土地国家所有的主要主张  206

(三)对土地私人所有和土地国家所有论的简要评价  218

三、马克思土地所有权思想  222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土地财富取得的主张  223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认识  228

(三)马克思土地国有化的思想  230

(四)对马克思土地所有权思想的非议及驳斥  234

四、劳动与土地国家所有权的辩证关系  236

(一)社会劳动总和创造了土地的价值  236

(二)土地私人所有在人类特定历史阶段具有正当性  239

第六章 土地资源时代的土地所有权  242

一、土地资源时代的来临  242

二、私人土地所有权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246

三、土地国家政策的调整  248

四、石油、天然气能源资源所有权制度变革对我们的启示  252

五、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56

下篇 275

第七章 国有化: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必由之路  275

一、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演变  276

二、对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认识与评价  285

三、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认识  295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并非一项私权  295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所以不适应新时代要求原因在于两种价值目标冲突  297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内容残缺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  300

(四)对农民的保障由直接的自我生存保障方式向间接的社会保障方式转变  301

(五)土地资源利益必须返还给社会  302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方向  305

(一)对土地私有化方案的评价  307

(二)对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方案的评价  311

五、国有化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改革的必然方向  318

第八章 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法律制度架构  320

一、现代社会需要一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土地法律制度  320

二、拟制一项具有独立物权性质的土地利用权  322

(一)农业土地利用权  324

(二)城镇土地利用权  327

三、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328

四、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330

五、土地资源利益返还制度  332

第九章 土地所有权权利结构  336

一、传统土地所有权权能理论的困境  337

二、土地所有权权利结构重构的必然性  341

三、我国土地所有权内容结构的重构  346

(一)土地设定权  347

(二)土地收入权  349

(三)土地使用权  350

(四)土地发展权  351

(五)土地回归权  355

第十章 我国土地利用权法律制度  359

一、土地利用权的种类  359

二、土地利用权利体系  365

三、土地利用权利制度的配套制度  370

四、土地利用权利体系的绩效  375

(一)理论价值  375

(二)现实意义  376

第十一章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  380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权利行使主体的各种主张  381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如何配置  381

(二)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机关  385

(三)国家土地所有权行使制度的域外法考察  387

二、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目标与现行制度之弊端  391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目标  391

(二)现行国家土地所有权权利行使体制  394

(三)现行国家土地所有权行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96

三、确立省级为主的国家土地所有权行使目标模式  406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行使目标模式的考量因素  406

(二)土地所有权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新模式  408

(三)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选择  410

四、国家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分配体系  410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分配方案探讨  411

(二)国家土地所有权权能分配体系  420

五、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方式  426

(一)国务院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方式  426

(二)地方政府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方式  427

余论: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的时机与路径  429

一、改革的条件与时机  430

二、改革的基本路径  434

三、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436

参考文献  439